<希戲青菜貢>:「第三貢」 奔逃在歧視壓迫下的散落彈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被迫隱匿的身份

你可曾想過:如果有那麼一天,為了生存,必須隱匿自己的身份,為了與家人團聚,必須被迫逃散﹖

所有在二戰經歷過生死的猶太人故事都很相像:像是安妮的日記寫出一個小女孩如螻蟻般生存卻又渴望自由的無奈﹔辛德勒的名單如一艘末日方舟,拯救無數的猶太人上岸﹔美麗人生中的父親掩蓋殘酷真相,讓兒子相信希望﹔同樣地,這部:一袋彈珠,是透過一對正在逃難中的猶太兄弟,追逐希望與家人團聚的過程。

整部片的鋪陳並沒有著重在血腥殘忍的畫面描繪,這是讓沒辦法接受血腥味的我,覺得欣慰的地方,但是,透過兩個純真孩子所見的事實,卻足以勾起心中的恐慌。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段預告,也是驅動我點入此片的主因之一:為了讓自己兩個年幼的孩子能逃離納粹的屠殺,這個父親用了最殘酷的手段,逼迫自己的孩子不得承認自己的種族﹔這是多麼沉痛的決定,即便這父親明知道這是錯的,即便在他的心底,還是以身為猶太人為傲,但是為了讓兩個孩子能活下來,他必須迫使孩子們褪去自己的根,即使知道要放手讓兩個孩子離開家,卻無法保證此生能否有再團聚的可能,但是這是唯一可以讓這兩個孩子活下去的機會。

整部片緊扣這兩個兄弟的逃難過程,當然,最後還是遺落了一顆沒有辦法回歸的彈珠,雖然是電影,也無法美化真人真事的缺憾。

優越帶來歧視,非戰之罪的屠殺

或許,我們並非處於當代背景的人們,或是說,身處東方的我們,並沒有那麼豐厚的歷史涵養去感受並了解猶太人在歐洲國家所處的地位﹔但是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我們無法自主自己的出身,因此,不論種族、膚色、性向等等…人之初始,本該平等與自由。

而二戰的集中營,不僅毀滅了這樣的信念,更因自身的優越帶來了歧視﹔比屠殺更可怕的,就是這種優越所帶來的歧視信念,這種高人一等的不可一世,直到現今仍被大家所唾棄的納粹信念,真的消彌了嗎﹖


raw-image

進化的優越帶來黑白膚色的對立

我認為沒有,在某一方面,納粹優越的遺毒並沒有消失,而只是變形、只是轉化。

時間推進到70年代的美國南方,還是有一群黑人飽受著白人優越感所帶來歧視的壓抑﹔2011年的美國電影:姊妹,就以一位女大學生的微觀,帶出當代黑白歧視的問題仍充斥在社會風氣封閉的美國南方。

為此,身處當代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看到同樣身為黑人同胞的困境與不平等,在1955年發動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卻在1968年遭人暗殺身亡。

但是,這樣的犧牲卻點燃了一把種族平等之火,讓更多白人去反思並看清楚白人與黑人之間透過優越感作祟的歧視,進而解放了更多原本為家僕的黑奴,為人類種族的平等邁向更近一步。


raw-image

婚姻平權的重點,不在於挺同反同,而在於尊重

從血統,從膚色,這一路為人權平等奮鬥走來的先士們捍衛了理念,也讓人們了解到彼此異同之間的尊重與對等。

借鏡了歷史的例子,身處在當代的我們,是否曾經反問過,真正的平等存在嗎﹖還是,那只是一場烏托邦式的神話﹖

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婚姻平權問題,讓我對講求自由平等的現代打上了很大的問號。

首先,我是屬於佔據人類群體比重數高的異性戀者,但是,這並不表示我有權利不尊重他人在選擇伴侶性向上的決定,所以,關於挺同反同這個問題,我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跳脫框架來看待這件事。

在釐清這兩個團體的理念後,我發現,他們之間對議題的探討,根本不在相同的基準點上。

挺同團體訴求的是:一個身而為人的基本權利,希望能有不再被打壓、不再被迫隱匿身分的權利,追求與異性戀者相同的婚姻權。

而反同團體所訴求的是:男女婚配才是唯一符合社會規範的準則,希望大家遵循準則而行,至於身處少數的同志則屬異類,既是異類就不該存在於體制內﹔反同團體所在的著力點一直是針對性向的身份來攻擊,如同希特勒對猶太種族的壓迫,以及優越的白種人對黑人膚色的歧視。

一個爭取的是後天平等的權利,另一個捍衛的是必須從眾的性向,想當然,這樣兩個基礎論調不同的團體對話,不可能會有雙向溝通的理解。

然而,達成平等對待的尊重,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如同我能夠感受到你感受的事,所以我願意尊重你的決定,即使彼此之間的立場與理念不同,但是,我理解你的想法跟情感是跟我一樣,就算我在街上看到男男或女女接吻讓我感到不適,我也無權去脅迫對方放棄追逐愛情的渴望以及對婚姻安定的崇尚,因為愛情與安全感是嵌入在人體最基礎的情感之一,不論是從眾的異性戀,還是寡數的同性戀,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絕不能因為只是屬於比較從眾的異性戀,而拿這樣的權勢壓迫少數的同性戀。


raw-image

追求婚姻平權並非否定傳統婚姻的神聖,而是讓少數人也能享有被平等對待的機會

在個人價值觀不盡相同的狀態下,捍衛自己價值觀的同時,一定會有對立面的衝突。

當這個衝突爆發之際,我們更需要用理性的言語與想法去看待癥結,而非一昧地打壓與抹黑。

在婚姻議題中,其實最該被強調的著重點是在於尊重而非性別。

最該讓下一代知道的,也該是彼此之間的尊重﹔這世上,沒有所謂的正常與異常之分﹔只是選擇的不同而已。

如果,你剛好是從眾的異性戀婚配者,那麼恭喜,你的生活將符合多數人的期望,人生路上會少很多阻礙,但是別忘了,世界就是如此多元才顯得繽紛不單調,還有一些少部分的人,他們的情感本質與我們相同,但是選擇卻跟你不同。

倘若,遇到了選擇跟你不同的人們,你必須試著去理解、去尊重,用同理心取代歧視,該站立的地方是對方的另一邊而不是高一階。

又如果,你剛好是少數的同性戀者,現在所在爭取的是一個希望,期待未來能夠無須壓抑隱匿身分的自由。

婚姻的神聖是來自於雙方看重婚姻的心態,並非性別的箝制﹔婚姻是一種信仰,一種不論人種、膚色、性向所想要追求安穩愛情的信仰保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UY咖螺絲.站起來
25會員
45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中年阿桑檢討人生的地方,阿桑有的時候會透漏一些她荒謬的真實人生,有的時候會虛構一些奇思妙想,有時候也會嚴肅探討阿桑看過的書跟追過的劇!阿桑只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中年婦人,雖有鋼鐵的外型卻有一顆玻璃心;理性溝通跟好好講話,是阿桑認為提升人類層次與世界和平的基礎,桑友們,讓世界更美好是我們的責任,那就加油吧!
BUY咖螺絲.站起來的其他內容
2022/05/08
終於二刷完2521了,為了我的眼睛健康著想,其實我不該做這麼危險的舉動,但是,在首刷2521時,太多情緒湧入我心中,我需要時間來消化,看完結局後,更勾出我那段也充滿遺憾的初戀傷痛,所以更需要時間走出2521帶來的PTSD才能理性地寫下我的哀傷與感受。
Thumbnail
2022/05/08
終於二刷完2521了,為了我的眼睛健康著想,其實我不該做這麼危險的舉動,但是,在首刷2521時,太多情緒湧入我心中,我需要時間來消化,看完結局後,更勾出我那段也充滿遺憾的初戀傷痛,所以更需要時間走出2521帶來的PTSD才能理性地寫下我的哀傷與感受。
Thumbnail
2021/10/30
想了好久,終於鼓足勇氣,寫出這篇逆風文,當全世界都在烤魷魚的現下,我想拿一杯水把下面的炭火給澆熄,希望那些激昂的魷魚迷們可以進來交換意見,但是請不要攻擊,因為這裡是我可以真實喊聲的樹洞。 已進入水瓶時代的我們,會有越來越多不盲從且真實的自我心聲表達是正常的;總之,扯遠了,以下對於魷魚遊戲的觀點純屬個
Thumbnail
2021/10/30
想了好久,終於鼓足勇氣,寫出這篇逆風文,當全世界都在烤魷魚的現下,我想拿一杯水把下面的炭火給澆熄,希望那些激昂的魷魚迷們可以進來交換意見,但是請不要攻擊,因為這裡是我可以真實喊聲的樹洞。 已進入水瓶時代的我們,會有越來越多不盲從且真實的自我心聲表達是正常的;總之,扯遠了,以下對於魷魚遊戲的觀點純屬個
Thumbnail
2021/06/01
原本,想寫篇關於文森佐的評論,可是,宋仲基演譯的文森佐實在太帥,我無法撇開我狂熱的私人情感下筆;面對魅力破表的文森佐,腦袋與心境始終無法冷靜下來,好好地寫…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做為一個三不五時上來宣洩腦袋排泄物的業餘寫手,即便沒有專業,至少也要展現出平靜;請原諒我真的沒有辦法做到平靜這件事,面對文
Thumbnail
2021/06/01
原本,想寫篇關於文森佐的評論,可是,宋仲基演譯的文森佐實在太帥,我無法撇開我狂熱的私人情感下筆;面對魅力破表的文森佐,腦袋與心境始終無法冷靜下來,好好地寫…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做為一個三不五時上來宣洩腦袋排泄物的業餘寫手,即便沒有專業,至少也要展現出平靜;請原諒我真的沒有辦法做到平靜這件事,面對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在歐洲猶太議題似乎是很重要的命題,所以我修了一堂課Fear, Faith and Hope: Jews in Cinema,每堂課應該都會看一部猶太議題相關的電影,然後相互討論,我有點害怕討論的這part,但我太想看這些酷電影了。第一堂課看了第一部電影The Distant Journey 看得
Thumbnail
因為在歐洲猶太議題似乎是很重要的命題,所以我修了一堂課Fear, Faith and Hope: Jews in Cinema,每堂課應該都會看一部猶太議題相關的電影,然後相互討論,我有點害怕討論的這part,但我太想看這些酷電影了。第一堂課看了第一部電影The Distant Journey 看得
Thumbnail
《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以色列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奧茲的代表作,講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家族每一個人的經歷、問題和磨難,就真真實實是整個猶太民族歷史的縮影。 在以色列,除了荒蕪還是荒蕪,物質的荒蕪,文化的荒蕪,精神的荒蕪,這漫無邊際的荒蕪正在壓垮每一個人的神經。他們在以色列永遠無法獲得安寧和幸福。
Thumbnail
《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以色列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奧茲的代表作,講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家族每一個人的經歷、問題和磨難,就真真實實是整個猶太民族歷史的縮影。 在以色列,除了荒蕪還是荒蕪,物質的荒蕪,文化的荒蕪,精神的荒蕪,這漫無邊際的荒蕪正在壓垮每一個人的神經。他們在以色列永遠無法獲得安寧和幸福。
Thumbnail
《夜之鑽》描寫兩名猶太男孩自前往集中營的列車逃亡的故事,全片對白極少,以回憶、幻想、現實交錯的單色調鏡頭,帶領觀者進入男孩們的世界⋯⋯
Thumbnail
《夜之鑽》描寫兩名猶太男孩自前往集中營的列車逃亡的故事,全片對白極少,以回憶、幻想、現實交錯的單色調鏡頭,帶領觀者進入男孩們的世界⋯⋯
Thumbnail
以為是溫馨故事,但最後只是賺人熱淚而已。所以看完可能會哭,但一點也不溫馨,甚至是恐懼、死亡、分離各種負面情緒交織的一個故事。你以為是鬼故事嗎?彈珠裡冒出鬼來?不是的。這是一段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戰,納粹催逼猶太人的故事,也是值得所有人一起反省的故事。 真人故事的小說,有的時候會懷疑真實性。但過去讀過,這
Thumbnail
以為是溫馨故事,但最後只是賺人熱淚而已。所以看完可能會哭,但一點也不溫馨,甚至是恐懼、死亡、分離各種負面情緒交織的一個故事。你以為是鬼故事嗎?彈珠裡冒出鬼來?不是的。這是一段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戰,納粹催逼猶太人的故事,也是值得所有人一起反省的故事。 真人故事的小說,有的時候會懷疑真實性。但過去讀過,這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Thumbnail
要守望相助還是互相攻奸不擇手段讓自己得以「上位」留在相對安全的處境;要讓所有人都齊齊整整的完成任務還是忍痛放棄會拖累所有人的人,這些都是大時代下對我們的一些黠問。
Thumbnail
沿路播種、呵護、保衛,為了我那心之嚮往的樂園, 然而回首, 土地卻不認得我,漫漫長路不見豐饒,只見人們因 自尊覆蓋了眼、傷痛束縛了靈、歧視刺傷了肉, 制度與思想的瘤以大雨的形式滲入土壤, 這才發現, 那盼望的樂園,早已承受不住滂沱的沉重形成泥沼。
Thumbnail
沿路播種、呵護、保衛,為了我那心之嚮往的樂園, 然而回首, 土地卻不認得我,漫漫長路不見豐饒,只見人們因 自尊覆蓋了眼、傷痛束縛了靈、歧視刺傷了肉, 制度與思想的瘤以大雨的形式滲入土壤, 這才發現, 那盼望的樂園,早已承受不住滂沱的沉重形成泥沼。
Thumbnail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Thumbnail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Thumbnail
從二戰猶太人的命運到黑奴的解放, 乃至婚姻平權的爭議, 看待優越感作祟下的歧視
Thumbnail
從二戰猶太人的命運到黑奴的解放, 乃至婚姻平權的爭議, 看待優越感作祟下的歧視
Thumbnail
兩個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猶太兄弟,因納粹迫害猶太人而開始他們顛沛流離的生活。藉由同學間,「一袋彈珠」換取猶太人身上的「猶太星」,這種孩童天真無邪的視角及口吻,反映了當年猶太人以及德國人,甚至是全人類不堪回首的歷史。
Thumbnail
兩個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猶太兄弟,因納粹迫害猶太人而開始他們顛沛流離的生活。藉由同學間,「一袋彈珠」換取猶太人身上的「猶太星」,這種孩童天真無邪的視角及口吻,反映了當年猶太人以及德國人,甚至是全人類不堪回首的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