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真實的窒迫: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重讀李安電影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你以為這個陷阱是什麼?我的身子嗎?你當他是誰?他比你們還要懂得戲假情真這一套。他不但要往我的身體裡鑽,還要像條蛇一樣,往我心裡越鑽越深。我得像奴隸一樣地讓他進來。只有「忠誠」地鑽到麥太太這個角色,我才能鑽進他心裡。

 

每次他都要讓我痛苦得流血、哭喊,他才能夠滿意,他才能夠感覺他自己是活著的,在黑暗裡,只有他知道這一切是真的。......這就是為什麼,我也可以把他折磨到撐不下去。我還要繼續,直到精疲力竭,到我崩潰為止。

 

--李安,《色・戒》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了3D、4K、120FPS(每秒120格播放速率)、稱之「未來3D」的全新技術,大為提高影像的細節與層次,觀眾看到的將比肉眼所見更明亮清晰。電影一直被稱為「每秒24格的真實」,彼得傑克森在2012年的《哈比人》創新提高為每秒48格,廣遭抱怨「影像太假」,採用120FPS的李安新片,更是深受這樣的批評。

 

除了太新穎、和無法適應的影像,人們且要質疑《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雖發展了全新的技術,拍的卻是古典的故事,畢竟無論是創傷症候群或反戰題材,似乎都沒有非用新技術介入不可的理由。

 

但真是如此嗎?120FPS只能是關於進化的電影享受嗎?當那個影像終顯得格格不入,則整件事還可能是有意義的嗎?而比利林恩的故事,或說,這樣的故事,我們真的完全掌握那是怎麼回事了嗎?

 

raw-image

 

「未來3D」的兩個意義

 

關於「用新的形式、卻講了一個舊的故事」這樣的評論是個全然的誤解。《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部內容即形式、形式即內容的電影,不過,這有兩個不同的意義。

 

電影改編自班方登(Ben Fountain)同名小說,新兵比利林恩因搶救隊友,一夕間成為英雄,整個小隊從伊拉克回到美國,進行兩週的巡迴分享。最後一站來到比利故鄉,適逢超級盃賽期,小隊受邀在球賽中場休息時間與流行樂團同台演出。被家人、民眾、表演、改編電影提案等忙亂事物包圍的比利林恩,卻不斷被戰場上的畫面擄獲,有時是某個暴烈的瞬間,有時是整段回憶。比利林恩人在趕場的行程,心卻不在,每個時刻都恍惚與沉重。

 

關於「未來3D」在本片的第一個意義,以作者李安的角度而言,是期望藉由提高影像的解析度、亮度、清晰度,更具體地傳達當比利林恩在創傷的脆弱狀態中,凡常的事物之於他如何變得銳利逼近,而那些記憶重演,又是怎麼樣每一幕都成為了全面籠罩而強烈的第一現場。

 

也就是說,電影中,主角在身心耗弱的情況下,來自現實與記憶的畫面,有著意義超載(overload)的效果。關於此,李安改變了影像的質料,以更直接、劇烈、侵略性地襲擊觀眾,確保我們感同身受。

 

但除了影像的物質質地和心理映象,兩者其實是不可共量(incommensurable)的,人對全新經驗且會有本能性排斥。但因無法適應新影像、產生了格格不入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未來3D」版本,就無法給出任何意義嗎?

 

raw-image

Photo source: Arturo Alfaro Galán @Flickr BY NC-ND 2.0

 

對我來說,竟是這有所隔閡的觀影經驗,提示給我對這個故事、乃至於李安過去作品的重新思索。即是這個拍攝與放映版本的第二個意義。

 

比利林恩被戰場記憶籠罩,對他來說,那是最直接的處境。可同時,他回到家鄉、忙著表演與電影提案,事情一件件發生;相較於記憶的湧動只發生於他一個人,現實的忙碌則是和許多人共享的。這時的比利林恩,陷入的是一種雙層處境,他既沈浸在尖銳的記憶,又也被絞進眼下的忙亂。

 

理論上,我們只有一個身體、一個外部性現實、一個時序推進,你要是在這裡,就不會在那裡,一件事若是發生,就不是沒發生。而這與其說是怎樣的真理,不如說,成長經驗鞏固給人類「唯一真相」的優越性。因此,一旦在生活中有了不同於此的感受,我們不僅不舒適,甚至為此恐慌。

 

我明明在這裡,人們正愉快談笑,歌舞昇平,煙花燦爛,可我卻蒙進了恐怖的塵煙,四處是鮮血迸裂。我明明看進色彩與歡笑,但震懾我的,卻是死亡、荒漠、無盡的灰。……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處境?到底什麼是真的?而什麼不是?

 

與他人共享、互相為證的現實是真的,還是透蝕我全部感官、召喚我所有感性的,才是真的?互無相容的數個真實,可以同時成立嗎?

 

我以為,這份被兩種真實所迫壓的承受,既是比利林恩的返鄉之旅,也是「未來3D」帶給我的體驗。

 

當我們已習慣了電影的「樣子」,說「入戲」,指的是認同主人翁,陪同或代入地走上他的旅程,大銀幕的經歷取代了原本現實,暫時忘記戲院外的世界。

 

但「未來3D」的視覺,那個陌生,讓它太強烈、太銳利、太具有侵略性。大銀幕上的世界,不再是可供跳入的平行旅程,而是一個還待摸索的陌生世界;那個陌生世界無法取代現實,而是變成兩個世界硬生生卡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輕鬆走進電影院,卻突然陷入該個景觀,我們為此呼吸困難,夾在比利林恩的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之間,無所適從。

 

換句話說,無論比利林恩之於他的返鄉巡迴,或我們對「未來3D」的隔閡經驗,俱是陌生、尖銳的活著的感覺 vs.正常、通常的活著的感覺,兩者都關於「雙層真實」的處境。而倘若既入戲於比利林恩的感受,又同時被電影影像和現實的拉扯所困,我們甚至會促進更多重真實的擠壓。

 

以「多重真實」重讀李安電影

 

回到故事本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透露的作者關注,之於其他李安電影,完全是一貫的,也就是在看來題材與類型迥異的全系列李安作品中,貫穿著「人物承受著多重真實的擠壓」的核心。

 

所謂多重真實處境,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與生命裡大量遭逢的「為一種以上所愛、所珍視、所無法捨得,互相拉扯」的錯亂與艱難。

 

《臥虎藏龍》,俞秀蓮表面上是走行江湖的帥氣與霸氣,卻不曾斷然扭轉地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以致於最後留給玉嬌龍一句「答應我,不論妳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而懷抱江湖夢的玉嬌龍,亦終沒能放手地去過那個她曾自以為嚮往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她在青冥劍的偷與還間猶豫反覆,她逃離被指定的婚姻,終又推拒了另一個人生。被李安說是「外陰內陽」與「外陽內陰」的兩個女人終究都一樣,她們都敏銳也不凡地走到兩種人生最親近、最辯證的關頭,卻也就停在那個懸止(aporia)。

 

《色・戒》,除了王佳芝夾在愛國使命感與愛情之間,表面上只是為了愛情而鬆懈防備的易先生,更還夾在銳利的世故,與該段感情所勾起他對純真的眷戀。當比利林恩身處現實之中,卻始終沈浸在記憶之中,無法入戲,王佳芝與易先生,卻是為面前潮湧的愛慾、以及那所延伸的生命底蘊所迷惘,拋棄了原本的脈絡,深深入戲。

 

《斷背山》希斯萊傑飾演的艾尼斯,比起葛倫霍飾演的傑克,何嘗不是同樣強烈的愛戀?但讓他無法賭上一把、徹底去愛的,與其說是對妻女的責任,不如說是對那個已成立的結實秩序,有著由恐懼而來的終究信服。這個信服,讓他對傑克的拒絕,是那麼甘心,像是這段感情是他本來就無法高攀的奢侈。電影中的斷背山意象,對傑克而言,是只要願意出發、就可以抵達的地方,對艾尼斯來說,卻是抽象而飄渺的遠方。《斷背山》真正的悲劇不在於沒有happy ending,而在於,當傑克讓這段感情作為他唯一的真實,厄尼斯卻始終還為另一個真實所纏祟。

 

至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著作者楊馬泰爾另一部小說《標本師的魔幻劇本》中,標本師以猴子和驢子標本為角色創作劇本,沿用但丁《神曲》給牠們起名為維吉爾與碧翠斯;而在《少年Pi》,除了有叫柳橙汁的猩猩、原本叫口渴卻被誤植為理查帕克的老虎、主角Pi的名字亦先是隨意地沿用一個游泳池而後又被他自己改動、重新命名。在某個象徵意涵上,「重新取名」的動作,似乎讓人物得以跳脫原本所隸屬的脈絡,讓故事從零開啟。然而,一個生命原生的刻印從無法被輕易抹消,他們終只能同時背負著舊與新名字的脈絡,卡在其中。

 

raw-image

Photo source: Youtube

 

而由情節來看,Pi獨自歷經了海上漂流,無人可見證他堅稱的故事,但比表面上「現實 vs. 虛構」的真相追尋更重要的是在於——人為何要做出虛構?當作者以名字的炮製來暗示一個人的靈魂與身世,可以是多層次的,Pi版本的漂流故事。

 

Pi與老虎因糾纏對峙而被激發了存活的意志,若老虎只是Pi的自我投射,則故事透露給我們——人總是通過與自我的相互辯證而變得更為強大。而這件事正是多重真實的生存處境之另一面,我們同時活在內與外在的數個真實之間;那固然造成某種擠壓,可在另一方面,又是自我不斷上綱的反思,編絞給我們,或許痛卻紮實的存在感。

 

這時,再回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那些戰場回憶的閃回(flash back),不再只能被看為特定的創傷後壓力症候。反而,那是更具有一般性、更本質性、因而更艱難的題目,是我們每個人都或深或淺地遭逢的、對自己夾處在多重真實間的為難、由此而來的窒迫。

 

後設與多重真實

 

在李安的作品中,《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甚至《色・戒》都帶有後設(meta)意味。談到後設,人們總說那是虛與實、假與真的辯證,但若將它們理解成對立的元素,就無法進入真正的辯證。虛與實、假與真,其實只是引入某個參考軸後暫訂的此與彼邊,我們討論的,從來就是如何將一個真實、另一個真實、與再另一個真實,給耙梳得和諧共存、全部合理。

 

「真實」是如靈魂質地那樣的東西,它是不明究理的審美固執、與生俱來的迷戀或憎惡傾向、來自經驗或思索的觸動、甜蜜或黑暗的烙痕;但後來,慢慢地,它也會是那個約束我們的外部框架,它是粗疏、漠然的現實本身,它是社會的慣習或共識、它是他人的眼光、它是各種形式的冷酷或虛無。

 

打從心底,我們想要很多很多、飛得很遠很遠,卻不斷蒙進恐懼,該個恐懼來自我們對現實的經驗與洞察。但正是這個困境,提示了我們對自由的渴望。生存由此獲得重量,那些發生與沒發生的事,都成為真實。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有一幕,當比利林恩與班長去和球隊老闆談電影改編的事,辦公室簾幕一拉開,竟是整個球場的制高點,以為是密閉的空間,卻其實在整個開放世界的正中間。一張幕的此與彼邊,最大與最小換位,現實與虛構換位,是後設的隱喻,亦是創造的隱喻。

 

raw-image

Photo source: cdn.traileraddict.com

 

小說中,當電影提案斡旋失敗,作者班方登寫道:

 

「其實,何必拍電影呢?反正原版早已傳遍,誰都看得到,拍電影有什麼意義?……(上網隨便搜尋都可看到那支戰場上被拍下的影像)整支片子實在太寫實,寫實到反而覺得是假了……比利也想不透,為什麼影像中的戰事完全不像他打過的仗。也正因此,這外假內真的片子,披了兩種假外衣,一是片子太真了,反而像假的;二是這真片看來一點都不真,所以肯定是假的,搞不好就因為這樣,才需要好萊塢的手藝與騙術,把這片子變回真的面貌。」

 

所以,什麼才是真的呢?是我的感覺,還是全部人共同的感覺?是事件涉入我生命的觸覺,還是它終有個合理形貌,勾勒給他人勾勒相同感觸?是運籌帷幄的密室,還是我們來自、且終會回返的現實?

 

什麼才是真的呢?是過去,是現在,還是我們將創造 / 虛構的未來?

 

生命以多重真實的無止辯證,成為綿延的多次賽局,一筆與下一筆反饋(feedback)錘鍊著生命縱深,我們或者在其中被迫壓感到窒息,又或者,像《愛麗絲夢遊仙境》紅皇后建議的「不停跑,以留在原地」。

 

只是,該個跑行,並非單一介面的平移,而是不斷創造、以超越每個當刻的反悖,儘管我們其實只是又投向了新一個反悖。

 

每一筆意念都是真的,卻每一筆都渴望覆滅其他、全面佔據。我們或許能在理性上接受生命的層層疊疊,尊重每一筆真實,但感性上,仍無度地需索著更為均勻與平靜的單一真實,因此總是窒迫,永遠不自由。

 

或許,這才是唯一的真相,那個在多重真實之間的錯亂。懷抱有遠大夢想,日常卻是平庸的;甜美或痛苦那麼深刻,可日子還在平淡地過;有創造的的能力,卻終究收手。我們將總是在夢中,卻也永遠是醒著的。

 


編輯:蔡宜蒨

封面照片來源:hdmoviedownload.info

 

 

 

163會員
38內容數
<p>【每場戲都有個命運的機關】系列的寫作以電影或小說某一場戲為起始點,由此追究人的精神狀態、它們醞釀由怎樣的處境深河、為如何形貌的命運所盤旋……,以揭發其所來自與將發動的,所有可能的故事。</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poria 的其他內容
<p>集結了新海誠過往作品眾多元素、卻更成熟,有著溫暖、純潔與奇幻意味的《你的名字》,電影中,男孩與女孩在夢中交換身份,靈魂跳進對方的身體,代替對方過著生活,平凡的日子在這份交換中,獲得清新、新鮮的活力,不僅自己感覺煥然一新,原本一成不變的日常軌跡,也因為由不同的人的介入,有了跳躍式的歧出,比如和原本生活中的人建立起新的關係,而關於未來的想像,也變得開闊又無限。</p>
<p>乍看那麼理所當然對錯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它真的那麼非黑即白嗎?又或者,它確實是黑白分明的,但這個黑白分明,對我們有那麼嚴重嗎?又或者,我們總是能夠分辨黑白與決定下一步嗎?</p>
<p>終究,《咖啡·愛情》帶給我的滿足多於遺憾。沒有討厭的誤會攪局,主人翁們掌握了充分資訊,那是他們親手做出的決定。每個決定都伴隨有快樂悲傷,可當那是我們自己的決定,那麼,在世事的瘋狂與無常底,我們與自己的人生,就有了更深刻的連結。</p>
<p>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影迷暱稱為「三色」,為《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奇士勞斯基的電影有著機遇與命運的籠罩意味,在他手上,每個故事從起點、到中段、到結束,段落與段落被絕對性地鎖上,我們或者預知結局、或者不能,無論何者,整路瀰漫著同時清明也神秘的窒迫。</p>
<p>到底,電影《福爾摩斯先生》想講什麼?原來,是一句就說完的領悟:人的生命,人生,不是邏輯可以化約的。這領悟,像笨蛋,卻有那麼難。故事裡的福爾摩斯,老了,那些由他人而來的觸動,儘管於他仍不合理,卻開始有了具體的氣味與重量。像真的一樣。這些觸動在一夕間醒了過來,浸蝕了福爾摩斯先生對活著、對世界的感覺。</p>
<p>記者如同其他讀者,從David Wallace的小說讀到對生活空虛本質的洞察、對生命虛無的戰慄,人們很難不想像Wallace該是過著更頹廢、更挑戰極限的生活;但《寂寞公路》揭發給那位記者和讀者的卻是,David Wallace作品中對當代生活之瘋狂與荒蕪的抗議,原來來自於對這個蒼白時代的耽迷。</p>
<p>集結了新海誠過往作品眾多元素、卻更成熟,有著溫暖、純潔與奇幻意味的《你的名字》,電影中,男孩與女孩在夢中交換身份,靈魂跳進對方的身體,代替對方過著生活,平凡的日子在這份交換中,獲得清新、新鮮的活力,不僅自己感覺煥然一新,原本一成不變的日常軌跡,也因為由不同的人的介入,有了跳躍式的歧出,比如和原本生活中的人建立起新的關係,而關於未來的想像,也變得開闊又無限。</p>
<p>乍看那麼理所當然對錯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它真的那麼非黑即白嗎?又或者,它確實是黑白分明的,但這個黑白分明,對我們有那麼嚴重嗎?又或者,我們總是能夠分辨黑白與決定下一步嗎?</p>
<p>終究,《咖啡·愛情》帶給我的滿足多於遺憾。沒有討厭的誤會攪局,主人翁們掌握了充分資訊,那是他們親手做出的決定。每個決定都伴隨有快樂悲傷,可當那是我們自己的決定,那麼,在世事的瘋狂與無常底,我們與自己的人生,就有了更深刻的連結。</p>
<p>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影迷暱稱為「三色」,為《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奇士勞斯基的電影有著機遇與命運的籠罩意味,在他手上,每個故事從起點、到中段、到結束,段落與段落被絕對性地鎖上,我們或者預知結局、或者不能,無論何者,整路瀰漫著同時清明也神秘的窒迫。</p>
<p>到底,電影《福爾摩斯先生》想講什麼?原來,是一句就說完的領悟:人的生命,人生,不是邏輯可以化約的。這領悟,像笨蛋,卻有那麼難。故事裡的福爾摩斯,老了,那些由他人而來的觸動,儘管於他仍不合理,卻開始有了具體的氣味與重量。像真的一樣。這些觸動在一夕間醒了過來,浸蝕了福爾摩斯先生對活著、對世界的感覺。</p>
<p>記者如同其他讀者,從David Wallace的小說讀到對生活空虛本質的洞察、對生命虛無的戰慄,人們很難不想像Wallace該是過著更頹廢、更挑戰極限的生活;但《寂寞公路》揭發給那位記者和讀者的卻是,David Wallace作品中對當代生活之瘋狂與荒蕪的抗議,原來來自於對這個蒼白時代的耽迷。</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24個比利》是一部美國探討一位20世紀受到眾多關注的多重人格罪犯比利密里根的紀錄片,傳記小說因為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寫作而被世人認為有真實性,紀錄片則是從另外一個面向看待多重人格患者比利,試圖來回客觀角度,他是一名病患但也是罪犯,甚至探討他是否真的有多重人格的幕後真相。
Thumbnail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Thumbnail
我是個終日與負面消極為伴的人,也正因為是這樣的人,幾乎不曾主動看過這類心靈書籍;但先前我的情緒好像不知不覺累積到某個邊緣,也剛好有朋友推薦這本書,看完覺得對當下的我理解自己與釋放還蠻有幫助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熊仁謙,我看完一查竟然是同年人,他已經寫了好幾本書有快十萬粉絲,相較之下我什麼都不是,當我又
Thumbnail
媒體「選材」與「提煉」的手法與角度,會大幅影響、操弄著作品與觀眾。光是拍一座金字塔,從側邊拍與從上面拍就長得很不同,何況拍的人同時還當起建築工人,對外型挖挖補補,改變金字塔的樣貌?不論再怎麼努力貼近真實,每部紀錄片依舊只是對現實的一種感知方法,都難免帶著電影製作人/導演的主觀理解與私慾。
Thumbnail
<p>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亦步亦趨的貼近,或說話對方的超大特寫,我們跟著比利感受言語,感受表情,感受那被壓迫,和感受環境。再在這樣的「浸潤」中試著跳脫、思考他的中場戰事。在被當戲偶操縱的過程,比利的腦袋有很多機會放空,他的思緒一直飄回沙場,而透過這些當下和回憶的觸發、連結、對比,李安完成了一趟情緒流轉的脈絡。</p>
Thumbnail
<p>《黑色豪門疑案》(The Jinx : The Life and Deaths of Robert Durst)敘述紐約地產富豪家族的長子繼承人Robert Durst撲朔迷離的人生。他被懷疑是三起謀殺案的兇手,但令人吃驚的是,他總是有辦法脫罪……</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24個比利》是一部美國探討一位20世紀受到眾多關注的多重人格罪犯比利密里根的紀錄片,傳記小說因為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寫作而被世人認為有真實性,紀錄片則是從另外一個面向看待多重人格患者比利,試圖來回客觀角度,他是一名病患但也是罪犯,甚至探討他是否真的有多重人格的幕後真相。
Thumbnail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Thumbnail
我是個終日與負面消極為伴的人,也正因為是這樣的人,幾乎不曾主動看過這類心靈書籍;但先前我的情緒好像不知不覺累積到某個邊緣,也剛好有朋友推薦這本書,看完覺得對當下的我理解自己與釋放還蠻有幫助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熊仁謙,我看完一查竟然是同年人,他已經寫了好幾本書有快十萬粉絲,相較之下我什麼都不是,當我又
Thumbnail
媒體「選材」與「提煉」的手法與角度,會大幅影響、操弄著作品與觀眾。光是拍一座金字塔,從側邊拍與從上面拍就長得很不同,何況拍的人同時還當起建築工人,對外型挖挖補補,改變金字塔的樣貌?不論再怎麼努力貼近真實,每部紀錄片依舊只是對現實的一種感知方法,都難免帶著電影製作人/導演的主觀理解與私慾。
Thumbnail
<p>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亦步亦趨的貼近,或說話對方的超大特寫,我們跟著比利感受言語,感受表情,感受那被壓迫,和感受環境。再在這樣的「浸潤」中試著跳脫、思考他的中場戰事。在被當戲偶操縱的過程,比利的腦袋有很多機會放空,他的思緒一直飄回沙場,而透過這些當下和回憶的觸發、連結、對比,李安完成了一趟情緒流轉的脈絡。</p>
Thumbnail
<p>《黑色豪門疑案》(The Jinx : The Life and Deaths of Robert Durst)敘述紐約地產富豪家族的長子繼承人Robert Durst撲朔迷離的人生。他被懷疑是三起謀殺案的兇手,但令人吃驚的是,他總是有辦法脫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