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終日與負面消極為伴的人,也正因為是這樣的人,幾乎不曾主動看過這類心靈書籍;但先前我的情緒好像不知不覺累積到某個邊緣,也剛好有朋友推薦這本書,看完覺得對當下的我理解自己與釋放還蠻有幫助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熊仁謙,我看完一查竟然是同年人,他已經寫了好幾本書有快十萬粉絲,相較之下我什麼都不是,當我又如往開始自怨自艾,我隨即想起這不就是這本書反覆提到的人的負面情緒公式嗎?才剛看完就馬上繼續被負面情緒纏身的我還真是完美的反面教材。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圖片取自博客來
如書名闡釋,這本書是以印度哲學家龍樹的佛法作為理論立基點,探討人類的負面情緒以及該如何面對負面情緒。但並不像坊間心靈雞湯總說要正面看待煩惱、積極解決問題;作者在前幾章以實例與科學歷史的角度,解釋了人天生就會對事情有預期、又偏向悲觀,加上大腦會自動將一切認知編成一個故事。導致人總是預期事情會變好去行動,但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就鑽牛角尖,對事情做主觀負面解釋陳述,進而讓自己產生更激烈的情緒反應。
他將人類面對事件的反應分為三階段-認知>情緒>行為,但這個認知到情緒間還包含著理性的轉譯,才會影響行為的本質。人的理性與情緒總是存在,只是理性的強弱決定了情緒的強弱,這個被稱為人生輪的概念的確能幫助我們更認識與了解人面對事情的反應。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應該如何處理甚至預防自己落入負面情緒的泥淖。
換個方式體會世界、接觸世界
這本書提到因為生物生存本能、歷史與宗教的影響而讓人們奉信著:「一因論」,也就是「因為我......所以我......」、「如果我......我就可以......」這類認定事物只有一個原因與解決方法的邏輯。受到大腦的制約,注意力往往會被迫放在那些讓我們感到損失的事物上,又關注著自己本身,而認定若自己去做,就一定能解決、能挽回失去的事物,但往往只會失去得更多。
他的建議是按龍樹所說,凡事都可以堅持以客觀與中性的理性去看待,當意識到損失感時,就要提醒自己實質上有得到的事物,一加一減,就不會因而產生過多的情緒。
負面如我,不禁會想也許不管怎樣都找不到能抵銷的得;也許,能意會到自己還活著、還能安心吃頓飯睡好覺,就已經是最大的得吧。
追根溯源.要能夠完美扭轉如上這樣負面的一切情緒,最好就必須抽換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書中是以盲人摸象為比喻,盲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都會深信自己摸到的是不同的事物,但問題不在於他摸到什麼,而是一開始他就無法以正確的方式認知事物,而陷於自我賦予的認知束縛中。
這和我這幾年的想法很相似,有時我會確切地感覺到自己正在扮演著被無形劇本所操控的腳色,會感覺到身體被強烈的違和感所佔據,一股我也不知怎麼解釋原因的情緒會推著我我做出其實不想做的反應,但當下就是覺得自己應該那樣做。只是儘管感受得到,但和反抗都是兩碼事。
結合此書所說,如果能隨時以一種抽離客觀的角度看事情,而不是困在自己當下的腳色,像是把自己當作舞台下的觀眾一樣,很多糾結的事情或紛爭瞬間都會變得有點可笑。
也就是說「因為我......所以我......」,這句話真的有必要性嗎?真的是我應該負責的嗎?非得要我來承擔或是主動去做嗎?很多時候逼迫自己去行動,都可能是被這句話所制約,但往往最後只會認清自己的行動在許多事裡並是不重要的這一事實,然後被預期感、悲觀與自己編出的故事所壓垮。
如果能夠接受「因為我......所以我......」的非必要性,並客觀地去分析一件事的原因與不同的發展可能,再認清自己應該或想要做些什麼的平衡點去採取對應的行動,或是不動。
我試著以這個概念面對某件掛心不下的事,我告訴自己:「並非一定要我如此才能夠解決、我已經盡力去做我能做的了。」,那時一句話自然地由衷而生:「放自己一馬吧。」
如此一想,我的確呼吸不再那麼困難,肩膀不再那麼沉重,甚至覺得對那件事產生不同角度,自己還有其他可以面對的方式和選擇。雖然我不住會想,人生中一定也存在客觀上只能由自己面對的無解困境;不過那時如果已用這種態度去分析與理解事情脈絡、力所能為之後,我至少還是能坦然面對失敗,放過自己,也放過可能被影響的他人一馬。
雖然如此,儘管知道了這個原理,可我想我還是很難達到那樣完全超脫、理性客觀的境界,畢竟我就是個受生物本能制約的普通人類。但在這本書以縝密的邏輯和書寫系統化了這個概念後,我覺得還是對實踐有相當的幫助。至少在本能的控制下,面對負面與消極,我可能還可以意識到有不同的選擇存在;正如我喜歡的日本搞笑藝人若林正恭在散文集《社會人原來如此》所寫的負面消極的怪獸;也許我必無可避,負面情緒的怪獸總是會出現在我面前邀我一起沉淪,但我可以向它擺出「你又來了」的表情,然後一句「我已經跟你玩夠了」一腳將它踹回它該在的陰暗角落。或許總有一天,怪獸再也不會出現,那些負面與消極,可以在茁壯的理性下在向我揮手前就化為正面剖析、解決問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