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o Velázquez / IMDB 歐陸配樂師人才輩出、才華洋溢,前往好萊塢的路上一直絡繹不絕,當原本芬芳於一隅的配樂師,突然能接下好萊塢大片,卻往往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替他們高興的是能夠站上更大的舞台,擔心的卻也是:過去受人欣賞的特質,會不會因此消耗殆盡? 與好萊塢的專業分工相比,歐陸配樂師往往更能實踐配樂師的「作者論」,他們與特定導演通常有較長期的合作,因此樂念的發想常是從劇本,而非影像出發,像《英倫情人》配樂師蓋布瑞耶.亞赫就說,他從來不以電影影像為靈感來源。許多時候,他們透過與導演的聊天、討論,了解正在構思中的概念,然後以此概念作為發展基礎,影片拍好再做主題的延伸。因此歐陸配樂師往往需要較長的前置期,三個禮拜的救火隊角色對歐陸配樂師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他們要前進好萊塢,恐怕就是得習慣這環境。 此外,歐陸配樂師幾乎都包辦編曲、指揮,法國作曲家 Frédéric Talgorn 曾這樣形容德勒希:「他可沒有一座內含 16 位編曲師的工廠!」但「橘越淮而為枳」,好萊塢在影片上映幾週前,還在更換配樂師的狀況屢見不鮮,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一部電影配樂,或是一年內接下六、七部大作品,沒有專業生產線也是很難辦到的。金獎配樂師戴斯培在歐陸時期,仍維持自己編曲的「好習慣」,到了好萊塢,他也得適應這個專業分工,甚至還有只寫主題,其他音樂交由他人完成的狀況。 正是因為如此,雖然彼此系出同源,好萊塢與歐陸電影音樂卻有這麼大的差距,有時很難說誰好誰壞,但要找新鮮、要找創意,歐陸配樂師經常能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