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聊到韓愈的轉變如此之大,從勇於指責宰相的憤青變成委曲求全的小媳婦,平平都是求官,所用的遣詞用字及語句筆法,根本判若兩人,如果把作者欄位塗白,根本猜不出來是同一人所寫,其中原因為何,其實再回到當年韓愈的情境,也不難理解他這樣的轉變。
前文聊過他在二十七歲那年三上宰相書都未果,便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仕途生涯,一路坎坷跌撞後好不容易回到中央任了一個官位,這七年想必也讓他承受了不少苦難及挫折,一路走來如人飲水、其中的人情冷暖只有他暗地自知,也讓他從不畏虎的初生之犢,轉變成深曉官場文化的識途老馬,所以他不再像之前挑戰宰相般那樣質疑于頔了,他用的是我們最熟悉的方式來討好上級:讚頌長官有不世之才、訴說自己處境堪憐、乞求長官舉手推薦云云(看看辦公室,感覺有沒有跟某位同事很像)世道的挫折與磨練,他知道如何做才能達到有效達到目的;一時的憤怒跟腦衝,只會把事情搞砸而已,就如同七年前他幹譙了當權者一樣。
第二是他已經三十四歲了,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猜一下唐朝男子平均壽命,八十歲?七十歲?六十歲?都不是,唐代男子平均年齡只有短短五十歲(韓愈本人享年五十七歲,算是長壽的)另外再補充,韓愈的父親在韓愈三歲時就逝世、兄長韓會則是在韓愈十三歲去世,兩人壽命不算長,我想這些也給韓愈很大的壓力-【時間的壓力】-尤其是懷抱著凌雲壯志的韓愈,已經活超過了當時平均壽命的三分之二卻還是一事無成,這對於他是多麼地諷刺跟無奈,我想他每天起床最害怕的事,是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太陽,而是城隍。
基於上述理由,一個已經受過時間及挫折摧殘的人,如果把我們自己投射在他的生命歷程,面對相同的環境,應該也會做出類似的事,那一定會有人說那韓愈也沒甚麼了不起的啊,那麼愛當官,不過就是個患有官癌的人罷了,看看電視裡面的政客,好像都得了一種【不當官就會死】的病一樣,如果你也這樣覺得,那就看得太淺了。
講講我自己的案例,之前跟長官建議某些事情的時候,長官聽完後,只冷冷地回我一句「你的提議很有道理,但你能代表你們單位嗎?如果真的有建議請你們主管來跟我說」等到隔天我們主管再一次提出相同建議,該位長官就採納了,平平都是人講話,位階高低就是有落差。
再一個案例更有趣,之前我們的大老闆叫我簽辦一件急件,因為當日我的直屬主管請假,後來那份文件我簽擬後逕呈大老闆處,由他親自修正後我再發函,副本我就放在我們直屬主管,結果直屬主管隔天回來看到那份副本,對我痛罵說「你這份文件怎麼弄的?依我的標準根本不及格!」我就看了直屬主管一眼,跟他報告說「這份文件是大老闆親自修正批閱後發出的」那位直屬主管聽到後,立刻改口「嗯...這份文慢慢看其實簽的很有深度,果然是有高度的人才能有這種文筆水準」
不在高位的人講出來的話如果是黃金,別人也當成放屁;但如果位在高位的人放的屁,別人也當成是黃金,雖然很殘酷,但這就是社會現實,如果你今天胸有壯志、滿腹理想有待施展,你需要做的事便是爬至高位,才能夠發揮影響力,就像太陽爬升高處才可以光芒四射、雨雲聚集至高才足以澤披四方,不是嗎?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看到許多年輕人愈更上一層樓,但對外都宣稱無欲無求、在內則抱書埋頭苦讀,詢問原因,都說讓別人知道自己想當官很丟臉,或感覺這樣很勢利云云,一臉憂讒畏譏的樣子,依筆者之見,這種顧慮可以說是毫無意義,俗話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這是再自然也不過的道理,無論是求取功名、賺取利潤或博取名聲,本來就是人之所欲、何須壓抑?只要求取功名時手段正當、轉取利潤取之有道、博取名聲名副其實,何須顧慮流言蜚語?在此也奉勸那些愛好酸言酸語的好事之徒,人人都有其人生追求之標的,有人欲追求高處、亦有人樂居所安,個人視其所需盡其所能即可,他人正為了理想奮鬥時,不給予鼓勵也就罷了,何必在旁冷言冷語扯其後腿,要了解這個世界之所以能夠進步,就是有這一群欲向高處邁進之人在帶領眾人前進,不是嗎?
韓愈的這幾篇古文,從一個血氣方剛的幼犢,轉變成熟稔官場文化的老馬,只為了更上一層樓,以完成自己經世濟民的理想,事實上,他也確實做到了,無論是後來直諫皇親國戚之狀、犯大不諱諫迎佛骨、單槍匹馬降伏叛軍等等,都證明了他以委曲求全所求取之高位,在在發揮了影響力,如果他當年沒有這樣的蟄伏,又遑論古今所所讚揚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的美譽?所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求職遇到了困難,何不想想千年以前有位年輕人連投履歷只為一官半職;如果害怕他人閒言閒語不敢爭取高位,何不想想千年以前有位年輕人委曲求全只望獲取舉薦,畢竟,人往高處爬,何錯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