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朋友中,不乏一年必須出差十次的,大家都是滿滿的里程。但是當我問大家怎麼用里程的時候,他們總是拿來”升等"。我問它們為什麼,他們說,這樣花一點里程就可以讓自己坐好一點。
好啦!我自己第一次使用里程也是拿來升等。但是經過我這個數學老師的判定,用里程升等是非常不划算的。舉個例好了,國人最愛的東京旅行,買機票的話,旅行社報的價格一般優惠艙等Q倉是9,275元,不過如果你要升等,你就要買Y、B、H、K、M、L、V(經濟客艙),11,380元,另外你需要從經濟艙升到商務艙的里程(17,000*2=34,000哩),以及稅金。如果一哩0.4的市場行情(34,000*0.4=13,600元),這張機票大概花24,980元。
不過你如果全部拿哩程來兌換,(兌換表如下)台北成田商務艙需要哩數是50,000哩。一樣用市場價格(0.4)去計算,大概只需要20,000元。硬是比升等省了四千多。
再舉一個浪漫的例子,台北巴黎好了,最便宜的經濟艙(Q倉)是27,200元。如果要升等就要買到V艙40,350元,加上升等需要86,000哩(來回),換算下來大概需要74,750元。不過如果,全部用哩程換,則需要140,000哩(來回)。算下來,只要56,000,整整差了18,750! 那如果跟旅行社買要多少呢?答案是103,705。如果講到這邊,你還是堅持要拿哩程去升等。我也真的衷心祝福你。
不過究竟為什麼哩程新手都想升等,其實有個隱性的原因-哩程集得很慢,捨不得用。國人一般年刷卡量大概在30-70萬左右。以一般信用卡20-25元一哩,大概一年也只能集個12,000-35,000哩。35,000哩累積了一年,覺得好珍貴,好珍貴又想要對自己好一點,所以只能升等了。
給大家一個觀念,哩程不用省著花,也不太需要累積,有里程的人太多了!如果用里程換機票比買機票便宜,那就去跟有哩程的人借(買)阿!
要記得,能花掉的哩程才是真的資產。哩程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自己看了刷存在感的。
真正應該有的觀念,哩程就有點像是一種材料,材料沒有,就找人"幫忙"就好。當然也有風險阿,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買的到的東西延緩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吧。這樣有點像是,我們每天都要吃蛋,當然自己養一隻雞,相當好。但是其實到市場買就省事很多。
里程真正要學的反而是,怎樣換,怎樣安排最有效率,達到CP值最高,彈性最好。換算下來,我不會只用”自己的"哩程換票,我也不會用哩程來"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