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男友一起去光華商場逛街,他問起我前兩天在 Instagram 上發布的讀者小調查:「後來有人回妳的問答嗎?」『有啊,很多人說喜歡寫小王子的那兩篇文章,還有最近寫的舊日情懷。』「真慚愧,我都沒看完。」『哦哦,我知道啊。』我一笑置之(是真的一笑置之),我甚至原本預期他是「完全沒看」而不是「沒看完」。
從這個情境中可以一目了然許多資訊:先是到光華商場逛街,記得以前他跟我說:「我們去逛光華好不好?」我都會搖頭表示覺得這個行程很無聊,難道不能去一些情侶會去的地方逛街嗎?但昨天我們逛得很愉快,我還到處試按各種機械式鍵盤,過程中發現我們喜歡的機械軸款完全不同,於是很認真地討論起我們如果要買一個折衷款的鍵盤可以買哪一個;再來是對話,以前我聽到他說:「真慚愧,我都沒看完。」,可能會回答:『好,沒關係。』但心裡其實很難過或生氣,開始自我懷疑或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然而現在我已經升級到完全不在乎他有沒有讀過我文章的境界了,可見五年磨練的成果驚人。
上一次寫到交往前彷彿被下了迷藥一般的曖昧時期,曾寫過「似乎找不出他的缺點」這句話,這次就來談談鬼遮眼時期結束之後,真相是怎麼一回事。
真相是,我們真的是來自不同世界的兩個人。
以前我喜歡過的、或者喜歡我的人,都是屬於浪漫、細膩型的男生,他們會讀我的文字、跟我有所共鳴,甚至有時候是因為這些交流、欣賞才產生感情的,所以過去的我會預期關係中的另一半應該要和我有「心靈共鳴」,而「心靈共鳴」就是從會讀我寫的文字開始;然而他正好是我有過情感交流的人裡,唯一一個不屬於這類型的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工男子,務實、直接、簡潔,還屬於「喜歡看圖但特別不喜歡看字」的類型。
浪漫的時候是這樣的,我們在一起後第一次過七夕情人節,送給對方的第一份禮物各是:一幀以淺色木框裱框好的相片,是他上山時拍攝的一條小山徑,寓意是希望能一起走遠遠的路;一幅明信片拼圖,正面是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的插畫,背面是我寫的一小段散文情詩,要把拼圖拼完才能讀到完整文字。
不浪漫的時候則是,我興高采烈地拿了自己寫的文章給他看,他口中說著好但是百般拖延,直到我發現他其實沒看,他才因為怕我難過而勉為其難地去讀;或者是過節時我送了寫得滿滿的卡片給他,他送的只有禮物獨獨沒有卡片,看我面露失望而備感壓力,於是在下一次過節時拼命擠出一張卡片,像在考作文那樣緊張。
除了上述的不同,最彰顯我們兩人差異的時候則是爭執了。記得開始交往一陣子之後,我們和每對情侶一樣地開始有爭執,爭執的內容我其實都不太記得了,只知道每一次吵完我們幾乎都要驚覺一次,原來世界上有人這樣想事情啊!
我們常常吵到最後發現,原來從頭到尾我們都沒聽懂彼此的真正意思,因為我們說出來的句子中,同一個詞常常對我們而言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也就是定義不明的謬誤;或者是我們常常用了彼此根本不慣用的詞語在說話,以至於我們根本不懂對方到底在說什麼,其中差異來自我們一個理科腦與一個文科腦的用語不同,如同用中文跟英文吵架一樣荒謬。
所以常常吵到最後我的腦袋會突然一片空白、不知道我要回答他什麼,事後別人問我我們到底在吵些什麼,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回答總之最後算是順利解決了。
現在想來,應該是因為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和一個截然不同性格的人,一起面對連我們自己都還感到模糊的自我模樣,在價值觀、用語、思考模式等各方面差異的混雜之下,我年僅十八歲的腦袋已經搞不清楚我們究竟在處理的是什麼了。
「很久很久以前,大約情竇初開時期,我以為愛情就是幸福;再大一點,也就是已經不純情的年紀,我發現愛情是情慾(性衝動);現在呢,結了婚的我透徹明白:愛情是業力。不是冤親債主哪會相約來互相傷害呢?真愛的結合,絕對就是業力的至高展現無誤。至於真愛的承諾呢,我之前誤以為是立誓相愛一輩子,喔不,我現在很清楚所謂真愛的承諾,就是累世的業力這一世結清(哇哈哈哈哈哈哈)。」
這段文字來自楊雅晴《親愛的女生》一書,雖然還沒走到結婚的人生階段,但實在太能認同她寫的這段文字了,如果不是相約要逼迫彼此在跌跌撞撞的關係中成長,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何必硬要湊在一塊每天打打殺殺呢?
五年啊!一個超級文組女跟一個超級理組男,每次想起來都覺得我們兩個真是心量寬大、智慧深厚。
昨天的最後他陪我去逛了屈臣氏,我最近看上一個韓系的唇頰霜系列,想入手但對於要買哪個顏色一直拿不定主意。他看了看每一支試在我手上的顏色以後,給出了仔細的分析:「這個顏色跟妳已經有的其他唇膏太像了,可以換個口味。」「這個顏色太亮,不太適合妳的個性。」「這個顏色也太像燒臘還是醬油了吧,擦在臉上感覺不妥。」「這個顏色太冷調,但妳平常的妝好像都偏橘比較多。」「這個顏色妳好像沒買過,比較跳、比較突出,也很適合妳的皮膚顏色,就它了吧!就算買了之後覺得實在不習慣,當作買個經驗也好啊。」聽完分析我忍不住笑出來,但還真的就心無罣礙地選了他說的那個顏色,告訴他我的決定之後,他還說:「太好了,任務解除。」像在排除程式 Bug 一樣的模式。
回到另一半讀不讀文章的問題,我深刻地思考過後發現,當然期待對方愛自己的才華是沒有問題的,但過度執著於「希望對方讀自己的文章」,是否代表著我其實想要他的欣賞、認同勝過於日常的情感交流?而我完全不在乎他是否讀過我寫的文章,也表示出我內心深處明白一件事:他愛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因為我多會寫文章。
來自不同星球的兩個人,真的能夠一起好好生活,這些年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因為彼此而發現,其實生活還有很多種可能。五年又短又長,前方絕對還有很多未知的情境等著我們去經歷,不過到目前為止都還算有趣又獲益良多,可以再被彼此騙往下一個年頭,所以未來也請多多指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