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的成長就是擺脫不成熟的過去,那麼台灣此刻正處在百年來最極速成長的時刻。
因為每一天,不只是疫情的消息,擴散的更是對各種價值的爭論和思考。
▼
▼
人權與安全。
遶境與疫情。
支持和扯後腿。
中央和地方。
謠言與驚慌。
更重要的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
▼
但這些問題並不是是非題,也沒有正確答案,或者我覺得應該說如果有某個人跳出來斬釘截鐵地說有正確答案的話,那一定就是錯誤的答案。
因為所謂的正確答案,應該是我們一起選擇的答案。
正如同病毒不會因為性別、國籍、年齡、學歷、經歷、政治,以及你存款有多少而有所差異,它一視同仁,所以再多的謊言也停止不了它侵襲的腳步。
也就是全世界會發現:原來台灣政府是對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天從總指揮陳時中部長的記者會開始作為起點,包括每位政治人物、縣市長、民意代表乃至於每一個人的Line群組,然後到了晚上的晚間新聞、政論節目,從廣播到網路,我們都不斷的被迫思考到底現在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以及每天都被舉凡藝人、政治人物們不斷被提醒一個事實:
『為什麼不敢對造成問題的中國說話,哪怕是輕聲細語,卻總對努力解決問題的台灣政府大聲,那怕是小題大做。』
因為擺在眼前的是病毒不會等你思考,而且狡猾的沒有僥倖,容不得再像過去那些重要議題可能忍一下兩個星期就會過去。
然後我們也發現,原來台灣真的很小,不團結就死路一條,同時醫護人員就是這麼多,病床就是這麼少,口罩就是分不了,而現實擺在眼前,中國可以用空間換取時間,用超大國的思維就是犧牲了整個湖北省,只要也許天氣一暖或是疫苗問世,只要糧食維持最低底限,軍隊依舊擁有正常運作,那麼曾經在大躍進造成的大饑荒以及文革中撐過來的這個國家,仍舊擁有大把的籌碼。
但是唯有當資源短缺的時候,人們才會開始拼命思考新的解決方法。
也許就是這樣,所以中國此刻沒有用上人臉辨識系統、沒有將這些年來發展的先進監控技術轉為疫情隔離的方法,反而退化到過去,仍舊採取了最土法的封城管控,最口號的愛國口號,但是對於問題發展的核心仍舊不敢聞問。
相對台灣在第一時間進行口罩機械國家隊的企業合作,兩天之內完成健保卡串接旅行資料警示,以及口罩地圖等以科技效率來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民間自己提出「
#口罩你先領我罩你」這樣的公民活動出來。
而且相較原本我們總羨慕遇到災難仍舊堅守規則的日本,台灣現在能夠一同針對議題思考,並且提出各種意見,而不是等著別人給我們答案。
#我台灣我驕傲
像是媽祖遶境這件事情,正反方意見各有說法。我想不管結果如何,這已經是台灣逐漸邁向一個成熟公民最重要的表現。
我們似乎迅速的跨過去年一整年那些充滿性別歧視、父權主義、把專業當糞水、對服務業吐口水的日子。
但是的,儘管我也覺得南韓疫情簡直失速,歐洲由於國境交接也看似不妙,而日本政府遲遲不願正視(那位厚生勞動大臣讓人越看越是心驚),同時也有可能會在比如越南的第三方國家,因為台商、日商、韓商在此交流而又帶回台灣等等,誠如許多公衛專家說的一定要超前佈署好預防更多難以預料的疫情擴散。
而日韓客不來台灣的影響遠遠超過中國客不來,舉凡獎勵旅遊、會議旅遊,從團客到散客,上半年一定是全部歸零。
此時我們能仰賴的事實上還是國內自己的支持。
許多業者們一方面確實得仰賴政府的補助方案和標案,餐飲業者也紛紛投往外送的行列,但是我仍看到許多業者們依舊堅守著,並且有志一同的將資源決定壓在下半年,在這冰河時期努力像是進行教育訓練、體質改善等等。
▼
▼
所以我要呼籲:
不敢出門,那麼就叫外送吧。
讓餐飲業者還能付得起房租和人工。
不要出去,那麼就看書吧。
讓出版社能彌補書展的損失。
讓文字們不致於孤獨。
不想見面,那麼就到人少的郊外吧。
讓飯店和旅行社能付得起薪水。
讓陽光和樹林不致於寂寞。
戴著口罩,那麼就上網說出你的想法吧。
因為沉默聽話已經不足以應付這個時代。
撐著撐著。
我們一起手牽手撐著。
▼
▼
最後我用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一段話來鼓勵自己和大家:
「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
但也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樣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有時候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
有時候卻發現自己咬著牙原來走了很長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