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一女自殺事件的其它汙名:因讀哲學而死?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4年7月25日,蘇澳一間旅館發現兩位女性偕同燒炭自殺,死者是北一女高二資優班的林姓、石姓女學生,並留下遺書全文刊登,一句「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引發各界揣想。當時引起社會譁然,紛紛猜測前程似錦卻自殺的單一真正原因,諸如:資優生心理壓力、輔導體制失靈、升學主義、社會功利、兩人「解不開的關係」,以及閱讀那些「過於早熟的晦澀書籍」。此事件在當時報紙熱度,於7月26日至8月中旬之間。
當時外界猜測兩人關係,校長公開否認「兩人關係的傳聞,她強調,絕對沒有可能。因為班上同學及輔導室內並沒有相關的說法及訪談紀錄」,受訪同學在悲痛心情與媒體過度打擾下喊著「斬釘截鐵的告訴所有的人:她們不是同性戀!」,引起當時關切性少數權益的人士及匿名女同性戀學生投書,其中尤見蔡康永〈給北一女的一些師生〉一文。主要立論是,若自殺死因外人無法單一歸因,又有誰有資格能「排除同性戀可能」,其更加反映當時社會歧視同性戀的現況,不正加呼應當事人遺書的社會「本質」?
自2000年台灣同志運動組織化及大遊行後,在同志運動史觀建構,2014年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於凱道立碑「因恐同而死」,乃至於2019年同婚元年後的策展,這起事件不斷被銘刻為社會汙名同性戀的象徵。
今天回顧此事報刊,除了從同性戀角度切入,作為一名人文學科或哲學人背景的我,很難不被當時引起的另一關注所吸引:對哲學的汙名。
根據當時媒體,當事人究竟讀哪些書呢?
提及包括柏拉圖、尼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鹿橋《人子》、紀伯倫《先知》、台灣作家王尚義(1936-1963,知名著作《野鴿子的黃昏》以陰鬱聞名)、日本浮世繪等。兩位資優生的「課外讀物」與死因關連也引起騷動,引起諸多知識份子回應。有同學受訪說,兩人常彼此討論,「別的同學難以參與」,覺得和一般人不一樣,但不是怪異那種。意思可能是指討論話題不同於凡夫俗人,偏向思想藝術。
如當時鄭姓訓導主任說,「過於早熟,自認思想圓融,已看破了一切」;有人認為應予以正確引導,避免「囫圇吞棗,產生誤解」;有人認為「自我功能差的人」容易被書中暗示,應先多讀勵志書籍打底、「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讀勵志書和教科書就不是被暗示?)。文學界人士驚訝於此書單頗為老派,像上個世代他們這輩的流行,不像這時代青少年的。總地而言,將高中生視作尚未成熟,予以幼稚化。
當時有兩位哲學人發聲,其一是傅佩榮,以「颱風招牌掉下來砸死人,所以怪招牌?」比喻,立論回到柏拉圖、尼采「真正的精神」並不反生命、而是熱愛生命云云,認為當事人「未能發現自我與人群的適當關係,及自我的特定價值」,並且需要正確的哲學教育引導,避免誤讀。我認為當時傅的立論,恐怕以"正確解讀"之名、再次強化了死亡汙名。另一位林火旺則替「人為什麼活著的無聊問題」,許多西方哲人都在思考這類無用問題,社會要允許人思考無聊問題的空間。儘管有少數論者嘗試平反自殺,主流聲音仍是「生命智慧」予以譴責。
身為哲學人,對社會賦予哲學的意象往往並不陌生:難以理解、神棍、憂鬱自殺、反社會人格。當然這些僅關連於部份作品,如常被指為「偽哲學」或「只是文學修辭」的存在主義;而對立面則是言語修辭清晰的分析哲學。死亡、反社會及整體社會之間的關係,也有不同的正反立論。此事件反映的,不只是同性戀,還包括哲學(難以理解的清談)、「資優」、「課外讀物」等一系列汙名串,作為事件重新挖掘的另一種角度。
但對哲學刻板形塑,並非只有貶低汙名,可能同時是兩面的另一面:至高化。當時由北一女資優生書單,投射自也強化了社會對「資優」的階序想像。是否引起另一種趨之若鶩,搶讀風潮,書店一時洛陽紙貴,比如今天的番茄工作法?哲學一面代表怪異,一面又可以在誠品書店兜售、高級裝璜家俱背景或調情時來上一句。在留外博士背書、推廣哲普、法國高考等,哲學在有「成就」背書時,往往又相得益彰,互為證成:外國的哲學就是圓,因為他有成就,所以哲學;因為他哲學,所以他有成就。
抽離當時,回到今日來看。當今對於哲學的教育普及化,與二十年前已有不同的優勢條件:108課綱由教育專家導主能帶著走的「素養」、少子化世代的低師生比,以及網路時代彌平城鄉資源。但我看法悲觀,多元課綱在學生原生家庭功能與貧富差距下,可能更為懸殊;哲學營隊等,報名篩選高中學校、報名費用及父母安排,必然存在不平等;歐陸或古典哲學仰賴的經典導讀,哪些人能接受「語文資優班」?而若有幸/不幸進入哲學「業界」,發現充斥江湖地盤,誰能在KPI、社會名聲和資本主義外、像當年兩人至交般「無功利的合目的性」交談哲學?
重回1994年北一女自殺事件,在今天可能有多重意義:這些各種汙名和結構性問題,已離我們而去了嗎?升學主義對性與性別的箝制,似乎和二十年後的異性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遙相呼應?我們打造的新哲普,那些哲學作為難以理解又無用的他者性,又去哪了?哲學裡有性別了嗎?同志可以結婚了,可以談論同志社群裡確實存在的精神疾病和自殺了嗎?同志運動和性別研究愈來愈多的「性別光譜」「LGBTIQ」無性戀非性別二元等名目增殖今天,「哲學」與「酷兒」曾經共同表示不可理解性的遠古姻親?

引用資料

蔡康永,〈給北一女的一些師生〉,《痛快日記》,皇冠,1998。原刊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8月10日。
記者范植明,〈資優生自殺 北一女哀淒 同學描述:她倆是不一樣的人 愛看尼采、柏拉圖 學校檢討將加強人生哲學、人生價值觀輔導〉,《聯合報》,1994年7月27日。
徐開塵,〈讀書與生命求索 閱讀與自殺有關嗎? 師長伴讀引導 有助成長〉,《民生報》,1994年7月27日。
袁瓊瓊,〈從閱讀的宿命中轉身〉,《聯合報》,1994年8月4日。
傅佩榮,〈哲學殺人?〉,《聯合晚報》,1994年7月31日。
林火旺,〈「為什麼活著」不是無聊問題〉,《聯合報》,1994年7月27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會員
64內容數
在愈來愈講太PEACE人話的世代,繼續造反性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薇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晚上六點下班,板南線上車潮絡繹。在公司廁所換下了低跟平底鞋和套裝衫裙,換上中跟高跟鞋和寶石藍連身洋裝,內搭短得差點讓半個屁股露出,開敝的V領胸口——他應該會喜歡吧,nubra應該有調好。如果約到有戀母情結的,應該會愛不飾手。 A搭電梯從公司走出,補著日系唇膏和淡妝,想著等下應對的場面。 A,二十四
尼采的哲學思想表現了先於理性、知識與道德的生命優位;而身體、慾望和男女關係扮演了其中重要成份。如果我們將這些成份放回哲人的偉大思想,將永劫回歸的點子,部份歸功回人妻「伯爵夫人」對尼采的床上教導?這些成份足以供作我們,導正哲學沒有身體、沒有性別、沒有慾望的傾向,提供二十世紀身體現象學、解構主義、情感轉
前篇閱讀: 身體、慾望與直面生命的尼采:《我妹妹與我》(上) 妹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örster-Nietzsche,1846-1935) 映入眼廉,開頭尼采以詩意文學性的夢境開場:兩人坐著馬車,尼采偷看著妹妹的側臉,「要不是有馬伕在場,我會試著去吻她」。 那年尼采十二歲,妹妹伊莉莎白
作為通俗讀者,最大爆點可能在於,在《妹》中尼采自我揭露了幾段經歷:與妹妹伊莉莎白自幼時以來的亂倫關係、與人妻性關係、大學生時期嫖妓生活、與劇作家華格納的妻子科西瑪 有染、與露‧莎樂美經歷等。但不能將《妹》視作茶餘八卦,而是仍需從其整體把握,並進一步討論尼采思想展現的
平行時空—四月三十一日另一個結局
敲擊金屬的鬧鐘響鈴大作,早上八點,小君連忙關掉鬧鐘。心煩意悶,幾乎沒什麼睡好。 校慶週五,四月三十一日,連假第一天。今天是社遊集合日,早上十點必須到捷運站出口與大家碰面。 千千學姊和梅梅到底會不會出現呢?小君心想,八成是不會了,但不管怎樣,希望都沒事才好,室友梅梅昨晚還是沒有回宿舍。 前一晚,社辦
晚上六點下班,板南線上車潮絡繹。在公司廁所換下了低跟平底鞋和套裝衫裙,換上中跟高跟鞋和寶石藍連身洋裝,內搭短得差點讓半個屁股露出,開敝的V領胸口——他應該會喜歡吧,nubra應該有調好。如果約到有戀母情結的,應該會愛不飾手。 A搭電梯從公司走出,補著日系唇膏和淡妝,想著等下應對的場面。 A,二十四
尼采的哲學思想表現了先於理性、知識與道德的生命優位;而身體、慾望和男女關係扮演了其中重要成份。如果我們將這些成份放回哲人的偉大思想,將永劫回歸的點子,部份歸功回人妻「伯爵夫人」對尼采的床上教導?這些成份足以供作我們,導正哲學沒有身體、沒有性別、沒有慾望的傾向,提供二十世紀身體現象學、解構主義、情感轉
前篇閱讀: 身體、慾望與直面生命的尼采:《我妹妹與我》(上) 妹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örster-Nietzsche,1846-1935) 映入眼廉,開頭尼采以詩意文學性的夢境開場:兩人坐著馬車,尼采偷看著妹妹的側臉,「要不是有馬伕在場,我會試著去吻她」。 那年尼采十二歲,妹妹伊莉莎白
作為通俗讀者,最大爆點可能在於,在《妹》中尼采自我揭露了幾段經歷:與妹妹伊莉莎白自幼時以來的亂倫關係、與人妻性關係、大學生時期嫖妓生活、與劇作家華格納的妻子科西瑪 有染、與露‧莎樂美經歷等。但不能將《妹》視作茶餘八卦,而是仍需從其整體把握,並進一步討論尼采思想展現的
平行時空—四月三十一日另一個結局
敲擊金屬的鬧鐘響鈴大作,早上八點,小君連忙關掉鬧鐘。心煩意悶,幾乎沒什麼睡好。 校慶週五,四月三十一日,連假第一天。今天是社遊集合日,早上十點必須到捷運站出口與大家碰面。 千千學姊和梅梅到底會不會出現呢?小君心想,八成是不會了,但不管怎樣,希望都沒事才好,室友梅梅昨晚還是沒有回宿舍。 前一晚,社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和我們見面的狼友是Ray,與他同年紀的老野狼125,年份是1994年。基本上外觀都維持在當年出廠的樣式,除了過去真的是商用載貨車,所以有些使用過的歲月痕跡,和為了方便載卸貨而加裝的配備,例如:前四字保桿、後貨架(標配)、側箱、螳螂腿,此外,土除尾也是這台車的一個小配件,上面好像是一隻馬的樣子XD
Thumbnail
在美國被視為棒球界盛事、原定為一年一度舉行的世界大賽卻曾在1994年史無前例地暫停舉行了一次,而原因竟是因為球員「罷工」?如此大規模以至於必須取消世界大賽的罷工真是頭一回。這場罷工帶來的震撼以及球迷的憤怒甚至驚動了克林頓總統,讓他不得不出面「調解」。
中国国际传播集团1994成立于香港,欢迎合作传媒,欢迎经济企业科技教育健康艺术文化等研究交流推广  https://cipgcn.blogspot.com/   合作发展电报群: https://t.me/hezuofazhan 
Thumbnail
2019年的開始就用這帶著臺灣產業走過卅多年的川崎B1做開始吧~
Thumbnail
  詩人、詩歌、信件、郵差,以文字聲音記錄下擁抱大自然、對小島的詠嘆,或迷失在黝黑深邃雙眼的美,這些都是《Il Postino 郵差》裡,關於美的各種暗喻及體現。 更多的,是原著作者Antonio Skarmeta獻給祖國智利的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和我們見面的狼友是Ray,與他同年紀的老野狼125,年份是1994年。基本上外觀都維持在當年出廠的樣式,除了過去真的是商用載貨車,所以有些使用過的歲月痕跡,和為了方便載卸貨而加裝的配備,例如:前四字保桿、後貨架(標配)、側箱、螳螂腿,此外,土除尾也是這台車的一個小配件,上面好像是一隻馬的樣子XD
Thumbnail
在美國被視為棒球界盛事、原定為一年一度舉行的世界大賽卻曾在1994年史無前例地暫停舉行了一次,而原因竟是因為球員「罷工」?如此大規模以至於必須取消世界大賽的罷工真是頭一回。這場罷工帶來的震撼以及球迷的憤怒甚至驚動了克林頓總統,讓他不得不出面「調解」。
中国国际传播集团1994成立于香港,欢迎合作传媒,欢迎经济企业科技教育健康艺术文化等研究交流推广  https://cipgcn.blogspot.com/   合作发展电报群: https://t.me/hezuofazhan 
Thumbnail
2019年的開始就用這帶著臺灣產業走過卅多年的川崎B1做開始吧~
Thumbnail
  詩人、詩歌、信件、郵差,以文字聲音記錄下擁抱大自然、對小島的詠嘆,或迷失在黝黑深邃雙眼的美,這些都是《Il Postino 郵差》裡,關於美的各種暗喻及體現。 更多的,是原著作者Antonio Skarmeta獻給祖國智利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