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文章之前,先東拉西扯一下。這個題目其實是化用自「是耶非耶?化為蝴蝶」,也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究竟我們是想成為什麼呢?
每天早晨我們睜開眼後,似乎就是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中一樣,不管是要上班還是上學。但即使我們身處這個世界,我們與這個世界真的擁有充分的連結嗎?
突然做這樣的開場白好像很奇怪,大多數人都會想,有阿,早上媽媽叫我起床,然後出門去早餐店買早餐,搭公車,然後再到教室和同學聊天,接著聽老師上課,這還不算有連結嗎?
但我今天被一個問題徹底擊中了,這是哲學課的老師拋出來的:
「你在有記憶以來的這些日子,把多少人當人看?」
如果以上述那個情境為例,早上媽媽叫我們起床時,我們有關心她昨晚睡得好嗎?還是只是把她當成和鬧鐘一樣作用的工具而已;買早餐時,我們會關心早餐店阿姨最近生活順不順嗎?還是只是把她當成煎蛋餅的工具而已;搭公車時,我們也不會去和司機攀談,反正他只要能把我們載到目的地就好;和同學可能還好,但對不熟的同學,也許他今天生病沒來你還不會發現;至於老師,如果他很會說笑或許我們會報以良好的互動,但若他只是照本宣科或只講述課程,也許他的作用和一個被灌滿知識的機器人差不多……
而這些情境也可以反推,公車司機會在意你要去哪一站或有沒有搭錯車嗎?他只會注意你有沒有刷悠遊卡;早餐店阿姨(如果你不是常客)大概也只把你當成會掏鈔票的機器人而已;老師的話……如果是某些補習班,他們也頂多把你當成衝升學榜單中的一員。
突然一陣涼意掠過全身。
也許上面講的並非每個人都曾遇到的實際情況,但它們確實存在著。這時我們或許可以從上面推出一些怎樣才叫把人「當人看」的定義。
尊重他身為人所擁有的一切,包含身心健康、思想與價值觀的自由、以及人際互動等等。
反之,就是把人當作機器看待。當成鬧鐘、當成煎蛋餅的工具、當成擁有自動導航即駕駛功能的機器、當成播送知識的傳媒……而這很顯然的完全剝奪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體性質,也就是非人化。
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潮流逐漸擴大而形成的一個現象——它叫異化,或自我異化。
◇◇◇
資本主義的定義還蠻複雜的,簡而言之,就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並且能自主決策投資活動,而非由國家控制。也就是交易行為由市場決定。但隨著工業越來越發達,複雜昂貴的機器只有資本家有能力擁有,其他員工只能靠出賣勞力換取薪水,他們即使參與生產行為(甚至因為追求效率、生產線的出現,而使得每個人大多只負責其中一部份的工作),卻都並不擁有生產資料(也就是那些機器),因此形成所謂「無產階級」。
也因此,勞動者被當成生產工具,甚至他的勞動成果反過來還會成為控制他的物質力量(例如汽車工人即使參與汽車的製造,他也不一定有能力買得起那輛車),勞動也不再是自願自主的活動。
而何謂異化呢?給個標準的定義。
異化(alienation):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
如同勞動之於勞動者,勞動與勞動者是分離的,勞動對於勞動者只是個獲取金錢的手段;更如同學習之於學生,學習與學生是分離的,學生學習只是為了考試、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無論是哪一個,我們身為人最基本擁有的自主與尊嚴都沒有了。
我們都被當成追求利潤的機器。對於學生而言,讀書於他而言不一定是他自願自主的活動,但還是必須為了那個結果——也就是漂亮的成績或榜單,而付出勞動力。因為不是自願自主,甚至讀書的需求與價值也不是從我們內心自然產生的,而是體制壓迫在我們身上,迫使我們為了爭奪那寥寥幾個名額,變成考試機器,甚至將同學視為會佔據名額、阻礙我們利益的眼中釘。
在教育上,我們並沒有被當成人看待。即使有人說教育是為了讓我們為未來做準備,事實上也只是將我們規格化成能「適應」社會並成為能夠「符合」那個職位的人,將我們當作產品看待,送進不同的學校系所就像送進不同的生產線,吞進套裝知識後,就能成為社會期待我們成為的樣貌。
有點諷刺,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知慾隨著年齡增長一點一點被消磨殆盡,某些人直到大學甚至研究所才重拾對學習的熱情,有些人在工作中逐漸摸索求得,但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再體驗到真正樂在學習的感覺。
可能大家會說,熬幾年,上大學就可以自由自在學習了,但這句話從根本上就是錯的——「學習」本來就該是發自內心的求知、本就該自在快樂,而不是用五六年的強迫考試升學所交換的東西。
我無意否定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進步,但當人類越來越背離自然,當人開始都不把自己及他人當人看時,其實也正是一步步走向滅亡。這個滅亡,包含濫用自然資源而忽略永續發展導致環境日益糟糕的後果,也包含最近十分盛行的,關於機器人或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人類的問題。
如果我們的教育重視每個人「身為人」的主體性,以及人本就有的一切,如之前提過的身心健康、思想與價值自由等等,並且因為這樣而形成相互依存、良好的社會互動的話,機器人與AI根本取代不了我們,他們能取代的只是我們被當成機器時做的那些事情而已。
◇◇◇
從這個問題還可以有所延伸:在現今社會,為了大量生產及追求效率,我們做了很多非常精細的「專業化分工」,而這也體現在教育上,尤其在大學校系上最為明顯,因此導致很多人都覺得進到某個系,若非自己所愛或唸不下去,就像進了一個死胡同一般,除非有勇氣休退學與轉學。而長大後出社會,我們也太習慣於用這個人所出身的科系將之分類,而非他這個人。
事實上,知識並非能如此完全依照「領域」或「專長」分割。從各學系的壁壘分明到自然組與社會組的對立,甚至於每個學科之間似乎都有道很深的鴻溝,教育上的專業化分工也漸漸顯露出一些問題,因此現在才會不斷強調所謂「跨領域」或「斜槓」吧。
但我覺得,如果教育是以每個人為主體而進行的話,只要能夠對這個人有所幫助的知識或技能或價值觀,無論是語言與文化、對於自然的探查與研究方法或其他等等,就不應該細分所謂「領域」或「科目」單獨進行,甚至是「自然科對要念人文社會科系的人沒用」之類的觀念灌輸,畢竟在現實生活上,人文奠基於自然,自然又依靠著人文而持續推進,兩者根本不可能完全二分。鑽研特定領域或科目固然能加深專業,卻也是窄化了自己。
順便提一下,108課綱的整體立意我覺得是很好的,包括跨領域、素養等等,只是畢竟僵化的某些部份還是在,也無法立即推翻作破壞式的創新,而某些行政上的處置也實在令人不能苟同。
回到這篇文章主要想討論的想法。教育不該是自我異化的過程,人也不是存放套裝知識的機器。專業分工是趨勢、也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造成每個人都漸漸麻木,如機器般了無生氣,失去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與獨特性。
把自己當人看吧。你最先需要在乎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