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義

含有「功利主義」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介紹知名哈佛學者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探討現代社會的成功定義與階級不平等問題,批判「才德論」如何強化社會歧視,並反思教育體制、社會公平正義等議題。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嗎? 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我多年前讀過,也曾在方格子這園地發表讀書心得,我個人評論與您相似。 最適菁英制度到底有沒有利於社會發展?這有很多的可探討性?又反過來說,不分智慧高低,人人平權,是否最適?我自己也不認同。 所以這才是哲學問題!很有意思。
三峽的貓-avatar-img
2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有的,我有看過您那篇心得。目前最接近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應該是北歐國家,印象中挪威貧富差距不到5倍?我覺得菁英主義有其必要性,但是菁英的貢獻是否配得上他們使用的社會資源?合理的報酬又是多少?就是很值得去探討的。
12度的低溫,冰涼的寒風正颼颼掠耳,抬頭仰望那似要下雨的灰濛天空,靜觀呼吸吐納更覺空氣清新而冰冷。 此時忘了穿衣的雙手趕忙窩進羽絨外套的口袋中,感受那由體溫包覆的溫暖。 車水馬龍的路上,行人熙來攘往,本應吵雜喧囂的城市裡,「心」卻安靜的出奇。 路口紅綠燈時,大家緊盯著號誌在心裡默數,「心」卻看
Thumbnail
我下下星期會去呢~~~
6
心18-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9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讚😌❤️
2
我很常在教學的時候反覆問自己一些問題, 主要是關於在帶課程的時候應該 如何引導出學生的自主性, 以及在有必須達成的目標的情況下, 應該介入指導的程度, 以及排程上如何調節之類的問題。 我常常在嘗試去平衡“啟發興趣”跟“達成目標”這兩者之間的比重,當然根據受眾狀況會需要做一些取捨, 最近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看到這裡就想到安靜辭職…是不是那些人都沒有動力了呢?
15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6
9
林燃(創作小說家) 安靜離職太複雜,但是跟外內部驅動都有關。安靜離職或許是個好題材~
9
「嘿,明天中午有空嗎?想找你聊聊」Line 不尋常地跳出老闆訊息,隱約透露著不祥。隔天鬧鐘一響,鈴聲異於平常,如警鈴一般。 中午。拉開椅子,與老闆面對面坐下。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4/05/06
1
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是呀…有時禍不見得是禍,雖重重地打擊妳,讓妳難過,甚至不堪,但,找到真正的自己,自己想要什麼?跟什麼樣的自己,相信此時此刻,妳已走在前進的路上,祝福妳~
1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9
1
雅米 此時此刻雖本質上是喜歡這份工作但還是有新的挑戰現在把這段文字是大腦被摧殘到電力剩3%,連說一個字都累🫠希望你也是唷❤️
1
2024總統大選,大多數 (約 60-65%) 人民都期盼政黨輪替。英國哲學家邊泌的功利主義主張在道德上和政治上,增加幸福即是善和公正,增加痛苦即是惡和不公正。個人行為、社會立法和政府措施的標準為「促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根據這個標準,將選票集中投給會帶來和平繁榮的候選人才符合效益主義的原則。
Thumbnail
《年少日記》故事講述鄭sir工作的學校裡發現一封未署名的遺書,校方及社工為阻止憾事發生,開始找尋匿名學生的身分。於此過程中,鄭sir逐漸想起自己年少的一段回憶。此片由卓亦謙導演編導,是他的首部長片作品。
Thumbnail
《老狐狸》也想必指涉著導演度過中年回望人生游移在功利主義與同理心天平的道德準則,如此電影意志等於作者意志,同時又帶某種教育性:作為長輩,要教給小孩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嗯,👀完以後真的覺得《老狐狸》是部臺灣片,韓國人不會這樣拍。
1. 邊沁 (Jeremy Bentham)是一名英國道德哲學家,是「功利主義/效益主義」的發明者。他認為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的標準是被人快樂和痛苦的感覺主宰,所以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 整體快樂 - 整體痛苦 = 正數+ve= 道德  整體快樂 - 整體痛苦 = 負數-ve = 不道德 邊沁甚
Thumbnail
這個世界已經扭曲很嚴重,都以利益為前衛,忽視做人的原則,導致功利主義的濃度非常強烈,最後為了利益卻不擇手段,成為金錢的奴隸
Thumbnail
謝謝分享,有時反省真的很難,還在嘗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