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在
唯識是佛法中說明心理如何運作的理論系統,雖然佛法也有不同的說法,但漢傳佛教以唯識為主,原因當然就是玄奘大師了。唯識裡也有不同的派別,就不細分了。用比較簡單的版本:
唯識裡,清靜、無染濁的本心,叫真如(真實如此),也就是涅槃之後,得到常樂我淨的那個我。真如+無明=第八識,比較有名的稱乎叫「阿賴耶識」。
由第八識轉化(衍伸)出來的第七識(末那識),唯一的功能,就是讓人產生一種「我(存在)」的感覺--它就是前面說的「認知主體」。不一樣的是,它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有條件存在」。
人死亡後,第七識會跟著第八識一起轉世,而產生「我」投胎、轉世的感覺。相當於一般人對「靈魂」的概念,但意涵不完全相同。
再往下,第六識就是我們平常理解的「意識」以及五感等前五識。那到底有沒有那個「獨立存在的認知主體」呢? 單以文字來說,沒有。所以一樣是「無我」。
復習一下一開始說的,「無我」並非「我不存在」或「沒有我」,而是「我的存在只是一種感覺,這個的感覺是有條件才形成的,而且不能真正的主宰和支配」。這是對「我」的否定命題。
寫成邏輯是這樣的:命題(p->q)的否命題(~p->~q)。
1。因為有獨立存在的認知主體,主體有主宰和支配的能力(p),所以「有我」(q)。2。認知主體是有條件才存在的->沒有獨立存在的認知主體;我們其實無法決定任何事情->沒有主宰和支配的能力(~p),所以「無我」(~q)
看起來不就是在玩文字遊戲嗎? 只是把概念再細分,或是重新組合後,給與不同的名詞而已。那有什麼用處? 這要多花幾段來說明。
解門、行門
解門就是研究佛法理論的部分,行門就是真正實修的部分。如果偏廢一邊,就會有點像儒家說「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的問題。不學教理,就是盲修瞎練,白費功夫就算了,要是見解錯誤可是害人又害己。只研究教理而不實修,就無法「真正理解」佛法的內容,因為佛法理論和科學理論一樣,是實做中發展出來的,沒有修到那個程度,是無法理解(體會、經驗)到它「真正的意涵」。所以佛法的修行強調「解」、「行」並重。
上面那幾段,討論的就是「解」的部分,很有距離感,因為而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那種程度的修行,所以只能從文字上、邏輯上去理解。但隨著實修過程中,經驗的累積和能力的提升,有一天修行程度到了,就能理解到底在說什麼了。
也就是說,對看得懂文字,邏輯上理解的人來講,實修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大多數人的通病,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因為缺少實修,所以真的碰到事情時,那些理論都用不上,也不會用。這還是小事,有些人以為自己「看懂文字」就等於「證道」了,那可真是天大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