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收書訊信件的E-mail,上週收到一則E-mail是喜愛的作者有新作推出,那時工作正忙著,改著手上其他出版社的稿件,給作者和出版社都發了信,一邊詢問電子書是否有上市?一邊向作者表達恭禧和期待之意。我總是這麼唐突,不假思索表達自己的喜愛,難掩興奮也難以收藏住情緒,不知道那樣會不會逾越了讀者、作者、發行者之間應有的距離?但即使我小心翼翼,還是想把收到新訊息的喜悅傳遞給對方。
出版社的朋友回信給我:「會喔!電子書會上市。」我已經打算開始漸漸減少紙本書購買,又趕忙問了一下在電子書公司工作的朋友:「欸,這本書的電子書什麼時候上架?」等他傳來連結後,不想湊折扣數就興沖沖的買下書來讀。順道貼上Facebook專頁給粉絲團的網友們看,還把書櫃裡的畫面截圖給作者看(當然是因為很開心而有這個舉動啊!很開心呢!而不是為了「嘿,我有買」這種證明。)
前些天突然發現
google的表單新功能,可以做RWD(Responsive web design)的網頁,很適合使用在書籍的單書頁上。(傳統就叫EDM囉!)我便把它用在幾本我正在處理的書上,和
喜愛的作者這本新作。
傳給作者的時候,他說:「謝謝阿線,怎麼最近一直在謝謝阿線。」
我說:「不謝啊!喜歡一個作創者,都要很用力的支持和鼓勵的。」我又說:「這是一個創作者的心聲啊!」
喜歡一個創作者,都要很用力支持和鼓勵的!
雖然有時候可能好像過分唐突地闖入別人的人生裡,丟了一句:「欸你這本書寫得很好耶!」或者不斷發表著「喜愛」的言論,拉攏著全世界的人最好都來看看這個作品,如果沒有掌控好表達的方式,內在還會常有自己逾越了什麼界線而感到羞愧;又或者,讀者、作者、發行者本身就對作品有不同的詮釋或是觀看的角度不同,常常想要發表什麼心得、評論,越是喜愛的作者、越是尊崇的發行者,越害怕所發表出來的文字,會不會「根本不是他們所想要傳達的」心裡感到彆扭。怕表現得太過熱情卻不是作品想傳達的,怕太對號入座又扭曲了作品本身原有的意念。
但,喜歡一個創作者,都要很用力支持和鼓勵的!
創作本身就是一件極為孤獨的事情。不用別人質問或懷疑,只要動了念想創作,甚少有人是沒有想過「我做這件事到底會不會有人看?」根本就不需要有身旁大量的否定句,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內在的交鋒,都遠比外在的聲音,更深沈的往心裡壓上去,誰不是在自我懷疑裡,一點點的自我突破著?
所謂「就專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件事跟「外在的支持和鼓勵」並不是矛盾衝突且不能並存的。我們總是跟任何一個沮喪的人說「就做自己吧!」總是說得那麼輕易,好像隨口說完了就當是一種支持與鼓勵了!更像是萬人按讚、一人到場的活動,作品永遠沒有網路上的聲勢,同等般有效應的,有人花錢買了單!
是啊!喜歡一個創作者,都要很用力支持和鼓勵的!
常有人說我很勇敢,總是花錢去電影院賭一把,看看那些沒有什麼人想進院線花錢看的華語電影、台灣電影。但我總是可以在真的不怎麼樣的台灣電影裡,看到真的很好的作品、真的很優秀的作品,即使看過真的爛到連零分都不願意給的台灣電影,我還是願意花錢進戲院,或者寫著其實也沒什麼人看的推薦,希望真的有人可以、願意給這些作品一點機會,一點點、一點點都是給這些創作者一點點支持和鼓勵!一點點就可以!
不用一定要熱情的表述,也無須跨越那條創作者和讀者的界線,鑽入作品的內裡給出什麼自己認為的實質意見,在想讚賞時給讚賞、想給回饋的時候給回饋,而在大部分的時候,必然要給出最實際的支持!
每次書寫這類支持與鼓勵的文字時,總是會有人用那樣自我安慰的話說著:「那就做自己吧!」但不論創作也好、生活也罷,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耐住無止盡的付出和給予,總是需要反饋的。沒有反饋的時候,自己要撐著點!但也許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支持別人互相打氣的那個角色!
這大概也是我的信念之一:喜歡一個創作者,都要很用力支持和鼓勵的!
圖:
20171020高雄電影節開幕。Canon EOS 5D Mark II。
從金馬影展到高雄電影節,我應該都以華語電影為主力在看,小說、散文、流行音樂也幾乎都是以台灣作者(華語作者)為主在選擇。可能就會比較沒有國際觀之類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