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與成就的迷思:資訊泛濫的時代,我們真的能夠成為自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應該是三十歲那年,我終於向自己承認「我是個不喜歡教科書、讀書的人,也是個不可能把考試考好的傢伙。」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我是一個「還算是能讀書,只要讀了就能考好試的孩子!」我不只是三十歲後為了對抗體制而離開沒有好條件的就業市場,我還是個從小就喜歡問「聯考為了什麼?」的孩子,更打碎父母心心念念「應該是個讀書的孩子」、「家裡要有一個大學生」的期許,始終不上不下,到最後成為一個只有專科畢業、沒有穩定收入的接案中年!

我與我輩(七○年代後期)那些只能讀職校的同儕一樣,像是身上有著不光采的印記,無法說出自己是哪個私校、哪個默默無聞的學校;我們不像那些前幾志願的人,總是可以大方地秀出自己的學校,與那些與自己相差一兩輪的孩子相稱學弟妹、學姊長;我們更甚是像絕大多數跟我們一樣的職校畢業、考個專科或者技術學院的所有人一樣,明明顯而易見卻往往被隱於整個社會之中:

好像,我們存在與不存在,都不是太重要的事。(反正前幾名的那些人就能撐住這個世界了!但,是這樣嗎?)

關於「學歷」這件事,後來的人生不斷聽著誰為了「有個漂亮的學歷」所以去考了個研究所、沒有考上國立的不唸、沒有拿到碩士論文對不起家裡的期待;然後再不斷地看著這些考完了研究所、國立大學、拿到碩士學位的所有人,繼續過著他們所有人原來就持續的人生。沒有更上一層樓、薪水也多不到哪去,但好像人生的某一塊,就被補上了,缺憾就比較少了!

只是,到底是誰造成了這種沒學歷就有憾的觀念呢?

年紀再長一點,離開學校久了,「學歷」的追求開始換成「成就」的追求。而「成就」,能比的更多了:收入、頭銜、婚姻、事業,甚或到這個訊息泛濫的時代,還得加一點:「名氣」、「人氣」。人們動不動開口閉口問:「你做這能幹嘛?」、「你認真這些能做什麼?」、「你以為你能靠這個成為什麼?」就是很少、好少人問:「你喜歡這件事嗎?」、「你喜歡你自己嗎?」

若是在網路上不巧碰上比較專業領域的人,還會三不五時被不同領域的不同專家用那些中英夾雜的專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再不就是一邊交談一邊還要假裝無事不斷google「那是啥」,連基本對話都困難得像是需要翻譯機一樣!

網路的確是帶來許多的資訊,且讓許多不同領域或是相同領域的頂尖或不那麼專業的人湊在一起,但卻更常因為名氣、人氣,畫出一段難以溝通的距離,那不是所謂年齡差異的代溝,而是人們常常遺忘「說話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好像全世界的每一個都需要對自己所好奇的事,要有一定的專業,否則就無法發聲似的。

於是,我們更難以突破不同的同溫互相交流對話;於是,我們更不願意靠近那些沒有人用比較易懂的方式傳遞的專有名詞;於是,我們跟隨我們理解的、懂得的;於是,我們越來越難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難以表述自己的想法,漸而失去喜歡自己的能力!

還是青少年的時候,父親為了我不好好讀書考試,不斷地幫我想著將來的出路,他問過我:「還是你要去打球(壘球)?」他找好教練說可以安插我去打個球,以後長大可以教球;十七、八歲的時候大概所有的老師都在下賭注看看我會不會考不上;一直到四十歲的如今,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選擇仍然不斷地被質疑、質問:「做這能幹嘛?」、「寫這能做什麼?」、「能賺錢嗎?」……

如果說「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樣子)」是許多長大成人/長成大人的人心裡害怕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回頭去看:是什麼讓我們相信了「學歷」、「成就」、「成為什麼」、「第一」……這些事是重要的?也許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在這個當下(2020年)那麼多「人氣」、「名氣」真的有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還是只能「追逐別人」?

某天,我在母親的裁縫桌上熨燙著要做布包的布料,突然像是想起什麼,回頭看著年近七十的母親還在車縫一件又一件工廠送來的布料,問她:「欸,說真的,妳好像從小沒有要求過我要成為什麼耶!可是我怎麼一直覺得自己應該要成為什麼?」

母親繼續車著她的衣布,頭也沒回的跟我說:「你知道要吃、要工作就好了啊!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就很好了啊!」

也許。我也是在母親的這句話裡終於放下「想要成為什麼」的念頭吧!即使我一直知道「我就只能這樣了!」

成為自己沒有很容易,但也沒有很難。至少,要花一點時間陪伴自己、了解自己!

圖:
20160626京都美山,Canon AE-1,對著鏡子拍自己。
好想出國啊啊啊啊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9.3K會員
901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2024/08/06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2024/07/18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2024/07/18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2024/05/16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2024/05/16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如果說「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樣子)」是許多長大成人/長成大人的人心裡害怕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回頭去看:是什麼讓我們相信了「學歷」、「成就」、「成為什麼」、「第一」……這些事是重要的?也許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在這個當下(2020年)那麼多「人氣」、「名氣」真的有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還是只能「追逐別人」?
Thumbnail
如果說「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樣子)」是許多長大成人/長成大人的人心裡害怕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回頭去看:是什麼讓我們相信了「學歷」、「成就」、「成為什麼」、「第一」……這些事是重要的?也許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在這個當下(2020年)那麼多「人氣」、「名氣」真的有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還是只能「追逐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