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舍州記|畢業設計計劃書
前言
在我跳出井底,到各處打開視野的同時,沒有了熟悉的街道與人群。打開我的感官,聆聽各個場域的聲音,也許是對於底噪的需求,我試圖讓各種聲音進入我的生活,從音樂到Podcast接著是電影原聲帶,直到最近的環境音(後面會稱為聲景)。
不同於「音樂」的是,當談論的不只是聲音本身,開始疊加事物作為載體,我認為「聲音」會轉換成「配樂」。簡言之,當久石讓的交響樂疊加上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拉普達,會被稱為「配樂」。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舉例,在我的論述中我將之分成電影、環境與日常。
這篇有提到
動機與目的
獨自闖蕩的生活帶給我對於配樂的敏感度與需求(自己回家一定要先打開電視);電影的愛好打開我對配樂的觀察;規律的獨自生活啟發我對於日常低限行為所產生的關注,然而撇開這些個人的因素。
從到咖啡廳工作的人們到近期在台灣產生熱度的Podcast(在國外燒很久了),與既Air Pods 之後興起的無線藍芽耳機熱潮。都在在說明人們對於聲音的需求正在增加。但人們是否意識到這些「聲音」都是被選擇並加入當下的行為,成為他們在日常中的配樂。
電影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如我前言中所舉例的拉普達天空之城,這些聲音帶給電影情緒,成為附加於主體的聲音。
再者,當今的疫情侵擾,許多城市以居家隔離作為防範手段,產生不少以空城為主題的街道(甚至還引發名畫逃跑中的作品)。這些空間在視覺上仍被稱為街道,但是在聽覺上是否仍然存在。
作為設計者,我們習慣於將事物想像化為圖像並產生空間,如同之前文章中有提過的
「視覺邏輯」。而這些配樂(加諸於載體的聲音)如何被呈現。
議題分析
對於聲音的討論有許多案例,我也發表了
一篇對於案例的簡述。但是這些討論如同我在
這篇所分析的,對於「聲音本質的深究」只能是對於載體的更新與加強(目前看到的案例)。而這樣翻找下來,我認為他們都忽略了,「加諸於載體的聲音」可以(或者應該說是必須)被稱為「配樂」。
但又要如何發展出不同於以往的探究方式。這件事情我從
《日日: 時間旅館》這個案例中得到一些線索,「空間與低限行為」的關係是否可以應用在「聲音與行為」。
基於上述,我將討論方向分成三個類別,分別是
- 電影與聲音之間的關係
- 街道(或者我會改稱都市)的聲音
- 日常低限行為與聲音
三種都各為獨立的配樂類別(三者之間仍有某些關聯)。
若要以一個簡單的句子來表示這個議題,那我所討論的會是,「探究某項事物之於聲音的關係」,而非聲音的本質。
預期成果
首先,我所討論的內容偏向細節事物的觀察與探究,而要乘載如此的議題,會是以小尺度的建築空間作為操作基準。
而基於我所歸類的議題方向,這些小尺度的建築空間將會細碎的撒落在一個基地區域之內。也許如此最能表達出「關係」,因為與現實世界的對照將會是隱喻的最大化。
最後我希望能極力避免「透過裝置轉譯聲音」這件事。就目前的認知,將以Program與建築類型學的方式表達出「配樂」的存在。
〔開始爬樓梯吧〕 豐島 Nikon FM2 Fuji Col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