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卓芸亦
2020年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的關鍵字之一是「國際移動」,我觀看了《瞄準難民:The Migrating Image》、《滯海:Purple Sea》、《破境不重圓:Reunited》,這三部和難民相關的
影片。
瞄準難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2020年的年度報告,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近8,000萬,其中超過40%是孩童,約是3,000至3,400萬人。而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官網資料,截至2020年,全世界有2,500萬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詳細請閱參考資料)
跳脫統計數字,我們對難民的印象往往透過國家、透過媒體。「影像的生產」影響我們了解、觀看事情,塑造它想帶給你怎樣的看法。
難民也是被生產出來的。這也是《瞄準難民》這部影片想帶給觀眾反思的。
儘管都是難民,但其實很不一樣。影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切入,討論難民以及和它們相關的形象、人口販子、難民本身的自拍、邊境管理數、媒體、記者、當地居民描寫難民形象的塑造等。難民不是單一樣子,他們不只是被碾壓、搶工作、犧牲者;要從更多的觀點看。
影片從人口販子在臉書上的廣告開始,Joy, naive, carefree,是影像中呈現給難民的,在歐洲生活的印象。Flag, blue sky, airplane, ships, passport,是人口販子慣用的社群軟體頭貼。貼文中也會有螢幕截圖與對話內容,聲稱是透過人口販子平安抵達歐洲的人。
影片分成好幾種不同層次,包括人口販子、聯合國、邊防機構、救援隊、當地居民等。
無人機被用來俯拍難民們移動的軌跡,是用來指引正確方向,或是用來追蹤呢?誰控制了那些無人機?無人機錄製的影像被賣給各大媒體,媒體調整顏色、加上強烈的配樂,產製出並且循環播放。繼續產製大眾對難民的想法。
滯海
《滯海》是一部很特別的影片。上面提到的兩部影片都和一般的紀錄片或紀實電影不同,也因此這是唯一前面有映前分析和有映後座談的影片。
紀錄者全程紀錄了自己從土耳其偷渡到希臘與船難在海上漂浮的故事。畫面中映有紀錄者的旁白話語,描述自己對於家園、對於生命歷程、對於未來想法和對於伴侶的感情。
錄影機綁在拍攝者的手上,對觀影者來說觀影過程大多時候是有點不舒服的,影片中的畫面充滿晃動,有一些時候是載浮載沉的在海面和水底交錯;人權影展的臉書也指出會有大量搖晃畫面,請觀眾留意。
Reunited,破鏡不重圓
有血有肉有對話有無奈有對比的家庭故事是《Reunited,破鏡不重圓》的主題。
多數人想像中的難民,大多數是乘坐橡皮艇,在海上漂流、面對船難等,曾幾何時我們對他們的看法被形塑成可憐的人們、犯罪者⋯⋯。真的如此嗎?
其實要能成為能離開原居環境的難民,是需要一定的資本能力的。我曾聽聞,要成為能離開居住環境的難民在自己原本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說法。不是人人都有錢找人口販子、偷渡邊境,特別是非法難民,很多時候並不是第一次就會成功,在邊境被抓導致徒勞無功,或甚至進監獄等情形都是時常有的。
影片中的家庭,父親是敘利亞國家足球隊的隨隊醫生,母親是小兒科醫生。有點衝擊吧,連應該富有盛名德高望重的他們,也沒辦法應付診所邊陸續被炸掉的建築,沒辦法處理自己國家的戰亂,逃離了。
人生地不熟之地的高知識份子無能為力,醫生專業卻到了餐廳烘烤披薩,隱姓埋名不願讓別人發現自己家庭四散、自己的本業,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脈絡下,那是很羞恥的。以為只要短暫的在土耳其待三個月,然而最後,一個家庭分成三塊,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獨自在土耳其待了兩年半,沒有親自見到家人,媽媽獨自在丹麥,爸爸則在加拿大。家庭離散,戰爭破壞的不只是房舍屋瓦,更多的是家庭離散,百姓苦難。
影片的爸爸說,” I don't understand why the war comes to us. We don’t hurt anything in the world.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戰爭和這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一輩子沒有傷害任何人。)
哪樣的孩子與哪樣的母親能夠經歷一次次跨國官僚間這樣又那樣的反覆衝擊?能出境、不能出境、準備就緒、被遣返、沒有人可以諮詢、微薄的願望如皮球被踢來踢去,太多太多的無奈與遺憾。
影片前端,兄弟的其中一人說,「我每天花五分鐘想你們,想我們在敘利亞的日子」,懷念那個大家團聚在阿嬤家的週六晚上,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他說,雖然要面臨這麼多,但離開也很好,離開Aleppo也很好,逃離戰爭和那麼多的難受。
年紀比較小的弟弟親自經歷了聽聞起來很難過的事情。他在錄給媽媽的影片中說,自己在中庭跟另一個小男生一起踢球玩,玩一玩他媽媽出現,就把他兒子拉走,跟他說他是敘利亞人,他是敘利亞人。弟弟說,我不懂,土耳其人跟敘利亞人一起住不好嗎?媽媽,好希望你能在這邊,跟他講清楚。
影片中的父親說自己不喜歡新照片,就算有也很快就不看。他的房間掛有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他說,現在的改變太大了,他喜歡舊照片是因為,那是我們剛離開的樣子。有時我會想,我的小男孩到底去哪裡了?
“ What is lost never come back. “(消失的永遠不會再回來。)
後記心得
我一直在想,一兩年聽起來到底長不長呢?在不同的處境下,好像也還好?
離開臺灣或是離開很多家鄉的人們,有時候忙起來,好似也是幾年未歸。然而對旁觀者來說,為什麼我們感傷的成分沒有那麼強呢?
是因為那是自己選擇的吧?儘管有時候不是那麼可控制(譬如武漢肺炎)但大多數時候都還是有選擇、可以選擇的。
補充:由人權館籌備的2020年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包含兩大主題:「醫療人權」與「國際移動」,除了主影展活動外,也包含全臺各地的影展聚落串聯,可以搜尋官網查找周遭相關播映場次。
參考資料:
- 2020年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
- 中央社:2020年6月20日,世界難民日南非:愈來愈少難民可以回到家鄉
- 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2020年6月2日,2020世界難民日! 線上影展+映後座談
核稿編輯:周永秦 行銷編輯:陳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