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這本書的新書發表會,也是北漂之後憤青系列活動之一。當天我說了一些我對亡國感的看法,在溝通顯然困難的現在,有種真的不知道到底不同看法的如何產生他們的意識形態且無可動搖;另一番焦慮則是和他們同在一個社會中,互相覺得對方恐怖、不能理解。
這本書是由一個叫做「失敗者聯盟」的一群作者分別就亡國感這個問題提出看法,比較忙碌的學者,則是由編輯部以訪談的方式整理成一篇文章。作者們多數是學有專精的社會科學學者,他們對於亡國感的詮釋,則是部分解開了我對這個議題的疑問。
亡國感所討論的,不是統獨,而是近來的社會氛圍。一種民主自由生活即將逐漸改變,卻又不知如何著手力挽狂瀾的無力感。
財富分配的不平均,逐漸轉化成世代對立,又外延到每一個保守對抗進步似的各樣價值衝突。明明是最沒有經濟能力的一群年輕人,似乎對發大財沒有這麼感興趣;手中握有大多數財富,特別是不動產所有權的中老年人,卻好像維繫安生立命所在支持著親中政治人物及論述。
當中國的各樣影響力鋪天蓋地而來,卻總有人說那是民進黨的陰謀、其實沒那麼嚴重、中國人也有善良老百姓等等以下省略三萬字。吸收資訊的管道分散化、破碎化,造成了混亂,也動搖著民主最脆弱的部分-彼此信任。
中國式的掩蓋問題,和從一帶一路、亞投行以降,所有的以商逼政,已經到了北約都轉換主要防衛對象的此時,地理位置特殊的台灣,到底怎麼面對這個敵人,如何看待我們的需要,並且找到繼續自由民主社會的道路,是大家共同的課題。
加強媒體識讀、不要再任意轉傳消息、擺脫訴諸恐懼的溝通,是未來可以努力的。實質上透過不同的消息源,不斷的反省我們所支持的、所反對的,才能不被誰綁架。
除了藍綠對抗之外,新的政治是從關心開始,了解不同的訊息來源,清楚的查證,不隨波逐流成為別人的棋子要從認識事件的框架開始。
推薦給也有亡國感的朋友,我想,你也跟我一樣可能需要一個更清楚的架構,來和每一個不同意見的人溝通。也推薦給支持KMT的朋友,你可以看看異溫層的事實,幫助你除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