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導讀・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者: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奧拉.羅斯林(Ola Rosling),安 娜.羅朗德(Anna Rosling Rönnlund)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
Photo by Jessica Lewis on Unsplash

真確 13 問:給讀者的見面禮

有一天我和友人約在星巴克談事,他是一名不動產經紀人;談得差不多了,靈機一動,拿出本書開頭給讀者的 13 題「見面禮」,讓他牛刀小試一下。
結果他只答對最後 1 題,而且這題還是送分題(大家都知道全球暖化),幾乎是吃了顆零鴨蛋。
13 個真確問題如下,一起來答答看:
  • 現今全世界的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
    ☐(A)20%
    ☐(B)40%
    ☐(C)60%
  • 世界上的多數人是生活在哪裡?
    ☐(A)低所得國家
    ☐(B)中所得國家
    ☐(C)高所得國家
  • 在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
    ☐(A)幾乎翻倍
    ☐(B)大致不變
    ☐(C)幾乎減半
  • 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A)50歲
    ☐(B)60歲
    ☐(C)70歲
  • 現今全球有20億個兒童,年齡介於0到15歲之間。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有多少個兒童?
    ☐(A)40億
    ☐(B)30億
    ☐(C)20億
  • 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A)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B)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4歲)
    ☐(C)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 過去100年間,全球死於天災的人數是如何變化?
    ☐(A)幾乎翻倍
    ☐(B)大致不變
    ☐(C)幾乎減半
  • 現今全球約有70億人,下列哪張圖正確呈現人口分布的狀況?(每個人像代表10億人)
  • 現今全球多少2歲兒童有接種疫苗?
    ☐(A)20%
    ☐(B)50%
    ☐(C)80%
  • 全球30歲的男性平均接受過10年的學校教育,而同齡的女性平均接受過幾年的學校教育?
    ☐(A)9年
    ☐(B)6年
    ☐(C)3年
  • 1996年,老虎、熊貓和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在這3種動物裡,哪幾種面臨更迫切的危機?
    ☐(A)2種
    ☐(B)1種
    ☐(C)0種
  • 全球多少人口享有電力?
    ☐(A)20%
    ☐(B)50%
    ☐(C)80%
  • 全球氣象專家認為接下來一百年裡平均氣溫會⋯⋯
    ☐(A)更暖
    ☐(B)一樣
    ☐(C)更冷
正確答案為:CBCCC — BCACA— CCA,不知道你答的怎樣?
如果你答的不好,你並不孤單。
2017年,取樣14個國家將近12,000人作答,他們在前12題平均只答對2題,沒人通通答對,僅 1個人只錯1題,15%的人得到0分。
這名友人剛好是「15% 仔」的一員。

比黑猩猩還糟

控制變因,作者發現測驗結果無關教育程度,人人似乎對世界抱持著奇糟無比的認知,比黑猩猩射飛鏢隨機亂猜還糟。究竟是為什麼?
Photo by Rob Schreckhise on Unsplash
由於過度誇大的世界觀,對這些提問給出種種誇大的負面答案。
一般人在思考、猜測或學習有關世界的事時,時常直覺去參照自己的世界觀,所以如果世界觀不對就會大幅猜錯。
剛開始認為問題在於「翻新認知」:眾多受測者其實都具備知識,卻是過時的知識,往往過時數十年的知識;但後來發現連能取得最新資訊的人都錯看世界,問題不只如此。
而「媒體氾濫」會是罪魁禍首嗎?作者這麼想過,但認為答案並非媒體誤導、刻意宣傳、錯誤消息或假新聞。媒體充其量只是幫兇,不是主因。
說到底,真實呈現世界終究不是記者的任務,也不是社運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目標。他們永遠必須靠誇張說詞與吸睛故事搶我們的注意力,永遠會鎖定異常而非平常,也永遠是關注最新的改變,關注立即的改變,而不是關注緩慢的進展。

誇大直覺與偏誤認知

汲取數十年經驗,作者最終明白錯誤的世界觀為什麼這麼根深柢固,原因在於我們大腦運作的方式
這不是記者的錯,我們也不該期望他們改變。與其說這現象是源於新聞記者的「媒體邏輯」,不如說是源於消費者腦中的「注意力邏輯」。
人腦天生喜好節能,傾向迅速下結論,沒有思考太多,這在過去有助我們避開猝然來襲的危險;我們喜歡八卦閒扯,渴求誇大的故事,這些在過去是有用資訊與新知的唯一來源。其實我在讀《原子習慣》、《人類大歷史》等書中,也見到同樣的觀察;結果出現種種直覺偏誤,形成過度誇大的世界觀。

這本書在談什麼?

本書透過「數據、圖表」(尤其是那精美的「泡泡圖」)穿針引線,陸續剖析 13 個真確問題,談世界真正的樣子。
我是數據的超級粉絲,但不愛數據。數據有其局限。唯有當數據能超越數字本身,協助我了解現實(例如人的生活),這才值得愛。有意思的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背後人們的生活。
本書也是在談你,談你為什麼沒看見世界真正的樣子,怎麼辨認「十個直覺偏誤」。
想像我們有一個防護罩,或是注意力的過濾器,在世界與大腦之間。注意力過濾器能保護我們:少了它,我們會不斷受極多資訊疲勞轟炸,陷入過載與麻痺。再來,想像這個注意力過濾器有十個直覺小洞:鴻溝型、負面型和直線型等等。多數資訊無法通過,但迎合誇大直覺的資訊能通過,所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類資訊,忽略其他資訊。

本書也談如何了解世界,你可以怎麼做,克制誇大直覺,擺脫錯誤認知;養成「求真習慣」,可以建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附上讀完本書後,所勾勒的心智圖架構(原圖)。
時時對照警惕,有沒有陷入各種直覺偏誤而不自覺?|原圖

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刻意隱藏本書的副標題,直到現在才呈現,避免讀者在作答「真確 13 問」前,受到副標題文字的影響。
我自己是對「概括型」和「怪罪型」直覺偏誤深深有感。
前者簡單說就是一種「刻板印象」, 例如媒體時常取材「工程師被詐騙」「事後愈想愈不對勁」「三寶交通事故」做為報導,而且標題總是很吸睛。久而久之,就會對特定族群有了成見;有了求真習慣,我會再三警惕自己:當心別把特例當通則
我們的媒體也許自由,也許專業,也許追求真相,但獨立報導不代表能呈現真相:即使每則報導本身完全真實,我們仍可能因記者對報導的選擇而產生錯誤認知。媒體不是中立,無法中立,我們也不該期望媒體中立。
.
後者則是「找戰犯」。字面上很好理解,例如逮到了一個機會,可能是一個社會事件,就要針對不喜的政治人物(政黨)罵上幾句,有時在所難免,這是一種情緒抒發的管道,而事後冷靜想想,多半能自我省察:問題往往出在體制與系統,而非個人
找戰犯的另一面是「找英雄」,俗稱「造神」,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比較嚴重的,因為還融入了崇拜及信仰等要素,當局者迷;總之,謹守求真習慣,不要誇大特定個人或群體的重要性

補充

  • 為了取代「開發中/已開發」國家的二分法過時標籤,書中提出了一個更切合現實的四級所得分類方式。有閒暇享受閱讀之樂的我們,都身處在第四級。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而媒體喜歡誇張聳動的大事,不愛平凡日常的小事。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而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 漢斯於 2017 年 2 月 7 日辭世,這本書是他留給世人最好的禮物。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打餵食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7K會員
696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們因為各種認知偏誤,總是悲觀看待世界,但其實世界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有希望。接著他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犯下這十種偏誤,以及該如何避免。
Thumbnail
「最多被浪費的時間,就是還沒開始行動的時間。」 ——Dawson Trotman. 一直到前陣子我才發現,我生活中有許多的低潮,都是源自於忙碌的生活讓我喘不過氣。但其中最讓我沮喪的,不是忙碌本身,而是瞎忙。 時常一整天像個轉不停的陀螺,一點一滴榨乾自己的身心,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似乎一事無成,感受不
Thumbnail
人生意義就是追你所愛,愛你所追,成功的人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找出重要的事跟喜歡的事,去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這就是人生意義,汲汲營營也好,平平淡淡也罷,只要你感到充實,這就是成功的人生意義。
Thumbnail
Hans Rosling的邏輯縝密程度與尋找背後問題的求真態度讓人對所在的世界感到驚喜,讓我能用更正確、更正面的觀點來感受世界的進步與美好。
Thumbnail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我逐漸明白,年齡到了就不該做什麼的疑慮,或是年齡到了就該做什麼的焦慮,其實是華人社會裡的產物。比起這個,西方社會更在意──你有沒有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p>回到故事本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透露的作者關注,之於其他李安電影,完全是一貫的,也就是在看來題材與類型迥異的全系列李安作品中,貫穿著「人物承受著多重真實的擠壓」的核心。所謂多重真實處境,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與生命裡大量遭逢的「為一種以上所愛、所珍視、所無法捨得,互相拉扯」的錯亂與艱難。</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們因為各種認知偏誤,總是悲觀看待世界,但其實世界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有希望。接著他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犯下這十種偏誤,以及該如何避免。
Thumbnail
「最多被浪費的時間,就是還沒開始行動的時間。」 ——Dawson Trotman. 一直到前陣子我才發現,我生活中有許多的低潮,都是源自於忙碌的生活讓我喘不過氣。但其中最讓我沮喪的,不是忙碌本身,而是瞎忙。 時常一整天像個轉不停的陀螺,一點一滴榨乾自己的身心,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似乎一事無成,感受不
Thumbnail
人生意義就是追你所愛,愛你所追,成功的人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找出重要的事跟喜歡的事,去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這就是人生意義,汲汲營營也好,平平淡淡也罷,只要你感到充實,這就是成功的人生意義。
Thumbnail
Hans Rosling的邏輯縝密程度與尋找背後問題的求真態度讓人對所在的世界感到驚喜,讓我能用更正確、更正面的觀點來感受世界的進步與美好。
Thumbnail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我逐漸明白,年齡到了就不該做什麼的疑慮,或是年齡到了就該做什麼的焦慮,其實是華人社會裡的產物。比起這個,西方社會更在意──你有沒有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p>回到故事本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透露的作者關注,之於其他李安電影,完全是一貫的,也就是在看來題材與類型迥異的全系列李安作品中,貫穿著「人物承受著多重真實的擠壓」的核心。所謂多重真實處境,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與生命裡大量遭逢的「為一種以上所愛、所珍視、所無法捨得,互相拉扯」的錯亂與艱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