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於個人特質,其實每次討論課前,心底總會升起微小緊張,怕自己仍然不是個足夠寬廣與深厚的教育者,不能帶孩子去到某個遙遠的地方。
但是,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我只是一個設計了地圖的人,我們沒有一定要到哪裡去。教室裡,擁有不同世界與迥異眼光的我們,針對某個主題,發散思考,謹慎收斂,練習進行具邏輯的組織,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能看見彼此眼中的風景。
不試圖給予某種過於明確的解答,但提供安心而寬闊的思考與表達空間。
這是我所期許並持續練習的方向。
這堂課,我們從生活談起。
我問孩子,最近有沒有親自體驗或在旁觀察到,被老師或者家長「責罵」、「碎念」的經驗?
「有人上課睡覺,然後被罵了。」
「午休時間去老師辦公室補功課,補完後老師叫我回去,但他不知道午休時間不能在走廊上遊蕩,我就被記警告了。」
孩子們輪流說出他們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經驗。
有沒有發現,這些經驗有什麼共通點呢?
「都被罵了。」
「都違反某種規定。」
是的,這些經驗者,因行為違反了某個團體/場域既有規範,所以被其中具有權力的角色(老師)責罵或懲罰,看起來是合理的事。
但是,所有事情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吧?黑與白的交界處並非涇渭分明,那模糊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而在尚未意識到這塊空間時,相信被責罵與懲罰的對象,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規定有所扞格,應也不太確定規定背後深義,因此時常在心裡冒出類似反抗的質疑:「是誰規定的?」
〈是誰規定的?〉也是我們今天的閱讀文本,一隻不會打滾的小刺蝟阿凱,在山坡上被其他友伴指責不該奔跑,因為這是「規定」。
朱小玉,〈是誰規定的?〉(《未來兒童》第71期,2020年2月)
但,是誰規定的呢?
「我媽媽說的,她說這樣會很危險。」
「我媽也這樣說!」
「可是,我媽沒有這樣規定耶。」阿凱說。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可愛而巧妙的答案,就藏在故事裡,有興趣的讀者,非常推薦去找來閱讀。
讀完故事,我們透過幾個問題,掌握文本重點,也帶入「規定」這個主題:
- 圍住阿凱的小穿山甲們,不准阿凱在大山坡上玩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規定?
- 這項規定對阿凱造成什麼樣的困擾?
- 阿凱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此項困擾?
- 最後,大山坡上不再有任何規定,有什麼結果?但是,這樣也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 想一想,穿山甲孩子們可以訂出什麼比較適合他們的規定?
討論中,我們發現,規定可能來自於一個善意的出發點,但它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每種狀況,因此必須在訂定時就預先進行更完善的思考。當遇到不適用某種狀況的時候,也必須保留討論與調整空間,而不是先想著「直接廢除」。就像故事裡,穿山甲孩子們之間的「沒有規定」,大家可以在山坡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玩,滾動、奔跑、滑行……,看似自由開放,然而,因此可能造成的影響也不能輕易忽視。
(例如,有個男孩大喊:「他們這樣會影響到其他動物的使用權!」XD)
我很喜歡孩子們在第五題討論出來的答案。
有人提出,那就以安全為目標,訂定像遊樂設施前會標示的「遊玩守則」。
也有人說,或許可以為每種遊玩方式訂定「主題日」,這樣也能減少危險發生的機率。
這些都是很好的思考,他們也因此體會到,一個「好規定」可能擁有的樣貌。
闔上故事,拉起其中軸線,連結己身,仔細翻閱自己的「生活」。
例如,我在求學過程中最不能理解的規定,就是我所就讀的小學,下課時間「只能待在走廊,也不能奔跑」的這件事。分享自身經驗後,隨之向他們拋出提問:
日常生活必須遵行的規定中,哪一個讓你覺得不合理/不認同?覺得不合理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每週都得舉行冗長枯燥的升旗典禮,像在浪費時間?
為什麼制服外套一定要把拉鍊拉到最上面,即使天氣炎熱?
為什麼老師規定一定要代表班級參加比賽,不顧學生意願?
被規定餵養長大的孩子,產生好多、好多的疑問,卻不一定能得到解答。可是,「解答」本來就不是用「等待」來獲取的。我想和他們一起練習主動去思考,當然,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解答或方法,但重要的是願意經歷這個過程。
於是我們討論了這些規定之所以存在的背後成因,也互相給予意見,思考為規定進行調整的可能,最後,再把這些思考書寫成完整文章。以下分享兩位孩子的作品:
孩子的字
〈是誰規定的?〉六年級,林同學
這是小學的規定,老師規定我們不管是何種比賽,美術比賽、作文比賽等等,通通都要參加,否則就要抄課文之類的。比賽前還會要我們像神經病一樣瘋狂似的練習,如果一再地出錯,就對我們大吼大叫,狠狠地說我們只不過是「贗品」,豈有此理?
比賽固然重要,但為什麼老師會逼迫我們參加,即使沒有一丁點的意願?明明有人寧願把比賽當裝飾品,也不肯參加。
當然,逼我們參加各種千變萬化的比賽,可能是種鼓勵吧?雖然作法狠了一點,不過老師都希望我們在未來一切好過。即使是這樣,還是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紛爭。
如果讓我們有選擇權,會不會更好呢?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權利,我們的人生可以自己作主,不需要老師來為我們作選擇!如果有這種「可以自己作主」的人生,一定會讓更多人快樂並減少紛爭。
〈不合理的規定〉六年級,王同學
媽媽曾跟我說過,她在小學高年級這段期間遇到了很兇的老師。這位老師對成績很嚴格,也就是說,如果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大概八十或七十分以下)的話,就會被她痛打一頓。
我覺得這件事非常不合理,因為她只在乎成績,卻比較沒有在乎品格。所以就算品格再好,成績如果太差的話,還是會被打。
雖然這件事並不合理,但還是有它背後的原因。媽媽跟我說,學校每隔一段時間,會和各班互相比較班上平均成績,如果第一名,就能獲得一面班旗貼在布告欄上。要取得越多旗,成績就要越好。
但我覺得這樣打學生很不好。如果我是老師的話,我會問他不會的地方並幫他加強,這樣就能避免體罰了。
從規定的「不合理」出發,一起討論與探索:規定真的不合理嗎?其中有沒有正面意義?再去探討規定背後的成因,並以讓他們針對一開始的不合理去思考或許可以進行的調整作結。
我很高興他們經歷這堂課後,每個人都能對於必須遵守的規定,提出合理質疑和建議。當然提出的建議可能還不成熟,但這其中的重要意義在於,不盲從遵循,也不盲從反對。
這是一次關於規定的思考練習,也讓我練習放下身為教育者容易擁有的「掌控慾」,以及因此而生的焦慮。
我們沒有真的到達什麼地方,我們沒有真的解決任何問題,
但在開放的討論中,能感受到孩子們侃侃而談的自在,也能從寫成的文字中,感覺到他們真實經歷的思考過程。
因為你們的認真參與,我們一起看見了非常美好的風景噢。
下次上課,我會這麼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