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年,隨父母到親戚家拜年,親戚多會當著父母的面塞給我紅包。雖然這些紅包最後都交給了母親,但在交出之前,我總會找機會先看看裡面有多少錢,錢越多我就越高興,因為它們成了我幫家裡賺外快的一種方式,而且逐漸成為一種期待。每當進門已經好一段時,看親戚都還沒動靜,我就會變得焦躁,也不敢跑遠。
當然,並非所有親戚都會给我紅包,有的只給我一隻雞腿,雞腿又不能交給母親,只好自己吃了。有一次,有位親戚笑逐顏開地對我說:「來!我給你一個抱抱,祝你考試第一名。」雖然他一臉親切,但一下醒悟「紅包沒了!」的我,很快就不安地掙脫他的懷抱,自個怏怏地跑到屋外玩耍。
這是我讀小學二、三年級時的情景。現在回想,覺得當時真是「無知得有點辛酸」。在窮小孩的眼裡,一個銅板看起來也會顯得特別大,我只在意而且高興於親戚給了我多少錢,至於雞腿、擁抱等,都被認為沒有什麼價值,不是我所期待、想接受的給予。
給予不是買賣,它是免費贈送的。但多數人還是認為直接給錢或其他物品才是最實惠、最有價值的。這種看法其實狹隘得近乎無知,《雜寶藏經》有「無財七施」的說法,「施」就是布施、給予,佛教認為一個人即使沒有錢財,還是能給人七種布施:
一是「眼施」:以慈祥的眼神看人。二是「顏施」:以和顏悅色示人。三是「身施」:儀容端莊、舉止優雅待人。四是「言施」:和人說話時,語氣溫和。五是「心施」:對人真心誠意,感同身受。六是「床座施」:搭乘舟車時,將座位讓給他人。七是「房舍施」:以乾淨或空閒的房間接待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