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知名的東區商圈、金融總部、頂尖大學,以及廣大森林公園的大安區,代表了中產階級臺北的現代都會生活。在現代化、全球化的表面下,大安區的歷史地景早已被遺忘。很多人不知道今天的東區商圈,其實建立在一座大湖的遺跡之上。更多人不知道,這座大湖的歷史,就是歷來殖民者改造此處環境的微歷史。
殖民與農業開發會從根本改變環境。針對前近代中國,Eduard Vermeer曾經指出五種擴張的模式,其中「4. 土地集約化開發」和「5. 擴張到周邊荒地或森林」,可以用來描述大安區的開發歷史。它始自殖民者對森林資源的開發,繼之以開墾和灌溉,但集約化的土地利用造成了湖泊的淤積,並引發了上下游利益團體之間的對抗。
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北臺灣森林資源的開發,於1655年首見於檔案中。1655年3月30日。Thomas Pedel上尉被任命為專員,負責探查雞籠淡水地區的森林資源。4月19日,他與新任的北臺灣主管,商務官Pieter Elsevier一起離開熱蘭遮城,並於同月25日抵達。
當Elsevier留在淡水紅毛城辦理交接事宜時,Pedel檢視了紅毛城附近的森林,並乘船上溯淡水河與其支流,到更上游的地方探查當地的森林。Pedel於5月22日回到熱蘭遮城,並將他在臺灣北部的觀察口頭報告給臺灣長官Cornelis Caesar和臺灣評議會。長官Caesar再依Pedel的報告給Elsevier下指示。
但Elsevier收到長官的指令後,卻認為該指令窒礙難行。Elsevier說自己也去過Pedel探查過的地區,但他的觀察並不像Pedel那麼樂觀,要花費莫大的精力才能將木頭移出森林。他將自己的意見寫在署期6月30日的信件。 在考慮過Elsevier的建議後,臺灣評議會最終認定開發臺灣北部森林不划算,決議放棄此計畫。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中葉並沒有執行開發森林資源的計畫,要等到1745年,此處才又見於史料。一張立於1745年的招佃批顯示奇母子社(即圭母子社)的頭人將大佳臘南勢內埔仔的樹林出租給漢人殖民者開墾。漢人殖民者應向原住民繳納租榖,並獲得砍伐樹林,並將清空的土地建築灌溉設施,開墾成田的權利。
在大灣附近的森林砍伐應該貫穿了整個十八世紀,漢人殖民者在清除森林後在此「築坡圳墾成田業」。當開墾農田的事業開始之後,相關的基礎建設也會隨之而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灌溉設施。一開始他們應該是在山腳下築堤擋水,建造小型的儲水池。隨著田地擴張,要長遠解決灌溉問題,就必須建造圳道來確保水源。
在1770年代,臺北盆地中已有瑠公圳和霧裡薛圳兩大灌溉系統。這兩個灌溉系統都避開了位在今天台北東區商圈的湖泊大灣,因為沒有理由將好不容易從上游深山引來的灌溉水源倒入自然湖泊中。位在大灣周邊以及下游的農田也有免費的水源,不必花錢買水。我們可說,大灣的存在決定了臺北盆地中心灌溉系統的走向
雖然人們不會把灌溉水源倒入湖泊,農民仍需要排放灌溉後的尾水。此時他們就會將尾水排放進既有的天然河流。這些灌溉尾水含有較多的泥沙,當它流入像大灣這樣相對平靜的水域時,就會加速水域的淤積。淤積是自然現象,但對人來說它卻不是中立的,它會造成贏家和輸家,最後引發了大灣上下游農民的激烈紛爭
對大灣的擁有者來說,淤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它們可以將浮復地開墾成田,擴大自己的田產。但對下游依賴大灣灌溉的農民來說,淤積減少灌溉用水儲備,他們不會坐視有人覬覦他們的水源。上下游雙方的利益衝突,終於在1890年代爆發。
灌溉水源遭受威脅的下游五庄,先是合力拆毀上游金晉安在大灣中新開闢的田地,並在艋舺仕紳和大地主林本源等人的聯名之下,向淡水知縣控告金晉安違法阻塞水道,應該究辦。這場官司在當時一定是件轟動全臺北的大事,因為對造雙方都是臺北有名的家族。結果,淡水知縣判定下游五庄勝訴。
可是這場爭奪大灣水源的官司進行期間,正好也是清軍在甲午戰爭連戰連敗的時候。1895年4月,清帝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隨即陷入乙未戰爭的混亂中。日本帝國的臺灣總督府要花上好幾年才使這個新殖民地回復秩序,下一步就是要強化殖民地的財政基礎。其中一項重點,便是清查全臺土地,確保賦稅來源。
對在前清政權下敗訴的金晉安來說,政權轉換可是扳回一城的好機會。抓住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進行全臺灣土地調查的機會,金晉安的代表們在1900年3月聘請日本律師荻原孝三郎為其陳情,希望能夠向新政府確立他們對大灣的所有權,並依此權利向下游所有用大灣湖水灌溉的人收取水租。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收到陳情後,派人前往調查,結果發現如果應允金晉安的主張,將會影響到下游數百名業主的權益。加上大灣雖然被稱為「陂」,似乎人工建造的灌溉設施,但其實是像自然河川一樣灌溉各庄,難以認定誰才有大灣的業主權。最後調查員建議將大灣視為普通河川,將庄界劃定於大灣與其上下游之中。
結果,試圖藉由土地調查反擊的金晉安,不只沒有獲得向下游收水租的權利,也確定失去了對大灣的控制權。
之後當局進一步提高灌溉效率,大灣的灌溉功能因而退場。失去功能的大灣,命運是被排乾填土開闢為農田。這項工程從1910年10月開始,次年3月完成。 現在SOGO忠孝館的基地,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為陸地。
七十年後,瑠公農田水利會將這塊地設定五十年地上權,提供太平洋建設公司興建購物中心,1987年開業,成為臺北東區最有名的百貨公司之一。不過SOGO忠孝館前的「奠基紀念文」並沒有交代水利會如何取得這片基地,只輕描淡寫地說是「原為瑠公圳所有之田地」。大灣的歷史,終究已被行色匆匆的台北市民給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