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林威
已經播畢的台灣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不僅叫好又叫座,在戲中貼近的呈現消防員的日常生活,也在社會上獲得廣大迴響,讓不少觀眾了解,原來消防員的勤務,不僅僅是打火救災,還有醫護、搜救等任務;除此之外,劇中也真實呈現隱藏在消防員背後的壓力,包括家人、同僚、一般民眾及上級長官等,都成為他們可能必須面對的問題。
能有這麼一部令台灣觀眾驚豔的作品,多得導演蔡銀娟與編劇曾群芳,兩人攜手幕前幕後團隊,各司其職,繳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對她們來說,最感到開心的,除了是作品能夠獲得好評外,最主要,是能夠讓社會大眾注意到台灣消防員的窘境,也多虧她們的合作無間,才能完成如此兼具寫實、情感的台灣職人劇。
蔡銀娟、曾群芳為《火神》田調編劇一年 拍攝期挑戰更鉅大
《火神的眼淚》雖然播畢,但引起的迴響仍在台灣社會蕩漾。
《火神的眼淚》既是以台灣消防員為故事主軸,在整個劇本創作上,就需要更加小心謹慎,為此,導演蔡銀娟與編劇曾群芳,為了能夠用最真實的情況來還原消防員的生活,兩人曾前往消防隊進行深度的田野調查,不僅了解到許多消防員的人生經歷,也陪著一同出勤,親眼見證了台灣消防員所面臨的各種狀況。
但戲劇畢竟是戲劇,不是紀錄片,所以在寫實與娛樂性上,就需要有所取捨;對此,蔡銀娟表示:「我常常要在戲劇性與寫實性之間,做一些取捨。」蔡銀娟解釋,雖然與曾群芳曾在消防局進行一段時間的田調,也陪著出勤,但像是火災現場,她們也僅能在現場外圍、以不打擾消防員作業為前提,觀察他們在現場的動作、互動及安排等,但畢竟不是專業,所以無法跟著消防員前進到火災現場中,她們也只能不斷的做功課,來補足不足的部分:「我們有參考一些紀錄片《獵火人》的畫面,在網路上也看得到有些消防朋友,會把他們進火場的畫面上傳。
導演蔡銀娟(左)、編劇曾群芳(右)為了讓消防員的生活更接近真實,在田調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
蔡銀娟表示,當自己看了這麼多火場的真實畫面後,發現其實在火場內部,大部分都是濃煙密布(白煙、黑煙或其他顏色的煙都有可能)、能見度很低,如果她想如實呈現, 觀眾們看到的畫面只有一片濃煙,大概10秒就會轉台:「這是我第一個在拍攝前,就決定要犧牲的寫實性。」另外,像是消防員的面罩,在台灣,真正的消防面罩裡,其實還有一個能罩住消防員鼻子的「鼻罩」,但若讓劇中演員真的戴上鼻罩演戲,那在漆黑的火場內部戲,觀眾只能隱約看到各個演員的眼睛,劇情節奏又緊湊快速,大家恐怕難以辨認出誰是誰,她說:「我們就做了一個取捨,把鼻罩拿掉。」蔡銀娟強調,雖然為了戲劇,不得不做出取捨,但對於消防員的辛苦與困境,在劇中還是非常真實的還原了。
對於過去,作品多以劇情與角色情感為走向的蔡銀娟來說,此次要執導消防員的故事,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火場」的呈現:「我覺得火場是最困難的!台灣這些年來,印象中沒有拍過這麼大規模的打火戲,因為難度很高;所以我事前籌畫時,其實是很擔心這塊,就是要拍得好、還要兼顧大家安全。」
在《火神的眼淚》中許多畫面,都是幕前幕後攜手努力的結果,也讓蔡銀娟坦承在事前有許多擔心。
蔡銀娟表示,前期籌備時,火效組跟主創為此開過不少會;以第一集為例,蔡銀娟說,以第一集為例,蔡銀娟說,製片組及場景組很用心的找到了一棟因為都更而正要拆掉的大樓,裡面的住戶也都已經搬空,所以她們才能在最安全的情況下,創作出第一集開場的火災現場:「選好哪一戶、要怎麼陳設火管、哪邊要有火出來,及外景有雲梯車射水,這都是劇組到現場勘景好多次、用心討論、規劃出來的。」到了拍攝當天,從工作人員到演員,每個人都做好了安全措施,也請消防隊在現場駐守、以防萬一,為的就是希望能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呈現火災現場的混亂、緊急與困難。
除了火場的有一度程度上的困難外,由於消防員的勤務非常多元,所以有不少外景,因此天氣也成了拍攝上不可控的因素;另外《火神的眼淚》是在2019年底開拍,沒過多久,就遇上新冠疫情逐漸在台灣蔓延,因此增加了許多拍攝上的困難,也不難看出本劇能夠來到觀眾面前,真的吃了不少苦。
曾群芳盼故事引發共鳴 蔡銀娟解析女消防員職場困境
《火神的眼淚》呈現了消防員真實生活的一面,引發不少討論。
《火神的眼淚》播出後,能夠獲得很大的迴響,在於對消防員的著墨上,非常深刻,除了揭開他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外,也揭露消防員可能會面臨到來自外界的問題與壓力,像是第一集中,就赤裸呈現了在救火現場,不斷有旁觀民眾七嘴八舌的指導要如何救火;或是前往民眾家中進行救護時,也不斷有病患家屬在旁指揮,甚至找來民代對消防員施加壓力,這些消防員的日常生活,雖然平常我們看不到,卻是他們時常要面對的困境。
對蔡銀娟(左)、曾群芳(右)來說,在創作《火神的眼淚》過程中,都有她們各自想要呈現的部分。
對此,編劇曾群芳解釋,她在編寫故事的過程中,經常會覺得這部戲想說的話,其實是想說給消防員聽的:「我在寫的時候,有一度覺得比較像是在寫給消防員看的,別的觀眾怎麼想,沒關係,但至少消防員這個族群,要讓他們覺得寫實、讓他們覺得我們不是亂拍的、讓他們覺得有同感。」曾群芳認為,這些元素,不只是消防員的生活,更是建構劇中角色重要的條件,才能讓觀眾對於消防員、對於角色有共鳴:「一旦你把消防員的角色立體化、把他變成一個人後,用各種面向去看他,觀眾才有辦法同理這個人。」對曾群芳來說,真正重要的,在於讓觀眾理解,其實每個消防員都跟我們一樣是「人」。
導演蔡銀娟則補充,在《火神的眼淚》中,每個編劇在寫故事的心情不同,而她對於本劇的立場,除了是讓消防員感同身受外,一般大眾也是重點:「我是想要讓更多的觀眾去了解這群人,因為了解的人越多、關心的人越多,我覺得他們的環境跟制度、狀況,才有機會被改善。」蔡銀娟認為,當消防員的困境無法被解決,造成士氣低落、甚至過勞,最終影響的仍是整個社會。
《火神的眼淚》中,由陳庭妮飾演的女消防員,也讓社會看到她們在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困境。
就如同戲中由陳庭妮飾演的女消防員「徐子伶」,她的存在,帶出了女消防員在職場上可能遇上的狀況,加上角色的背景設定,也讓人見識到平日在報章媒體上,比較看不見的消防員人生。
對於這位女消防員的故事,蔡銀娟先是解釋了在劇中的設定:「這個女消防員當初的議題設定,比較是親情勒索,而她的原型,其實是我周遭幾個親朋好友的長輩。」蔡銀娟認為,這些長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就如同劇中由王琄飾演的「徐媽媽」般,會以情緒勒索的方式來與孩子相處:「所以當初在構思這個女消防員時,其實是從媽媽那邊去構思這對母女關係。」
對蔡銀娟(左)來說,女消防員還有許多故事可以說。(右為編劇曾群芳)
也因為在劇中建構了一位女消防員的角色,讓蔡銀娟在消防隊做田調時,觀察到女消防員在職場上會遇到的問題:「台灣消防員在幾十年前,其實是沒有女性的,隨著時代改變、觀念也慢慢不同,所以也有女消防員了,但對於部分的人來講,他調適的沒這麼快,可能會覺得很沒有辦法接受。」但蔡銀娟認為,這是一個時代變遷中,一定會有的議題,這部分,在劇中也呈現出來,希望能夠藉此讓更多人了解女消防員所面臨的問題。
另外,蔡銀娟表示,另外,蔡銀娟表示,此次雖然未在劇中呈現,卻是一些女消防員會遇到的狀況-「當媽媽」,她解釋,當女消防員懷孕越到後期,在執行勤務上是非常辛苦的,包括之後的生產、坐月子等,以及產後帶孩子的部分,對於女消防員、她的分隊以及她的另一半來說,都是必須要面對的議題。
蔡銀娟藉《火神》探討體制 曾群芳用角色為消防員發聲
身為本劇的創作者,編劇曾群芳(左)、導演蔡銀娟(右)都有各自喜好的角色。
除了劇情的深度外,《火神的眼淚》演員們的表現,也獲得觀眾很高的評價,蔡銀娟說,像在劇中飾演溫昇豪太太的柯奐如,雖然只是配角,卻也為了詮釋剛生產完的家庭主婦,特別前往有孩子的友人家借住與觀察,如此用心的演出,在戲劇播出後,引發很大的迴響,尤其是女性觀眾,紛紛表示柯奐如在劇中的狀態,完全就是活脫脫女性生產完後的樣貌。
事實上,無論是導演或編劇,對於劇中角色,她們都有很有感觸;蔡銀娟表示,她對劇中的角色,都非常喜歡,但有些配角,是她特別設計的:「我不希望大家在戲裡看到,就是誰很壞、誰造成這一切,所以我有把裡面一些問題,去呈現它的矛盾性,有時候,好人也會去造成傷害。」蔡銀娟解釋,會有這樣的設計,是因為她想呈現台灣消防制度上的困境,尤其是在消防人力的短缺,更是急需有關單位處理的狀況,這些都是她希望透過劇中情節、透過角色來處理的議題,而非單單只是誰好、誰壞,應該是從整體制度、文化與風氣去進行討論。
曾群芳(右)坦言自己對於劉冠廷飾演的「林義陽」很有感。(左為導演蔡銀娟)
而編劇曾群芳也有讓她非常有感的角色,甚至在給周遭的親朋好友看過故事後,也非常喜歡的角色,就是由劉冠廷飾演的「林義陽」,她說:「我覺得在四個角色裡,林義陽是最不寫實的,因為很少有消防員在經過7、8年的磨練後,還能這麼熱血。」對曾群芳而言,這個角色之所以吸引人,在於他已經在這個體制下這麼長一段時間,卻仍會想要向不公不義的事進行反抗。
對蔡銀娟(右)、曾群芳(左),來說,希望能帶給觀眾的感受,各有不同。
曾群芳補充解釋,有些消防員在整個大環境下久了,對許多事已經顯得淡然,像林義陽這個角色的消防員,雖然有,但真的已經少之又少:「我覺得林義陽這個角色,就是把這些消防員曾經有過的熱血,繼續表現出來、幫他們發聲、代替他們向民眾說些比較痛快的話!」除了角色外,曾群芳對於演員們為了詮釋各自的人物,特別前往消防隊觀摩、進而建構出有血有肉的角色,這部分對身為編劇的曾群芳而言,在看到成品後,更是感動非常。
最後,蔡銀娟表示,《火神的眼淚》雖然會帶給觀眾衝擊,或是難過、感傷的時刻,但她也希望觀眾看完後,不會只有這些情緒:「希望可以帶觀眾從悲傷中走出來,能夠有療癒的功能。」對蔡銀娟、曾群芳而言,這是她們最初想將《火神的眼淚》帶給觀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