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孤味》:若已無心,何必對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不幸婚姻走到尾聲的餘味,常常只剩「不甘心」。畢竟,通常不會兩方同時想離開,總有一方感覺被「拋下」。被迫結束愛情的那一方,往往想像展翅高飛的對方,過得多麼稱心如意、自由自在,而自己每一天的不順,彷彿都是對方所造成,再回頭想起種種付出全都付諸流水,如何甘心?如何放下?

許承傑執導的《孤味》,改編自他外婆的故事,描述住在台南的主角林秀英(陳淑芳飾演)即將七十大壽,卻在生日這天得知,早已離家的丈夫陳伯昌去世了。

raw-image

丈夫離家近二十年,秀英獨自靠著在路邊攤賣蝦捲養大三個女兒,甚至開了餐廳,但她從未簽下離婚協議書,因此負責辦理陳伯昌後事的,仍是具有妻子身分的秀英。這些年來陪伴陳伯昌的女人蔡美林(丁寧飾演),則與秀英互相知道彼此存在,卻又玩起躲貓貓一般,見不上面。

即使孩子都成人了,秀英對丈夫仍是有怨,只是一直苦無適當機會發洩。現在不僅丈夫去世,連「把他搶走」的那個女人都出現了,給了秀英絕佳機會,把過去忍耐許久的怨懟與不甘,一股腦兒丟出來。

觀眾跟著編劇與剪接細心安排的插敘,以及些許幽默點綴,漸漸回到秀英的過去,一點一滴發現以前的膿瘡與傷疤,例如當她「捉姦在床」的時候是什麼樣、當丈夫拿著離婚協議書要她簽的時候是什麼情境,並且也回到更甜蜜的時光,呈現屬於全家的美好回憶,令觀眾明白為何秀英會無法完全割捨與放下,為何那麼久了仍然不甘心。

raw-image

很多時候,人們付出之時,即使嘴上說得無怨無悔,但心中難免期待,這麼做可以「換得」某些東西。努力工作不只是為了完成職責,還私心期待有好的年終獎金與升遷機會;結了婚替家庭付出,也期望老了病了會有人陪、伴侶會對自己好;替子女做牛做馬,也難免預期發生大事的時候,孩子們會無條件支持自己⋯⋯

但秀英沒有換回好東西,她努力了大半輩子,丈夫卻把該給自己的東西,那些晚年的陪伴與快樂,給了另一個女人,自己則被丟在家中收爛攤,甚至女兒們對她也偶有怨言。

台灣的傳統女性,在社會及家庭的壓力下,需要保持賢妻良母形象,所以從年輕歲月就將很多事情壓在心裡,即使多年以後成為家中輩分最高的人,仍是無法講開,反而習慣把這些怨恨轉為其他形式借題發揮,讓身邊親人備感壓力。秀英也一樣,家裡的三個女兒,長年共同承擔母親的壓力,久而久之心裡都有傷。

raw-image

我特別喜歡《孤味》的英文片名選了「Little Big Women」。這個小家庭裡面唯一的男性,是父親陳伯昌,他在劇中沒怎麼出現,但從幾個描繪之中,看得出他簡單甚至幼稚的心思,以及頑童特質,不論是他負擔不了家用的情況、耍嘴皮子哄老婆的模樣、隨手偷拿蝦捲吃的樣子、數十年如一日買著同一款彩色小軟糖給女兒的習慣⋯⋯這一家三個女兒面對這位「老屁孩」,不分年紀都被迫早熟,替失去伴侶依靠的母親,擔起「情緒配偶」的角色。

大姊阿青(謝盈萱飾演)帶著熱愛自由的性格,對感情也不太專一,看在母親眼裡像極那位自私離家追尋自我的丈夫,心中的怨懟順勢轉為對阿青的批評,阿青光是做自己,就成了畫著父親面容的箭靶。

raw-image

二姊阿瑜(徐若瑄飾演)則遺傳到母親堅強隱忍的性格,從小把自己當成工具人努力向上,一方面希望多得獎可以讓爸爸有理由回來看孩子,另一方面也讓娘家親戚看得起,她甚至勉強自己與舅舅一樣學醫,保持住母親與娘家的關聯。阿瑜的邏輯或許是,既然母親一路辛苦、犧牲青春與夢想來養孩子,自己也該多忍耐,否則若只顧尋夢,那麼對照起母親的犧牲,豈不自私?但阿瑜心中是委屈的,才會如此堅持讓女兒出國念書,完全斷開與家中壓力的連結,她替女兒安排的路,其實是她自己的夢想。

raw-image

小妹佳佳(孫可芳飾演)成年後,沒有如兩個姐姐去台北發展事業,而是留在台南陪伴母親,一起負責家裡經營的餐廳,替母親分憂解勞。但她是家中唯一與父親的女友「蔡小姐」聯絡的人,這看在秀英眼裡,是背叛行為,好像「白養了」。

可以說,即使陳伯昌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秀英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秀英不知道該怎麼平息內心的憤慨。

raw-image

所以秀英很想面對那位「蔡小姐」,想要找個理由,來解釋自己這些年來的痛苦,如果對方是個處心積慮搶老公的狐狸精,那就更好,因為一切會有個清楚簡單的罪魁禍首,讓她一吐怨氣並結案。但秀英辨認出對方的那刻,理應邪惡不要臉的「蔡小姐」,竟是如此樸素、低調、退讓,這讓秀英說不出話,因為無論秀英原本想罵什麼、哭什麼、怨什麼,在看到對方似乎只是個平凡女子之後,那股氣也噴不出來了。這段戲裡面,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陳淑芳,將秀英心裡悶著的千言萬語,完全注入在滿腹情緒收放之間的完美平衡,精湛演技太令人難忘。

後來,兩個女人終究把話談開。秀英除了打開心中幾個結以外,還意外發現,原來在她印象中只剩輕浮殘酷形象的丈夫,竟是了解她的痛苦與難關的。這讓秀英漸漸放下,明白不需再用「對錯」、「善惡」、「好心是否有好報」這樣的指標來計較,即使是看似輕鬆自在的丈夫,也有苦衷與難處,一切事情收束到現在的結果,只能說是緣分已過,就像同一棵樹的兩片葉子被吹散、分開,自然而然,勉強不來。

raw-image

人都是孤獨來到世上,也將孤獨離開。導演曾解釋過片名的由來,「孤味」是台語,可以指餐廳只賣一道料理,並將它做到最好,也可以指「堅持做好一件事,就算孤獨也沒關係」。其實能把自己的一生照顧好,就很夠了,每個人有各自的課題,最後也只會剩下自己。抓著離開的丈夫不放,也不會好過點;整到丈夫晚年的伴侶,自己也不會贏。

導演將老太太的「放下」,藏在食物與音樂裡。秀英大半人生靠著賣蝦捲維生,當年還沒有店面,只是個路邊攤,丈夫回來談離婚時,趁妻子不注意,順手拿起剛炸好的蝦捲吃掉,一副帥氣輕浮模樣,不像人夫,更像個孩子,看得出蝦捲不僅是他們家的維生工具,也是陳伯昌喜愛的食物。鏡頭回到現在,陳伯昌的頭七那晚,秀英雖然在孩子面前很嘴硬,但對逝去的丈夫終究心軟了,親手準備好蝦捲,入睡前擺在餐桌上,等丈夫魂魄回家時享用。

raw-image

秀英愛唱歌,接孫女搭計程車時也會點首卡拉 OK 高歌一曲,在自己的壽宴上則改了原本要唱的曲目,竟在生日當天唱了悲傷的〈再會了心愛的無緣的人〉,足見比起自己的七十大壽,丈夫的去世對她更為重要。在《孤味》最後,秀英又在計程車上唱了一次歌,這幕的安排,情緒上的後座力相當強勁,導演巧妙暗示,此刻的秀英已能接受丈夫生命晚期「不三不四」的逍遙打扮,接受他已不是過去的他,也接受兩人早已漸行漸遠。如果已經無心,何苦把對方拖在身邊呢。

在最後,秀英終於將身為「人妻」對丈夫會有的期許與失望都放下,把陳伯昌當成一位老朋友,自在無壓力地相處,一起唱完最後一首歌,就此別過,互不相欠。這比其他哭哭啼啼吵吵鬧鬧一輩子的怨偶,輕鬆多了,即使孤獨,也沒關係。這,就是孤味啊。

全文劇照提供:威視電影

經典不死!《釀電影》雜誌回來了,首波訂購前 500 名加送「貴妃醉酒」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部戲我看到最後看到的是大時代的無奈,女主角的父親為了不讓自己女兒”被”看不起,而做出了某些決定,卻要男主角來背負那些上一代的責任,最終男主角選擇逃避而造成了悲劇,這只能說事必有因
Pearl Wu-avatar-img
2020/12/06
非常好的一篇影評。
Pearl Wu-avatar-img
2020/12/06
非常好的一篇影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孤味」台語的意思,原是形容餐館只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一道菜做到最好。 而比喻在人身上,即是專心一意,堅持做好一件事,就算孤獨也沒什麼關係。 這樣的處世態度,是不少台灣傳統老一輩人的生活哲學。 在《孤味》劇中,即是林秀英面對人生的態度,這樣執著的原則,在兩代間,卻有哪些親情隔閡? - 劇情大綱
Thumbnail
「孤味」台語的意思,原是形容餐館只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一道菜做到最好。 而比喻在人身上,即是專心一意,堅持做好一件事,就算孤獨也沒什麼關係。 這樣的處世態度,是不少台灣傳統老一輩人的生活哲學。 在《孤味》劇中,即是林秀英面對人生的態度,這樣執著的原則,在兩代間,卻有哪些親情隔閡? - 劇情大綱
Thumbnail
林秀英,一路從路邊賣著蝦捲,到開餐廳當老闆,在丈夫離家後,獨力拉拔女兒長大,而70歲大壽當天,卻接到丈夫離世的消息,除了要替他處理身後事外,還要面對那位陪伴先生後半輩子的女人,甚至也揭開她不願面對的傷口。
Thumbnail
林秀英,一路從路邊賣著蝦捲,到開餐廳當老闆,在丈夫離家後,獨力拉拔女兒長大,而70歲大壽當天,卻接到丈夫離世的消息,除了要替他處理身後事外,還要面對那位陪伴先生後半輩子的女人,甚至也揭開她不願面對的傷口。
Thumbnail
秀英含辛茹苦地靠一己之力,獨自養大三個女兒,先生年輕時就花名在外,最後一次回家,竟然是為了親自送交離婚協議書,得不到秀英同意簽字,就兀自離去,路上巧遇小女兒放學,順手給了一塊小軟糖,也從此烙下好爸爸形象,難怪小女兒餐廳工作再忙,也要撥空去醫院見父親最後一面。 在秀英的內心深處,背叛是一回事,但離婚可
Thumbnail
秀英含辛茹苦地靠一己之力,獨自養大三個女兒,先生年輕時就花名在外,最後一次回家,竟然是為了親自送交離婚協議書,得不到秀英同意簽字,就兀自離去,路上巧遇小女兒放學,順手給了一塊小軟糖,也從此烙下好爸爸形象,難怪小女兒餐廳工作再忙,也要撥空去醫院見父親最後一面。 在秀英的內心深處,背叛是一回事,但離婚可
Thumbnail
滿三年的讀書會,以電影「孤味」,做為2020年的壓軸好篇章。 早場戲院幾乎是中老年姊姊妹妹攜手同行,邊等邊談家中瑣事,似乎只有我是孤身一人,女子,是否多半需要結隊成行? 孤味是什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用心,這樣事情就會順著來,台南人稱之為孤味
Thumbnail
滿三年的讀書會,以電影「孤味」,做為2020年的壓軸好篇章。 早場戲院幾乎是中老年姊姊妹妹攜手同行,邊等邊談家中瑣事,似乎只有我是孤身一人,女子,是否多半需要結隊成行? 孤味是什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用心,這樣事情就會順著來,台南人稱之為孤味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解不開的結。 唯有愛,終能化解一切。 填補缺席的,是無盡的愛。 其實不用十指緊扣,只要這樣握著就好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呼應著劇情簡介的這段話「缺席的人,是她們不能碰觸的心事」。林秀英70歲大壽當天得知離家20年丈夫離世的噩耗,以及陪著丈夫晚年的另一個女人,讓多年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解不開的結。 唯有愛,終能化解一切。 填補缺席的,是無盡的愛。 其實不用十指緊扣,只要這樣握著就好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呼應著劇情簡介的這段話「缺席的人,是她們不能碰觸的心事」。林秀英70歲大壽當天得知離家20年丈夫離世的噩耗,以及陪著丈夫晚年的另一個女人,讓多年
Thumbnail
近期許多優質臺灣電影上映,不得不支持一下,孤味於臺南拍攝,對於在府城生活一段時間的我,特別有感觸,像是台南火車站,鹿耳門天后宮,辦桌,臺南就是如此的古色古香 .
Thumbnail
近期許多優質臺灣電影上映,不得不支持一下,孤味於臺南拍攝,對於在府城生活一段時間的我,特別有感觸,像是台南火車站,鹿耳門天后宮,辦桌,臺南就是如此的古色古香 .
Thumbnail
這部電影最好的部分,就是以母親的愛情為主體,講了一個跟愛情好好告別的故事。 母親常以母愛和奉獻的形象出現,但是卻很少將焦點放在「愛情」上,而孤味的女主角卻是以一位年邁的母親觀念,與自己和解,與前夫告別的過程,女性細膩的心理轉折,描寫真實且令人觸動。 電影所有參演演員的演出水準都非常整齊,沒有過度渲染
Thumbnail
這部電影最好的部分,就是以母親的愛情為主體,講了一個跟愛情好好告別的故事。 母親常以母愛和奉獻的形象出現,但是卻很少將焦點放在「愛情」上,而孤味的女主角卻是以一位年邁的母親觀念,與自己和解,與前夫告別的過程,女性細膩的心理轉折,描寫真實且令人觸動。 電影所有參演演員的演出水準都非常整齊,沒有過度渲染
Thumbnail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Thumbnail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Thumbnail
離家20年的父親在母親70大壽這天過世「歸來」,像命運捉弄人般的開端─多年不見,再見時已是躺在太平間裡冰冷的遺體。丈夫、父親,這些被你罔顧的加諸在你身上的身分,簡化了我對你的恨。然而此時,我卻只能仗著這個身分,奪回定義你一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離家20年的父親在母親70大壽這天過世「歸來」,像命運捉弄人般的開端─多年不見,再見時已是躺在太平間裡冰冷的遺體。丈夫、父親,這些被你罔顧的加諸在你身上的身分,簡化了我對你的恨。然而此時,我卻只能仗著這個身分,奪回定義你一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導演透過本片靈魂人物林秀英(陳淑芳 飾)的大半輩子,非常好地詮釋了「孤味」。她在丈夫陳昌伯(龍劭華 飾)離家後,獨自靠著賣蝦捲,將小攤販經營成臺南赫赫有名的餐廳。她不求滿漢全席,但求把一道料理做到最好,孤獨而艱辛地用心經營著,直至蝦捲成為其獨門料理,聲名響徹臺南大街小巷。這是林秀英「孤味」的具體寫照
Thumbnail
導演透過本片靈魂人物林秀英(陳淑芳 飾)的大半輩子,非常好地詮釋了「孤味」。她在丈夫陳昌伯(龍劭華 飾)離家後,獨自靠著賣蝦捲,將小攤販經營成臺南赫赫有名的餐廳。她不求滿漢全席,但求把一道料理做到最好,孤獨而艱辛地用心經營著,直至蝦捲成為其獨門料理,聲名響徹臺南大街小巷。這是林秀英「孤味」的具體寫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