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沉默之丘》電玩改編作品中的少數亮點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歡迎來到恐怖小鎮,啊,搞錯了,是迷霧驚魂?
《沉默之丘》(Silent Hill),改編自同名電玩《沉默之丘》,在那個當年玩《惡靈古堡》就覺得刺激的我,一玩《沉默之丘》簡直嚇得屁滾尿流,不僅僅只是遊戲中「怪物」的造型,更是因為遊戲中還有表裡世界的區分,就如同電影一般,表世界迷霧不散,怪物往往藏在霧中,加上「武器」難以使用。玩習慣《惡靈古堡》系列的我,面對可以自動瞄準殭屍的操作來說,拿鐵棍打狗實在是有點難度;而裡世界就更不用說了,血鏽斑斑的場景跟昏暗的視野,燈光有限還不能隨意浪費,怪物更是比表世界更加醜陋與凶狠。《惡靈古堡》與《沉默之丘》一比較,瞬間成為殭屍無雙,更不用說本身劇情上的反轉也比《惡靈古堡》系列好太多了。
但如果深究遊戲的劇情來看,電影改編的《沉默之丘》可以說是將所有劇情、人物、甚至主角都大為更動,或許電玩粉絲期待看到一個更「原汁原味」的《沉默之丘》電影,但對於我來說,這樣的改變實際上非常的高明也很正確,畢竟沒有人可以花像在電玩遊戲解謎等時間來觀看一部電影,所以適度的刪減的確是非常必要的。而《沉默之丘》的電影改編成功,的確是在劇本與人物把握上拿捏得很好,至少有以下幾點是值得稱讚的:
1. 主角改為女性:原本遊戲《沉默之丘》的設定,主角哈利‧梅森(Harry Mason)是一作為一個父親(養父)的存在,並且哈利的妻子已經死亡,所以在尋找自己女兒的道路上,僅僅只有「哈利」一人而已。但在電影中的設定卻是將哈利的角色改為一個「母親」(養母)── 蘿絲(Rose Da Silva),其丈夫並未死亡,而是有另一條支線在尋找自己的妻子女兒。
以電影的角度來說,「父親尋找女兒」與「母親尋找女兒」的角度與出發點實在是太不相同了,因為電影裡面你無法像遊戲一般操作角色,電影更需要一種帶入感,抑或是說能與角色感同身受,並透過這種「感同身受」來達到一種「反轉」,使得在觀影的我們能夠根據電影的情緒來起伏。試想,如果一個男人拿起武器對抗怪物,與一個女人拿起武器對抗怪物的場景,那一個比較令人覺得有勇氣呢?抑或是那一個可以更表現出為了女兒奮不顧身的堅定意志呢?
母親角色的發揮讓我們看到與電玩不同的情緒張力
2. 人物敘事簡化:先不論電影的劇情與電玩的劇情之間的比較,電玩對於《沉默之丘》的描述可是比電影複雜了好幾倍有。但電影基本上對於各個角色的說明皆可以算是一目了然,凡是稍微有點戲份的幾乎都可以有立體的劇情描繪,更增加了利用「父親」於白天搜索城鎮而帶來的另類補完。這對於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說增色不少,利用回憶點出「怪物」的型態、利用「邪教」點出一切的起源,配合一兩個簡單的「反轉」,既不會讓觀眾困惑,且基本上每個人的性格塑造也較單一,沒有像遊戲中需要燒腦解密。
3. 單一主線:面對電玩改編作品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如何把故事說得簡單,尤其是《沉默之丘》對於主線描述上包含宗教、毒品、權力、親情、選擇等各式遊戲體驗(附註1),究竟電影改編要著重在哪一點上,變得十分的困難。但本作品出色的地方就是幾乎只有在於「拯救女兒」這件事情上,對於亞莉莎(Alessa Gillespie)的過往幾乎就只有用回憶的片段詳細介紹而已,但卻在鋪陳「親情上」有大篇幅的著墨。蘿絲在劇末對於妲麗亞(Dahlia Gillespie)的回應:「在孩子眼中,母親就是上帝」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詮釋(附註2)。而該劇本圍繞著這點而敘事,就是本部電影最值得讚許的所在,並未被過多的支線所影響。
遊蕩在迷霧世界求贖罪的母親
4. 怪物單純化:這既是一個優點,也是一個缺點。優點在於無須對「裡世界」怪物的變化著墨太多,在劇中有出現的幾個「怪物」基本上都不太去說明其原由(尤其是三角頭)。這對於電玩迷來說或許是個缺點,因為怪物反映現實的陰暗面,如果能夠有更多描述的細節,會為電影增色不少。但在一部兩小時的電影之中,如果直接將「怪物」理解為「怪物」,是不是對未接觸過相關作品的影迷,更為簡單呢?
它們就是怪物,世界變化的時候,怪物就會出現,所以當警報響起時,我們就知道現在要變成怪物的世界,就是這麼簡單,至於怪物的模樣或是造型為什麼是如此,不重要,那可以是觀影後想深究電玩世界與電影連結的狂熱者,但對於一般觀影者來說,他們就是「主角的障礙」、「電影的怪物」,就是這麼簡單暴力的理解就可以了。如此一來,我們的焦點就不會放在這些「怪物」身上,那麼就更會把重心放在那些有多點戲份的「主角們」身上了。
三角頭在遊戲二代可是個重要角色,這裡淪為一個厲害的怪物而已
以上簡單的幾點,對於該戲劇在主體的呈現上比起電玩的複雜度實在簡化的不是一點半點,但卻對於電影的效果尚有大大的加分。因為電影不需要像電玩依般的解謎,也不需要知道這些怪物的陰暗面來自於誰的本體(亞莉莎回憶的部分還是有說明,但是比較隱晦,有玩過電玩的基本上都能夠一目了然),更不需要知道這些「場景」與「女兒」之間的關聯。反倒是電玩能夠用許多的鋪陳與不同的結局去描述這些細節,尤其是電玩中對於「醫生」與「護士」的描述,為了玩出某個結局,我可是被迫通關好幾次XD。
近年來電玩或是動漫改編作品的劇增,一部分是因為這些就有基礎的粉絲存在,能為電影票房帶來預估的收益,另一部分就是原創劇本的減少。也因此使得大部分的改編作品都不甚理想,因為只想要基本收益與快速上映,沒有真正的去理解內化這些電玩或是動漫本身存在意涵。而《沉默之丘》的電影基本上可以看出導演及編劇的確是了解這部電玩作品,也瞭解將其放上大螢幕是需要作出甚麼樣的妥協。這個改編作品的簡化既沒有失去它所要傳達的訊息,也沒有失去它對於初次接觸者的善意,滿足了大部分的觀影者,也不至於讓電玩迷失望,是個雙贏的局面。可惜的是票房不錯但不盡理想,導致第二集粗製濫造的後果,為改編作品的失敗,再添一樁佳作。
如果對於深夜時分想要一點恐怖氣氛卻不要太過的影迷來說,《沉默之丘》是一個你值得觀賞的電影。
附註1:遊戲中對於醫生與護士的角色有諸多描述,而「毒品」是連結這個劇情的關鍵,如果在遊戲想要玩到好結局(有兩個),基本上都要經歷這部分的劇情,但在電影改編中卻沒有特別說明,僅出現「護士」一角。
附註2:妲麗亞在電影與電玩中的角色截然不同,電影將其洗白為聽信宗教洗腦才釀成大禍的母親,但在電玩裡面卻是最可怕的幕後黑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9會員
63內容數
解析電影的世界與個人對於電影語言的看法 比起電影心得分享,更貼近於影評的言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psuleFil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處理過上百萬次底片,從未犯過錯,16年來盡心盡力只為一間公司付出。 B:在世界各地巡迴攝影,只為拍下美好瞬間,並為此上刀山火海也不畏懼。 A與B的生活,你覺得誰比較精彩,或是哪一個比較有挑戰性呢?《白日夢冒險王》為看似平凡生活的我們(人生),打開一扇通往冒險的旅程,
1818年瑪麗‧雪萊的《Frankenstein》這本小說可以算是科幻小說的始祖,書中所描繪對於科學怪人的誕生,實則當時代對於生物學及電學的延伸,並藉由解剖學上的研究,得出動物體內普遍有電的證據(因為在青蛙被解剖後,其蛙腿仍會抽動所得之推論)
不管是DC還是真人快打的動畫製作,編劇在劇情上的描繪真的頗令人讚賞的,敘述完整又有邏輯線,卻不失一般對於動畫節奏把握上,場景分段的鏈結度、角色塑造的鮮明等,基本上你在《真人快打》真人電影版中所看到的缺點,這裡幾乎都沒有,更何況這部動畫還比《真人快打》來的早發行,細聽的話,連配樂都有點相似,可是質量
在看《魔宮帝國》之前從未玩過真人快打遊戲 《Mortal Kombat: Deadly Alliance》應該是我接觸的第一款真人快打遊戲,雖然早在1995就有推出《魔宮帝國》的電影,但當時我並未將電影跟遊戲連結在一起,因為就算知道是電影從遊戲改編,但當時並沒有網路可以查詢,英文也不好,所以透過中文
那天的你,還站在原地 很久沒有看到編排這麼好的台式電影愛情劇了,縱使有些缺憾,但基本上都是瑕不掩瑜,看的出來導演跟剪接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劇情的銜接上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過場也很順,尤其是不會刻意賣狗血或是說教(點到為止),讓整體觀影的過程是非常舒服的(要熬過一下開場),以下我會分幾個部分來說明這部
A:處理過上百萬次底片,從未犯過錯,16年來盡心盡力只為一間公司付出。 B:在世界各地巡迴攝影,只為拍下美好瞬間,並為此上刀山火海也不畏懼。 A與B的生活,你覺得誰比較精彩,或是哪一個比較有挑戰性呢?《白日夢冒險王》為看似平凡生活的我們(人生),打開一扇通往冒險的旅程,
1818年瑪麗‧雪萊的《Frankenstein》這本小說可以算是科幻小說的始祖,書中所描繪對於科學怪人的誕生,實則當時代對於生物學及電學的延伸,並藉由解剖學上的研究,得出動物體內普遍有電的證據(因為在青蛙被解剖後,其蛙腿仍會抽動所得之推論)
不管是DC還是真人快打的動畫製作,編劇在劇情上的描繪真的頗令人讚賞的,敘述完整又有邏輯線,卻不失一般對於動畫節奏把握上,場景分段的鏈結度、角色塑造的鮮明等,基本上你在《真人快打》真人電影版中所看到的缺點,這裡幾乎都沒有,更何況這部動畫還比《真人快打》來的早發行,細聽的話,連配樂都有點相似,可是質量
在看《魔宮帝國》之前從未玩過真人快打遊戲 《Mortal Kombat: Deadly Alliance》應該是我接觸的第一款真人快打遊戲,雖然早在1995就有推出《魔宮帝國》的電影,但當時我並未將電影跟遊戲連結在一起,因為就算知道是電影從遊戲改編,但當時並沒有網路可以查詢,英文也不好,所以透過中文
那天的你,還站在原地 很久沒有看到編排這麼好的台式電影愛情劇了,縱使有些缺憾,但基本上都是瑕不掩瑜,看的出來導演跟剪接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劇情的銜接上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過場也很順,尤其是不會刻意賣狗血或是說教(點到為止),讓整體觀影的過程是非常舒服的(要熬過一下開場),以下我會分幾個部分來說明這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隨著台漫IP改編劇《用九柑仔店》和《神之鄉》先後在2019與2021年問世,卻證明了過去成功在地化的日漫IP改編劇和如今的台灣漫改劇,竟有著神似與精神承繼之處—而差別當然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原汁原味的在地故事與鄉土,去承載我們最真實的台灣情感。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2019年12月13日,英超足球聯賽球員,德籍土裔的厄齊爾(Mesut Özil,1988-)在推特和IG上用土耳其文發表一首詩,配上東突厥斯坦旗襯底,回應新疆穆斯林受中國政府迫害的議題,藉其知名度向廣大伊斯蘭同胞發聲:「『默許暴行』即是一種暴行罪孽。」
Thumbnail
在台灣當字幕譯者並不好賺,酬勞沒有想像得好,稿費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敲出來的,而且有工作才有收入,遇到淡季或生病時,收入就會銳減。字幕譯者沒有年終和勞健保的保障,就算翻到賣座破億的院線片,也不會拿到分紅,頂多只能感到與有榮焉。即使從事電影字幕翻譯想賺大錢不大可能,把這當成一份正職來養活自己......
Thumbnail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Thumbnail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隨著台漫IP改編劇《用九柑仔店》和《神之鄉》先後在2019與2021年問世,卻證明了過去成功在地化的日漫IP改編劇和如今的台灣漫改劇,竟有著神似與精神承繼之處—而差別當然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原汁原味的在地故事與鄉土,去承載我們最真實的台灣情感。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2019年12月13日,英超足球聯賽球員,德籍土裔的厄齊爾(Mesut Özil,1988-)在推特和IG上用土耳其文發表一首詩,配上東突厥斯坦旗襯底,回應新疆穆斯林受中國政府迫害的議題,藉其知名度向廣大伊斯蘭同胞發聲:「『默許暴行』即是一種暴行罪孽。」
Thumbnail
在台灣當字幕譯者並不好賺,酬勞沒有想像得好,稿費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敲出來的,而且有工作才有收入,遇到淡季或生病時,收入就會銳減。字幕譯者沒有年終和勞健保的保障,就算翻到賣座破億的院線片,也不會拿到分紅,頂多只能感到與有榮焉。即使從事電影字幕翻譯想賺大錢不大可能,把這當成一份正職來養活自己......
Thumbnail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Thumbnail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
Thumbnail
<p>《第三次殺人》是一齣總想要吊死了主角的作品,繩子在導演手上,那條繩索他沒有要給觀眾。但誠實說,繩索從來就不只能用來吊死壞人,還能吊死好人,也可能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