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戰爭主題策展】電影《沉默‧真相》:改變應敵之道就是改變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戰爭結束了。但是戰爭的陰影與「敵人」,仍在這裡,與我們一同生存著。

raw-image

《沉默‧真相》是一部於2016上映的德國電影,改編自伊莉莎白‧艾舍(Elisabeth Escher)的同名小說。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沉默‧真相》從漢娜的視角敘述整個故事。漢娜是這個家庭第三代的女孩,電影藉由小孩未知的、「好奇」的觀點,清楚呈現了每個人不同的考慮與行動。她的父親雖然本身不是猶太人,感情上對妻子凡事低調、隨時預防「身份」曝光的作法,無法體會;但也可以體諒妻子而不橫加干涉。漢娜的母親則身陷過往的創傷,不論對外人或自己的孩子,一概隱瞞家庭的猶太血統。漢娜的外婆雖大抵接受女兒的作法,不宣揚自己的猶太身份;但是並不認同其對子女亦隱瞞這一點。因此外婆在故事的前中段,便將猶太人的身份告訴漢娜。

漢娜躺在沙發上,外婆坐在她旁邊。
漢娜:「我真的是猶太人嗎?」
外婆:「喔,天啊。你當然是一個猶太女孩。你不用懷疑。」
漢娜:「但是,這是什麼意思?」
外婆:「猶太人就是猶太人。就像是黑人就是黑人,亞利安人就是亞利安人。僅僅是這樣。天生作什麼就是什麼,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這部電影裡,「外婆」可說是對漢娜影響最大的人。她說的「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不能誤會成是抹滅族群的獨特性與特有的歷史蹤跡,而是別有意指:指向另一群人。當漢娜公開自己的猶太人身份,遭受到宗教老師、前軍人等的攻擊時,外婆第一個告訴漢娜:猶太人就是猶太人,我們受到敵視與殘殺,不是出於自己或族群的原因;而純粹是來自敵人的惡意。

敵人

敵人,深深的改變了這個小家庭的命運。雖然敵對者的眼界被血統和傳統束縛,又在它們之上附加了虛假的想像,用同樣淺薄的濾鏡去過濾世界中的繽紛色彩。他們的生命不如正直的人多采多姿。但是,他們有暴力作為力量。許多暴力留下的傷口,難以復原。在《沉默‧真相》中,漢娜的外婆因照明彈而失明,便是歷史活生生的見證人。

漢娜的母親在戰爭期間,受到上司的威脅而被姦污。上司的威脅便是:如果不接受,那麼就舉報她的猶太人身份。戰爭結束後,這樣的傷口仍深深的留在被害者的心中。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納粹當政的戰爭期間,為了逃過祕密警察的追蹤,猶太人往往將能留下記憶的物品銷毀。即使在戰爭結束後,漢娜的母親也仍將這種應敵之道,持續下去。她不準兒女出遠門參加音樂比賽,因為那太過引人注目;反對她的媽媽與孫女說過去的故事;也任由姦污她並且毫無悔意的銀行經理,自由自在、用一個彷彿大善人的形象,在街上四處巡行。這一切,都是為了隱藏家庭「猶太人」的身份。然而,每當太陽落山,自己為自己設定的任務和行動休止時,睡眠接管了理性;敵人的陰影就往往化做腳步聲,驚擾著渴望安然入夢的人。

常常,
我在夜晚聽見正在逼近的腳步聲,
而你變成我流亡的場域,
你變成我的囚犯。
試試殺我
只要一次。
不要用逼近的腳步聲
殺害我。〈夜晚的腳步聲〉達衛許,李敏勇譯。

即使敵人無法再用合法的暴力攻擊,法律制度也有所改進;但在心中,被害者往往還是加害者的「囚犯」。而且,雖然納粹黨被消滅了,但種族歧視的觀念和非理性的憎惡,仍然留在許多人的心中。電影主要以「漢娜的宗教老師」這一角色,來描述這樣的情況。

漢娜的宗教老師是捷克蘇台德區的德意志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們不自願的被併入捷克。因此到了二戰時,納粹德國入侵此處,被當地德意志人視作解放者。她也接受了納粹德國的那一套種族觀念。

持平而論:認同納粹德國出兵蘇台德,並不一定等同於認同納粹德國的種族屠殺罪行。但是,《沉默‧真相》中的敵視猶太人者,正是把種種問題混淆起來,再以「非我族類」作為其轉移注意力的箭靶。漢娜的宗教老師以蘇台德德意志人所受的苦為藉口,毫無保留的接受納粹信念的荼毒,最終成為新的加害者。她的立場,到電影的結局也毫無改變。

記憶與生存

語言除了可以保留、傳達記憶之外,猶如房屋、日用品等物件也跨越了時代,保存了我們生活過的活生生的記憶。「語言本身」,語法、單字與思維方式等,也是一種「記憶」。不僅如此,「語言本身」還有一種特性:它不只會保持原樣而已;在孩子的語言中,往往聽得出父母的腔調,但是又不會完全相同。小孩的語言中也有單單只屬他自己的特色。借用薩依德《文化與抵抗》的說法:語言,可以把過去「帶往未來」。人生活的各項「習俗」,藉由生活者當下處境的變化,也常常一方面承繼傳統,一方面又具有「帶往未來」的特點。《沉默‧真相》結尾的喪禮儀式,也表現出了這個特點。

當漢娜的外婆逝世,漢娜的母親決定不再隱瞞猶太人身份,在喪禮上不使用基督宗教的《新約》經文,而是以猶太人的傳統代之。但是作為天主教徒,喪禮還是請神父來主持,以天主教的方式進行。穿的也是奧地利人一般使用的黑色衣服,而不是漢娜外婆所吩咐的傳統白衣。

外婆逝世。漢娜與母親在衣櫃裡找喪禮用的衣服。
母親:葬儀社的人說要黑色典雅的衣服。
母親發現漢娜衣服的異狀,蹲下來查看。她發現漢娜衣服原先縫合的下襬,剪為散狀。母親:這個是怎麼了?你做了什麼?
漢娜:外婆說:悲傷的時候將衣服扯裂是我們的傳統。白色的洋裝是最適合的。眼淚流進去心裡。
母親:還有鞋子。

最後,他們還是穿著黑色的衣服出席;也沒有完全照著傳統猶太人的作法,以撕裂衣服的方式表達哀悼。但是,這卻不代表他們抹煞了自己的身份;恰恰相反,漢娜的母親正是在這場喪禮中,第一次向外人展現出猶太傳統。一個活著的傳統,一定會由於所面臨處境的不同,從當下的歷史再一次得到形體。

這種「保存方式」與「實質內容」間的細膩的互相影響,在另一件事上也有所體現:那就是電影中提到的「相片」和「記憶」。

漢娜摸以前的相片盒子,想找看看有什麼相片。
外婆:「你不會找到什麼的。」
漢娜:「媽媽和阿姨,小時候的相片一張都沒留嗎?」
外婆:「沒。較早的相片一張也沒留。每一張相片都有可能出賣我們。」

在迫害時代,每張相片都可能變成辨識出身份,祕密警察據以求刑的「罪狀」。為了生存下來,不得不把這些乘載著回憶之物捨棄。但是,這並不代表敵人成功的消除了記憶,而是:乘載記憶的相片雖然銷毀了,歷史活生生的見證人卻活了下來。漢娜的外婆雖然曾把相片全部燒掉;但是取而代之的,過去的記憶她牢牢的記在心底。不論是「大樓管理員」、銀行經理對他們的迫害,還是她與逝世丈夫的回憶。她也牢牢記住從他人那裡聽來的推定死亡日期,以作為對亡者的記念。

漢娜:「老師說我連外公是誰都不知道。」
外婆:「我第一任丈夫,是吉迪恩范高,演員兼歌手。漢娜的外公,是在1943年4月9日,被解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囚號J70813。推測在1944年3月,送往毒氣室,屍體焚毀。」

面對敵人對自己「身份」的嘲笑,漢娜的外婆站在敵人(這裡的宗教老師)面前,以堅定的語氣陳述自己的記憶。在猶太人死亡與流亡的記憶中,敵人的罪行也無所遁形。當然,在公眾前宣示這件事,敵人並不一定會因聽見而有所悔改。但是,過往的記憶與當下的生存總是聯繫在一起。一個受苦的族群雖然仍身陷許多敵意,但在民主時代,他們已經能夠合法的、受法律保護的宣稱自己的連續性。

在迫害時代維繫生命想望的記憶;度過迫害後,或能成為重建生活的資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2021/03/08
謝謝參加本次主題策展!很開心可以透過你的文章,認識這一部特別的電影,讓人看見戰爭中的不同身影與面貌~~
傅元罄-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8
哈哈,那感謝你們舉辦策展,讓我們看到更多豐富的戰爭內容和反思。讚~~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9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表面上是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監禁,需要男孩來救女孩出來;但,被關在牢籠裡的其實是男孩自己,他的思想被囚禁在了一套狹隘的意識形態之中。
Thumbnail
表面上是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監禁,需要男孩來救女孩出來;但,被關在牢籠裡的其實是男孩自己,他的思想被囚禁在了一套狹隘的意識形態之中。
Thumbnail
這本書也太可怕!讓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其實在看完的當下,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感覺,甚至覺得用扣人心弦都不足以形容。
Thumbnail
這本書也太可怕!讓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其實在看完的當下,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感覺,甚至覺得用扣人心弦都不足以形容。
Thumbnail
《孤女・狼・納粹》是描述大屠殺倖存者米莎在搬往美國多年後口訴了她兒時為了找到納粹集中營裡的父母而孤身在森林的故事,並跟隨著狼群生活的生存故事,這個故事有的戲劇張力感動許多人,也成為暢銷書跟翻拍電影,但隨著而來的是版權糾紛,而被告的出版商簡為了自保開始懷疑起米沙的生世,沒想到裡頭卻藏了一個驚天秘密!
Thumbnail
《孤女・狼・納粹》是描述大屠殺倖存者米莎在搬往美國多年後口訴了她兒時為了找到納粹集中營裡的父母而孤身在森林的故事,並跟隨著狼群生活的生存故事,這個故事有的戲劇張力感動許多人,也成為暢銷書跟翻拍電影,但隨著而來的是版權糾紛,而被告的出版商簡為了自保開始懷疑起米沙的生世,沒想到裡頭卻藏了一個驚天秘密!
Thumbnail
幽默、譏諷與痛苦的事件,在這三部電影裡產生了結合,形成了「病態的玩笑」(sick jokes):恰好此三部電影皆取材自二戰前後的納粹德國,且皆以戲謔的方式,對痛苦且難受的事件進行了不同的描述與呈現。對恐怖事件的簡化、刻意誇大的幽默或童真,對於有必要被徹底認識的歷史事件的理解,是否有幫助?是值得質疑的
Thumbnail
幽默、譏諷與痛苦的事件,在這三部電影裡產生了結合,形成了「病態的玩笑」(sick jokes):恰好此三部電影皆取材自二戰前後的納粹德國,且皆以戲謔的方式,對痛苦且難受的事件進行了不同的描述與呈現。對恐怖事件的簡化、刻意誇大的幽默或童真,對於有必要被徹底認識的歷史事件的理解,是否有幫助?是值得質疑的
Thumbnail
​​ ●2021春光小說 艾米‧哈蒙【塵埃與灰燼 From Sand And Ash】會害怕,代表妳仍想活著 「妳還在寫告解?」「沒有」她撒謊。「我決定要告解的話就會找神父。」這句話有火藥味,伊娃再次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記錄一下事情而已。」
Thumbnail
​​ ●2021春光小說 艾米‧哈蒙【塵埃與灰燼 From Sand And Ash】會害怕,代表妳仍想活著 「妳還在寫告解?」「沒有」她撒謊。「我決定要告解的話就會找神父。」這句話有火藥味,伊娃再次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記錄一下事情而已。」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曾經在納粹迫害下猶太人所經歷的血淚讓一雙童稚的眼光來描述,更是能加強其力道;以孩童視角細說這段故事的影視作品不少,敘事方式也各不同,就算再怎麼把故事講得輕鬆,過程中觀眾都還是無法忽略細節裡如地獄般的現實正不斷與孩童內在的天真對比,如此的感受更傷,更無疑是加深其中悲哀。
Thumbnail
曾經在納粹迫害下猶太人所經歷的血淚讓一雙童稚的眼光來描述,更是能加強其力道;以孩童視角細說這段故事的影視作品不少,敘事方式也各不同,就算再怎麼把故事講得輕鬆,過程中觀眾都還是無法忽略細節裡如地獄般的現實正不斷與孩童內在的天真對比,如此的感受更傷,更無疑是加深其中悲哀。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11...... ----------------------------------------------------------------- 《鼠族》可說是一本「漫畫書」,但其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11...... ----------------------------------------------------------------- 《鼠族》可說是一本「漫畫書」,但其
Thumbnail
自由、平等,或許於現在的我們習以為常,然而縱貫歷史,種族的對立與迫害也曾真實發生,更直接與間接導致千萬人的喪命與流離失所。 如納粹時期。 而《兔嘲男孩》特別之處,便在於在幽默的笑點與沉重、敘事性的劇情中,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與幻想的希特勒、母親及猶太人女孩艾莎的互動中,隱晦的諷刺當時納粹政權的極端。
Thumbnail
自由、平等,或許於現在的我們習以為常,然而縱貫歷史,種族的對立與迫害也曾真實發生,更直接與間接導致千萬人的喪命與流離失所。 如納粹時期。 而《兔嘲男孩》特別之處,便在於在幽默的笑點與沉重、敘事性的劇情中,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與幻想的希特勒、母親及猶太人女孩艾莎的互動中,隱晦的諷刺當時納粹政權的極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