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論|後設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方法 - 以展覽《影像的謀反》與許家維的作品為例(上)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文字/黃祥昀
編輯/黃郁齡
前言
2018 年由策展人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展出,本展覽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這裡的另類是指反對權威、大歷史、單向敘事的歷史。
文章分成兩個部份,首先,分析作品是如何用後設電影的手法討論歷史事件,後設手法指的是呈現拍攝現場或拍攝設備,並使用多頻道螢幕來創造多線敘事,我以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提出的後電影條件(post-cinematic condition)為框架去理解錄像藝術如何設計後設的敘事方式 [1],讓觀眾在「出戲與入戲」之間理解「再現的限制」,因而產生有別於單向與被動地接受影像所帶來的知識,此外,以兩部作品:艾薩克.朱利安《萬重浪》(2010)和許家維《高砂》(2017)作品為討論對象,聚焦在後設的形式與多線的敘事「如何」再現歷史並形成對權威的反抗,讓觀眾有多元而開放的詮釋空間。
第二部份,則是針對多線式敘事模式轉向「虛實交錯」的歷史論述做討論。在許家維近年的許多作品中,藝術家時常將神話、傳統戲劇融入紀錄片式的影像或歷史文獻的素材。這裡我想提出的是,既然藝術家處理的歷史方式並非是絕對寫實的,也不是以還原真相為目的,藝術家所訴說的歷史意義為何?而藝術家所闡述的歷史跟歷史學者所論述的歷史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是:「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要怎麼判斷哪些歷史是真相,而哪些又是虛構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討論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與融入神話與劇場的影像類藝術作品,在敘事結構與知識論上的差異。這裡用的理論框架是歷史哲學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的《後設歷史》[2]。懷特在這部巨作中,分析歷史學上不同的歷史研究法,並將各種歷史的敘事結構分類,最後提出一個至今仍震撼史學界的宣稱: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歷史學比較接近文學而非科學。對懷特來說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3] 因此,理解這類型藝術作品的重點便不是在於真實與否,而是在於分析其敘事結構與背後所指的意義。由此觀點出發,我重新詮釋葉.芭塔娜《地獄》(2013)、許家維的《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2017)、《廢墟情報局》(2015)、《回莫村》(2012)並重新思考在歷史敘事中虛構與真實的定義,以及融合兩者的藝術作品,如何帶給觀眾對「另類歷史方法」的全新理解。
反對在黑暗中看電影的單向度的觀看模式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一文中,作者吳牧青與嚴瀟瀟提出影像的謀反的「謀反」並不是單向度的謀反,因為在歷史上每個時間點或因為脈絡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反抗對象,譬如一般理解的錄像藝術在歷史上曾以「反敘事(至少鮮有從影像中可被直接感知的完整敘事性)[...] 演變出與主流影視觀看文化截然不同的美學策略」。[4] 但是不少學者又指出,目前當代的錄像藝術又有一種「對敘事性的『重返』或『轉向』」。[5] 要怎麼理解作品或者藝術家的在謀反什麼,因此變成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Ten Thousand Waves, 2010)。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Ten Thousand Waves, 2010)的錄像作品的展示形式是透過多頻道環繞於整個展間,因而有別於在黑暗電影中觀看一個單線式的電影,很類似藝術史中的「擴延電影運動」(Expanded Cinema Movement)(1960 年代開始的擴延電影運動的歷史源頭,請見筆者的另一篇文章: Lexicon Research: Expanded Cinema) ,但擴延電影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並不表示不在電影院播放就可以直接將它畫上等號。我認為影像的謀反這個展覽較適用於由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 所提出的:「擴延電影作為一種後電影條件」(post-cinematic condition) 這個定義,[6] 在此可理解為,把擴延電影作為一種反動的概念,它鬆動了傳統看電影的方式,也就是在一個黑暗的電影院被地觀看電影。
後電影的觀影形式不侷限在電影院,而是走出電影院進入美術館或其他場所。觀眾在美術館中,看作品可以走動,也可以有選擇觀看影像時間長短,像《萬重浪》的多頻道錄像,觀眾有選擇看哪個螢幕的權力,藝術家也設計讓同一個畫面有不同的景框大小,因此,觀眾也可以選擇要用哪一種景框大小觀看同一個場景,因此,相對於在電影院的被動觀看的觀眾,在美術館的觀眾有更高的主動性。[7]
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Ten Thousand Waves, 2010)。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以這種後電影的形式呈現歷史事件,對於反權威歷史有兩個層面的影響:第一個層面是單方向性的描述歷史,書寫者或藝術家所代表的某一個意識型態,會被直接灌輸至觀眾,缺乏反思的空間。第二個層面,透過反思電影本身被觀賞的條件與場所,也可以激發觀眾去思考作品背後生產的邏輯,進而挑戰作品的敘事邏輯,達到一個作品、創造者(藝術家)與觀眾對話的一個可能性。像是在《萬重浪》的作品中,將張曼玉飾演媽祖在桂林山水跟拍攝現場的綠幕交錯而成,另一段影則像將萬重浪三字寫成書法並擦拭清理掉的工作人員納入鏡頭。這兩個片段讓觀眾反思電影生產的條件,是一種出戲的方式,也是常見的後設電影手法。因此,將《萬重浪》視為擴延電影中討論後電影條件的角度是一個合理的切入點。
帶著同樣的問題意識,許家維的三個作品都使用「後設電影」的手法,意即讓觀眾看見作品背後是用什麼樣的工具和技術產出技術的,而這些工具跟技術如何影響藝術家對某一段歷史的詮釋,這也就是説產生一個歷史故事或者作品的生產條件會造成歷史論述的不同。藝術家許家維在作品《回莫村》(2012),藝術家許家維邀請當地的居民擔任拍攝的工作人員,在影片中也可以看到攝影器材與錄影設備。
許家維,《回莫村》,單頻道錄像,8分20秒,2012。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除了把攝影工作現場拍進作品外,許家維在 2017 年的個展《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中,呈現多個層次的虛擬攝影棚。第一層次是在展覽現場擺放一個攝影棚加一個播放影片的螢幕,而影片裡面也設置一個同樣的攝影棚和螢幕。這個螢幕裡面播放工業研究所相關的紀錄片影像,觀眾先看到播放這個影片的景框,鏡頭慢慢放大,到最後我們直接看到影片,於是又意識到在現場我們是透過景框在看影片。這樣的裝置,讓影像在數位虛擬介面、拍攝現場、觀看當下之間穿梭,引發人更進一步思考,在數位時代下重新討論過往歷史時,藝術家所選用的介面的重要性。 2018 年的新作《黑與白—馬來貘》(2018)與《黑與白-熊貓》(2018) 在敘述手法上,讓觀眾「透過手機與電腦螢幕」觀看,以動物為主角作為政治諷喻的角度思考歷史。[8]
許家維,《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單頻道錄像,3分鐘,2017。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從上述反思生產影像的技術與觀看影像的形式來理解許家維的作品《高砂》(2017)這部影片的話,其中「移動的拉幕」特別有層次。高砂是日治時期,日本對台灣的代稱,也是日本室町時代的能劇作家阿彌也有部的作品名稱 [9],這個作品的「故事背景是一對化為老夫妻人形的松樹精之間的恩愛與默契,來表達地域之遙亦無法阻隔彼此」[10],這也是1920年代日本高砂香料工業株式會社在台灣設廠為公司取名的原因。[11] 影片中演員在現在日本高砂香料工業株式會社,一間香水公司的工廠表演《高砂》這部能劇,螢幕慢慢從左到右滑過,藝術家認為這是一種「全鏡頭的延續性空間」可視為一種「另類的一鏡到底」。 [12] 我自己在觀賞時,第一個感覺是這兩位看似「古典」的演員好像在談一場「現代人」的遠距離戀愛,因為拉幕的效果,好似電腦螢幕視訊或者通訊軟體的邊框,也就是説,透過拉幕,讓人意識到影片的景框(frame)。
孫松榮也指出因為兩位老夫妻演員,「一邊回應未現身的祭司友成與詠唱隊的提問,一邊則吟唱著相生之松分隔兩地的動人故事」[13],形成一種「框中有框、畫中有畫、戲中有戲」。[14] 許家維在訪問中提到「[能劇的]演員有時候甚至會跳脫出劇情結構,對劇的本身進行評論或者談論文學的意義 [...] 此次演出的主要演員 [...] 他們唱的歌推動了劇情的進展,但另外還有 [...] 祭司以及舞台後方一群詠唱者稱之為『地謠』。祭司與地謠在劇中與老夫妻對話,但同時也經長跳脫劇情,有著許多後設的唱詞。」[15] 也就是說,在這部片中的後設性在於透過畫外音以及拉幕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而不像前段介紹的作品比較直白的(literal)的呈現對於「電影製作過程」本身的反思,比較多的是對於「電影敘事」本身的思考。依循此脈絡,下篇將討論轉向電影敘事中的虛實關係。
許家維,《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單頻道錄像,3分鐘,2017。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現象書寫-視覺藝術」專案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蘇美智女士。

[1] Krauss, Rosalind,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0.

[2] White, Hayden, and Michael S. Roth.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3] See: Introduction in White, Hayden, and Michael S. Roth.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4] 吳牧青、嚴瀟瀟 ,《今藝術》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2018.05.03. URL: 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3965.html Access Date: 2018.03.05.

[5] 吳牧青、嚴瀟瀟 ,《今藝術》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2018.05.03. URL: 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3965.html Access Date: 2018.03.05. 我認為還是要依照個案討論比較好,主要是因為我一直對藝術史上的以分類或流派和運動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我認為藝術史上的流派與分類從來都不是靜態,而是隨著新的作品在改變,也從來不是依循演繹法這類的邏輯,再加上覺得歷史的發展是多元多線式的因此,在這邊我援引擴延電影運動,並不是要把作品歸入這個藝術潮流,而是辨認出一些類似的形式,而且受此運動的啟發,找到詮釋《萬重浪》的一個角度。

[6] 我認為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Ten Thousand Waves, 2010)作品是與 Gene Youngblood’s Expanded Cinema 和歷史意義上從Fluxus movment 延續下來的定義關聯性較弱。吳牧青、嚴瀟瀟 ,《今藝術》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2018.05.03. URL: 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3965.html 但確實與擴延電影的另一種定義post-cinematic condition 有相似之處。
請參見:Youngblood, Gene, Expanded Cinema. New York: Dutton, 1970.
請參見:Krauss, Rosalind,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0.

[7] 請參見: dispositif theory相關討論。

[8] 轉向介面、數位技術與網路社會的思考,可以在許家維與許峰瑞於2018年策劃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 》中找到更深入的討論。

[9]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57

[10]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57

[11]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57

[12]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121

[13]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10

[14]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10

[15] 許家維,2018,《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尊彩國際藝術出版,p.121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喔!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相隔將近半年,再一次提筆寫下主編的話,心裡是緊張也興奮的。關注我們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釀電影》從年初到上個月變得安靜了,那是因為我們進行了財務重整,以用更完整、獨立的型態面對大家。這一切整理到前陣子告一段落,我們也從休眠中醒來了,現在恢復全速運轉。許多蓄勢待發的專題與合作,都將要和大家見面。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現實和真實是有差距的。」林奕華提到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眾滿足與劇中所呈現的「現實」,但他依舊在劇中看到太多設計,而無法滿足於「真實」。「真實是超於現實、高於現實的。大家都容易滿足於現實,但我不滿足。在我的劇場裡情節可能荒誕,但精神是真實的:我現在就是在問你一個問題,我們不要再繞圈了。」
薩雅吉雷和洪常秀的作品都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男性視角,都有另類陽剛男性,他們並不果斷霸道,而是軟弱、徬徨的知識份子和藝文創作者,去襯托女性的神秘飄忽、或純粹易感──而女性這兩種表現是不是同一回事?似乎也沒差,男性這麼廢,女性在他們的眼神中被迫昇華,變成啟發或突破口,讓他們終於能看到更好的更壞的自己。
《淪落人》是個平凡的故事,關於兩個最平凡不過的社會底層人物,但即使平凡到幾乎卑微,《淪落人》詮釋的卻是最純真的人心與最真摯的互動。故事仿若一場撥開社會標籤與金錢堆砌的人性實驗,透過兩個失去一切的社會男女,檢視人在扒開外在物質的加持之後,還會剩下哪些光輝。
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還能感動又惆悵、一路邊哭邊笑的原因,要歸因於編劇與導演處理幾位重要元老角色的慎重及尊重,以及投注的深厚情感。安排他們在勝利機會渺茫的終局之戰,對抗似乎已寫定的天命,使這些英雄更接近無奈無助的凡人,產生的勇氣也更為偉大——他們挺身而出並非對自己有任何信心,而是「非如此不可」的決心。
相隔將近半年,再一次提筆寫下主編的話,心裡是緊張也興奮的。關注我們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釀電影》從年初到上個月變得安靜了,那是因為我們進行了財務重整,以用更完整、獨立的型態面對大家。這一切整理到前陣子告一段落,我們也從休眠中醒來了,現在恢復全速運轉。許多蓄勢待發的專題與合作,都將要和大家見面。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現實和真實是有差距的。」林奕華提到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眾滿足與劇中所呈現的「現實」,但他依舊在劇中看到太多設計,而無法滿足於「真實」。「真實是超於現實、高於現實的。大家都容易滿足於現實,但我不滿足。在我的劇場裡情節可能荒誕,但精神是真實的:我現在就是在問你一個問題,我們不要再繞圈了。」
薩雅吉雷和洪常秀的作品都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男性視角,都有另類陽剛男性,他們並不果斷霸道,而是軟弱、徬徨的知識份子和藝文創作者,去襯托女性的神秘飄忽、或純粹易感──而女性這兩種表現是不是同一回事?似乎也沒差,男性這麼廢,女性在他們的眼神中被迫昇華,變成啟發或突破口,讓他們終於能看到更好的更壞的自己。
《淪落人》是個平凡的故事,關於兩個最平凡不過的社會底層人物,但即使平凡到幾乎卑微,《淪落人》詮釋的卻是最純真的人心與最真摯的互動。故事仿若一場撥開社會標籤與金錢堆砌的人性實驗,透過兩個失去一切的社會男女,檢視人在扒開外在物質的加持之後,還會剩下哪些光輝。
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還能感動又惆悵、一路邊哭邊笑的原因,要歸因於編劇與導演處理幾位重要元老角色的慎重及尊重,以及投注的深厚情感。安排他們在勝利機會渺茫的終局之戰,對抗似乎已寫定的天命,使這些英雄更接近無奈無助的凡人,產生的勇氣也更為偉大——他們挺身而出並非對自己有任何信心,而是「非如此不可」的決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 只要去過國外旅遊;你都會發現有許多政治相關性質紀念館。這些紀念館都是陳述政治相關人、事、物。事過境遷這些紀念館也是敘說政治主張與歷史事件。鄭南榕紀念館亦是如此。鄭南榕紀念館是目前台灣小型藝文場館中,少數仍保留災難現場的紀念館。來此走走更能明瞭台灣政治發展中一段悲劇人生。 鄭南榕紀念館相關資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只有刺傷你的矛能治你的傷」,這句歌詞不再只是基督教隱惡揚善的諄諄教誨,而是對於鬼魂的理解,甚至是愛:有能力者雖然深受鬼魂折磨──不論是真實界的怪物,或是已經往生、但曾經於在世期間對生者造成某些影響的死者──,但是怪物與鬼魂的存在,似乎某種程度撫平了他們以及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這場審判僅是作為殺雞儆猴的政治秀,在檯面上的訴訟,不過是走個過場,佯裝成民主體制的私刑暴力。而在檯面下,警方對示威者惡意地發動攻擊,又或是安插間諜在示威群眾中,利用女探員施展美人計。在國家與個體間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個體的處境猶如螻蟻一般,受制於國家機器的操縱。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 只要去過國外旅遊;你都會發現有許多政治相關性質紀念館。這些紀念館都是陳述政治相關人、事、物。事過境遷這些紀念館也是敘說政治主張與歷史事件。鄭南榕紀念館亦是如此。鄭南榕紀念館是目前台灣小型藝文場館中,少數仍保留災難現場的紀念館。來此走走更能明瞭台灣政治發展中一段悲劇人生。 鄭南榕紀念館相關資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只有刺傷你的矛能治你的傷」,這句歌詞不再只是基督教隱惡揚善的諄諄教誨,而是對於鬼魂的理解,甚至是愛:有能力者雖然深受鬼魂折磨──不論是真實界的怪物,或是已經往生、但曾經於在世期間對生者造成某些影響的死者──,但是怪物與鬼魂的存在,似乎某種程度撫平了他們以及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這場審判僅是作為殺雞儆猴的政治秀,在檯面上的訴訟,不過是走個過場,佯裝成民主體制的私刑暴力。而在檯面下,警方對示威者惡意地發動攻擊,又或是安插間諜在示威群眾中,利用女探員施展美人計。在國家與個體間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個體的處境猶如螻蟻一般,受制於國家機器的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