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p>釀影評|《第三次殺人》:是枝裕和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字/沈怡昕
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IndieWire 影評 David Ehrlich 用尖酸的口吻說:「是枝裕和甚至沒給我們繩子讓我們把自己吊死。(Kore-eda never gives us enough rope to hang ourselves.)」我想到羅伯.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最後一部作品《金錢》(L'argent, 1983)。布列松在監獄裡的那一幕,讓死囚獨坐獄中不給他繩子上吊,一束光從高窗落下。布列松讓死囚荒謬地出獄了,卻讓他再次犯罪入獄。是枝裕和《第三次殺人》(三度目の殺人)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評價慘烈,影評認為這部談論死刑的電影,雖然融合了他擅長的人性切入點,但隔靴搔癢。Ehrlich 更是直接用電影中死刑的意象,諷刺了作者電影中許多讓他尷尬的片刻。然而,這很可能是是枝裕和作者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在討論死亡(或,死刑),又是怎麼將這個主題從具象提升到抽象的層次呢?

其實,這是一部法庭電影。是枝以法庭開庭的過程,及庭間調查、探訪被告的片段,穿插他對家庭倫理、公路電影的持續探索。不一定創新,卻十分飽滿;不一定成功,但絕對奮力嘗試。然而,影片後半段,卻滿是手法稚氣的形上學叩問。顯然,在 Ehrlich、以及為數不少在影展與院線觀賞的歐美(或亞洲)影評心中,他失敗了。勢利而假裝自己是創作者的買家/評論家,用他們自以為是大眾知音的口吻,看待這部不完整的轉型期作品。

先撇開大眾與影評的觀點差異不談,因為顯而易見影評的直覺是對的,這不是一部符合觀眾想像的「是枝裕和」。而他們的見獵心喜,來自於對是枝裕和作者招牌的期待。史蒂芬.史匹柏買下《我的意外爸爸》翻拍版權後,是枝裕和是目前嬴弱的日本影壇,下一個能扛起海內外期待的大師、巨匠候選人。在這種壓力下,是枝裕和不但有應付各種資方和製作方的產量、產期壓力,在品質上更是不能不卯足全力用上他的招牌印記。於是他全部用上了。但有沒有派上用場呢?

raw-image

我認為這是是枝裕和數個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作品。若一路觀察下來,喜歡是枝裕和的觀眾應該可以感覺出他從早期作品至今的種種變化;若更有心,將他的作品從《我的意外爸爸》、甚至更早的《空氣人形》一路看下來,便可以看出近年在製作格局和製作模式上體制化的軌跡。包括各種類型化、以及合作夥伴的藝術突圍策略之嘗試,並反映在製作成本增加、卡司從藝術片作者班底往 A 咖移動、宣傳在製作早期就進組⋯⋯等等跡象。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Thumbnail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Thumbnail
推薦度:★★★☆適合閱讀的劇本未必適合演出,討好評審的劇本未必討好觀眾。
Thumbnail
推薦度:★★★☆適合閱讀的劇本未必適合演出,討好評審的劇本未必討好觀眾。
Thumbnail
我去影廳看這部電影時觀眾超少,但意外的更突顯出這部電影隱晦與幽微的氛圍,關於殺人動機。 看多了情緒起伏、有因有果的電影,《第三次殺人》的劇情格外與眾不同。看完後我甚至不確定兇手是誰,而這,正是它特別的地方。 你為什麼殺他?重盛律師為殺人犯三隅辯護時,這個問題在他心裡揮之不去。
Thumbnail
我去影廳看這部電影時觀眾超少,但意外的更突顯出這部電影隱晦與幽微的氛圍,關於殺人動機。 看多了情緒起伏、有因有果的電影,《第三次殺人》的劇情格外與眾不同。看完後我甚至不確定兇手是誰,而這,正是它特別的地方。 你為什麼殺他?重盛律師為殺人犯三隅辯護時,這個問題在他心裡揮之不去。
Thumbnail
日影,2018。 不知道為什麼,加入片單時,冒出過,這個殺人,指的是否是在法庭上的被判決者。電影看完以後,自己解讀是吧,他犯過兩次案,而他自己是第三次。 這部的對話跟論點都很有意思。我要再好好看一次、好好記錄。 發現導演是是枝裕和的時候,內心哦~了一聲。他很擅於這種緩慢步調、細細鋪陳、不給答案、家
Thumbnail
日影,2018。 不知道為什麼,加入片單時,冒出過,這個殺人,指的是否是在法庭上的被判決者。電影看完以後,自己解讀是吧,他犯過兩次案,而他自己是第三次。 這部的對話跟論點都很有意思。我要再好好看一次、好好記錄。 發現導演是是枝裕和的時候,內心哦~了一聲。他很擅於這種緩慢步調、細細鋪陳、不給答案、家
Thumbnail
《尋人啟弒》是值得一看的驚悚懸疑佳作,它借用真實事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也表現愛與死亡的衝突矛盾,使人深深著迷於電影氛圍。如果殺人者的犯案動機可以輕易得到合理化,並且成為慾望發洩管道,那麼捍衛人性與人權的正當性都將動搖,再也無法站得住腳。
Thumbnail
《尋人啟弒》是值得一看的驚悚懸疑佳作,它借用真實事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也表現愛與死亡的衝突矛盾,使人深深著迷於電影氛圍。如果殺人者的犯案動機可以輕易得到合理化,並且成為慾望發洩管道,那麼捍衛人性與人權的正當性都將動搖,再也無法站得住腳。
Thumbnail
瞎子摸象—《第三次殺人》 前言 許久沒有打點東西,覺得自己文筆有點下滑,所以想做個30天挑戰。 每天觀賞一部電影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藉以練習自己的寫作和抒發。 註:每篇感想皆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若有見解不同不對的地方還請鞭策小力一點。 電影作品名:《第三次殺人》三度目の殺人 內容大綱: 預告
Thumbnail
瞎子摸象—《第三次殺人》 前言 許久沒有打點東西,覺得自己文筆有點下滑,所以想做個30天挑戰。 每天觀賞一部電影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藉以練習自己的寫作和抒發。 註:每篇感想皆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若有見解不同不對的地方還請鞭策小力一點。 電影作品名:《第三次殺人》三度目の殺人 內容大綱: 預告
Thumbnail
這篇是2013年閱讀東販出版的橫山秀夫小說《64》感想文,2021年,這本小說的繁體中文版由圓神出版重新上市。
Thumbnail
這篇是2013年閱讀東販出版的橫山秀夫小說《64》感想文,2021年,這本小說的繁體中文版由圓神出版重新上市。
Thumbnail
周防正行在《嫌豬手事件簿》,展現了迥異於近日的《王牌辯士》,或名作《我們來跳舞》的風格。寫實而壓抑地,展演了冤罪的無奈、痛苦,與法庭的拖沓。
Thumbnail
周防正行在《嫌豬手事件簿》,展現了迥異於近日的《王牌辯士》,或名作《我們來跳舞》的風格。寫實而壓抑地,展演了冤罪的無奈、痛苦,與法庭的拖沓。
Thumbnail
何謂真相?何謂謊言?被害人與受害人的關係?殺人動機?又或者真相不過是礙於要給社會一個交代而產生的結論? 在僅有嫌疑人的情況下,命案該如何公正中立的審判? 在這部片中,三隅是否真的殺人變得不是重點。
Thumbnail
何謂真相?何謂謊言?被害人與受害人的關係?殺人動機?又或者真相不過是礙於要給社會一個交代而產生的結論? 在僅有嫌疑人的情況下,命案該如何公正中立的審判? 在這部片中,三隅是否真的殺人變得不是重點。
Thumbnail
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好像必須在最後收束整個故事前面鋪陳的線,這部電影最後雖然案子有了判決,但故事不僅沒有結局且彎成了一個更大的問號,但對我來說,他絕對是一部成功的懸疑作品,重點從來都不是謎底揭曉的剎那,而是在那陣五里霧中,我們摸到了什麼?
Thumbnail
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好像必須在最後收束整個故事前面鋪陳的線,這部電影最後雖然案子有了判決,但故事不僅沒有結局且彎成了一個更大的問號,但對我來說,他絕對是一部成功的懸疑作品,重點從來都不是謎底揭曉的剎那,而是在那陣五里霧中,我們摸到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