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故沒能回鄉公投,恰逢《光》要在公投日開展,於是預約了早上十點的第一梯次,想說這樣人應該會比較少(實際上並沒有),不過有預約限額的情況下,觀展體感比之前好非常多,希望即便是疫情警戒降級後也可以繼續保持。(……)
展期 2021.12.18 - 2022.04.24
地點 MoNTUE北師美術館
藝術家 劉錦堂、賴和、倪蔣懷、陳澄波、黃土水、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王白淵、藍蔭鼎、張維賢、陳植棋、陳進、鄧南光、郭雪湖、李石樵、劉啟祥、蒲添生、陳清汾、張才、洪瑞麟、林之助、林摶秋、莊世和(依出生年排序)
當代迴響 林君昵、黃邦銓、阮劇團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週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個人及
團體皆需預約,詳細內容請見
網頁。
1921年10月,黃土水以《甘露水》獲得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此作以蚌殼中昂然向上的少女,宛如自黑暗中走向世界,堅強舒緩的容姿象徵著臺灣文藝復興時代的將臨;同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發起人蔣渭水在發表〈臨床講義:名為臺灣的病人〉(1921)一文,診斷臺灣罹患「知識的營養不良症」,須藉由文化運動醫治,而推動文化運動的組織即是臺灣文化協會。
一次大戰後的大正民主時期,在民族自決思潮與自由民權運動的衝擊下,啟發在東京的臺灣青年,反思殖民地之下的差別待遇並組織集會,而林獻堂則領導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蔡惠如在東京催生《臺灣青年》雜誌。蔣渭水等人則是在島內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作為本島民間社會啟迪民智、思想解放、文化藝術啟蒙的重要開端。
隨著文化運動的深化,各式政治運動蓬勃湧現,臺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分裂後影響生成多個團體,分佔光譜不同位置共同為臺灣未來努力。另一方面,文協推展的文化運動則受到世界思潮影響,新時代的繪畫、雕刻、小說、新劇、電影紛紛誕生,與運動相輔相成新的藝術概念。藝術家追索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文藝抵抗的路線繼續延伸文協精神直到戰後。
在迎接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週年的2021年,北師美術館將目光著眼於時代脈絡。試圖穿越作品美學風格與藝術家自身歷程,定錨於其成長的年代,探索其時代特質,藝術家何以從中迸發力量,得以奮不顧身追求藝術,以此建構臺灣文化面目。
本展以「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四個子題出發,由內而外探討創作者如何從自我覺察的迸發進而書寫社會,勾勒個人和社會的交融與抵抗。與此同時於「當代的迴響」單元與阮劇團合作重新演繹當時的文化劇,以及邀請林君昵、黃邦銓導演團隊創作《甘露水》同名紀錄片與影像互動裝置將時代顯影。在多樣化梳理展呈歷史的同時,透過與當代創作者的合製共創,以當代的觀點回應創作的本質。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名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知識份子如何在黑暗的時代中仍懷抱勇氣,感知那幾近不存在的光,並心懷信念向前奔馳。
在持續擴張的宇宙中,最遠的星系以如此的高速遠離,以至於它們發出的光永遠也無法觸及我們。由於發出光的星系以超過光的速度遠離我們,我們從天體中所感知的黑暗,實為那些朝向我們而來,卻無法企及我們的光。
成為同時代人,首先以及最重要的,是勇氣問題,因為它意味著不但有能力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還要有能力在黑暗中感知那朝向我們、卻又無限地與我們拉開距離的光。
──阿岡本,〈何謂同時代?〉
一開始得知時就覺得展名很大膽,只用了一個字:「光」,要不是有《甘露水》這件作品問世,恐怕很難用這樣的名字作展覽,因為並不容易被記憶,更由此可以想見策展人希望賦予這個展覽怎樣的意義。
因為深知最熱門的展品遲早要被大量圍觀,所以進場後就率先朝目標前進,以免拍照的時候裡裡外外都是人。
黃土水,《甘露水》,1921,大理石,80x40x175cm,文化部典藏
稍微查了一下,「甘露」又喻佛法涅槃解脫之道,妙法能洗煩惱之塵垢,故譬以「水」。
黃土水,《甘露水》,1921,大理石,80x40x175cm,文化部典藏
雖然這樣說很老套,但真的很美,身形、肌理和神情都雕琢得栩栩如生,而據修復師森純一所說,那半張的雙眼猶如釋迦摩尼,有著觀照眾生的神性。
有沒有神性我不知道啦,我這個人很簡單,就是覺得區區人類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作品……藝術家好強……(゚∀。)
《光》在知識面偏硬,需要一些臺灣日治時期藝術史的前備知識(邊估狗邊看展也OK),文本敘事也很豐沛,以下就直接進入展場的敘事和展品呈現,本次有頗多私人收藏的展品,很值得去看看,畢竟下次再看到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要藏家願意借)
忠實反映時代的脈動,生活即是美,吾等希望始於藝術、終於藝術,化育此島為美麗島。愛好藝術的我們,心懷為鄉土臺灣島殉情,隨時以兢兢業業的傻勁,不忘研究、精進,赤島社的使命在此,吾等之生活亦在此。且讓秋天的臺展和春天的赤島展來裝飾這煞風景的島嶼吧!
──〈赤島社成立宣言〉,《臺南新報》,1929年8月28日
赤島社為1929年成立的台灣第一個本土畫會,由「七星畫壇」以及「赤陽洋畫會」合併組成。成員包含顏水龍、陳澄波、楊三郎、倪蔣懷、陳植棋、李梅樹、郭柏川、范洪甲、陳承藩、陳慧坤、張秋海、張舜卿、廖繼春等十三人組成,皆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畫風都受東京後期印象派的影響。(引自維基百科)
藍蔭鼎,《南國之夜》,1940,水彩、紙,68.0 x 101.0 cm,私人收藏。
藍蔭鼎,《夜晚的麵攤》,1924,水彩、紙,68.0 x 101.0 cm,私人收藏。
陳進,《繡裙》,1947,膠彩、絹,120.0 x 90.0 cm,私人收藏
林之助,《取景》,1938,膠彩、紙,91.0 x 72.7 cm,私人收藏。
李梅樹,《紅衣》,1939,油彩、畫布,116.5×91cm,李梅樹紀念館收藏
陳澄波,《琳瑯山閣》,1935,畫布、油彩,73×91cm,私人收藏
陳澄波,《群眾》,1930s,油彩、木板,23.8x33cm,私人收藏
上面這幅謎之可愛,表情很陽春,當下看到笑出來,覺得澄波怎麼會這樣。
陳植棋,《夫人像》,油畫,1927,畫家家族收藏。
李石樵,《市場口》,1945,油彩、畫布,146.0 x 157.0cm ,李石樵美術館收藏。
李梅樹,《黃昏》,1948,油彩、畫布,194x130cm,李梅樹紀念館收藏
因為展場條件限制,許多作品拍起來都有反光(唉),故而沒有放上來,強烈建議還是要親自到展場觀覽原作,更能體會作品的細緻和特出之處。此外,本展還有相當豐富的文史紀錄可供延伸、連結,使觀展者得以理解當下時代的社會情境,從而探索藝術家的作品與時代間的相互影響。
本展史料著重的不只有畫家或雕塑家,而是整個藝文領域都有提及,相信若是如今身在藝文領域當中的觀展者,會對整個展覽的感受更有感觸。
結束對歷史的回顧,至於當代的迴響:互動裝置《荊棘之道-暗房與詩歌》,名字取自王白淵1931年出版的詩集《荊棘之道》,分成兩個部分,B1是暗房,3F是詩歌,引用詩集中的〈本性之海〉一作,我個人覺得將「迴響」的概念應用得很適切。
離場前抓緊時間看了《甘露水》的影片,影片將整個概念做得非常完滿,除了把甘露水現世的前因後果展現出來之外,還針對雕塑的細節做說明,並扣緊「光」這個主題,片末的歌聲動人而抒情。以下為預告片。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登入並按❤!下次見!(´▽`ʃ♡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