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漫談:同人創作者的政治支線──語言的純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噗浪上有人誤指中國用詞入侵台灣出版漫畫,因而掀起諸多討論。由於噗主是「誤指」,便有不少人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有被誤指的經歷,又或者是反感於誤指者的台灣華語水平不佳,更甚者對這類人四處海巡「糾錯」的行徑相當嫌惡。

raw-image

  在噗浪同人圈,這種非官方的、訴求語言純化的行為已經可以說是行之有年,而人們約莫是參照「內心的小警總」此一概念,半是趣味,半是輕蔑地將其稱之為「支語警察」。(我認為其中也有「管太寬」的諷刺意味)

  對於如何使用語言,我的建議只有:先查字典。

  其實支語小警察這件事情也是翻來覆去討論過很多次了,可以稱之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常態登板題。我自己的立場是「依據情境和需要,寫作可以酌量使用,但若無必要則盡量避免」,以及「溝通時若非語境有需要,無論口語或文字均以台灣用詞表達」,同樣使用華語,語言必然會互相影響,只是哪邊影響得多、哪邊影響得少。

  以政治立場來說,我並不覺得支語小警察的存在是件壞事,警醒在台灣的華語使用者們對文化侵略一事的認知有其必要,語言的流變也可以成為一種無形的主權爭奪。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支語小警察對待中國華語在台使用者的態度,是不是在趕跑或與自己有共同理念的人,因而壓縮到堅持台灣華語甚至台羅使用者的拓展可能,以及他們運用且識得台灣華語的能力似乎並不足以證明支語小警察存在的正當性。

  撇開政治不談的話,語言的流變是一種常態,無關正確與否,本來就會隨著時代演變成最適合該時代的樣貌,而我們的地理位置、語言、歷史,都讓我們特別容易受到中國現代流行文化影響,所以用詞的改變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基於主權因素,無法撇開政治不談,理解且運用該地流行語有時就是認同該地文化的第一步,謹慎不是壞事。

  我認為不必排斥學習如何運用中國華語和簡體華文(包括流行語),知識可以成為力量,而語文就是習得知識的門檻之一,比如很多譯本其實都是簡體的,某些中國文史資料也是。因此,一味的開放和全面的禁止皆非良策,更不應該只依靠政府設下的限制作停損點,而是要自己能做取捨。(好像又在講媒體識讀 )

  「使用而不耽溺,瞭解但不成為」會是我對運用中國華語文一事的看法。每個人內心的尺都不一樣,或許正是支語小警察出現的原因(不過部分語文程度真的有待加強),當然有支持也有反對的聲音,理由各式各樣,這是多元社會的可貴,我們能從討論間慢慢釐清自己和別人的想法,甚或得以從中凝聚共識。(至少踩緊一邊一國的底線8!!)

  順帶一提,「質量」一詞時常會被以為是所謂的支語,但它其實未必是。要辨別是與不是,得看詞彙的「用途」,最簡單的判別法就是去國家圖書館的碩博士論文網,看它是何時存在,又如何被定義。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登入並按❤,或是按底下的拍手符號按鈕5下,就可以免費贊助我!感謝你,我們下次見~(*ˇωˇ*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極忘形
58會員
158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樂極忘形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台語文的政治功能,凝聚認同太強烈了,以至於屏蔽了它作為一種語言的——追求聲韻的、詞句的文學美感的追求。筆者期望,當我們談及台語文,可以不要有那麼強烈的政治目的——還語言以本來面貌。
Thumbnail
台語文的政治功能,凝聚認同太強烈了,以至於屏蔽了它作為一種語言的——追求聲韻的、詞句的文學美感的追求。筆者期望,當我們談及台語文,可以不要有那麼強烈的政治目的——還語言以本來面貌。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天哪,有史以來標題醞釀最久的一篇。去年年初我想寫一篇翻譯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文章,但這個題目很大,要怎麼聚焦其實有難度。最近發生一件大事,終於讓這個題目可以從箱底走出來。這件大事就是推特上的「大翻譯運動」。
Thumbnail
天哪,有史以來標題醞釀最久的一篇。去年年初我想寫一篇翻譯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文章,但這個題目很大,要怎麼聚焦其實有難度。最近發生一件大事,終於讓這個題目可以從箱底走出來。這件大事就是推特上的「大翻譯運動」。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噗浪上有人誤指中國用詞入侵台灣出版漫畫,因而掀起諸多討論,由於他是「誤指」,便有不少人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有被誤指的經歷,又或者是反感於誤指者的台灣華語水平不佳,更甚至對這類人四處「糾錯」的行徑相當厭惡。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噗浪上有人誤指中國用詞入侵台灣出版漫畫,因而掀起諸多討論,由於他是「誤指」,便有不少人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有被誤指的經歷,又或者是反感於誤指者的台灣華語水平不佳,更甚至對這類人四處「糾錯」的行徑相當厭惡。
Thumbnail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Thumbnail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Thumbnail
這段時間大大小小的媒體相繼離場,這是預料得到的結果,但並不是結局。不是說真相的傳播不重要,而是在有限的空間需要更重視文化的延續。最近......
Thumbnail
這段時間大大小小的媒體相繼離場,這是預料得到的結果,但並不是結局。不是說真相的傳播不重要,而是在有限的空間需要更重視文化的延續。最近......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Thumbnail
前言 無論是一般性的台文寫作,或是在寫作的技藝上已經可以稱之為「台(語)文文學」的作品,都要牢記一件事:沒有台語,就沒有台文。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如果一篇文章不具有台語該有的特色,該篇文章即使可以被以「台語」讀出來,它仍然不是台文(或者,不是好的台文)。 何謂台文? 曾有個有名的「台文作家」在自己的
Thumbnail
前言 無論是一般性的台文寫作,或是在寫作的技藝上已經可以稱之為「台(語)文文學」的作品,都要牢記一件事:沒有台語,就沒有台文。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如果一篇文章不具有台語該有的特色,該篇文章即使可以被以「台語」讀出來,它仍然不是台文(或者,不是好的台文)。 何謂台文? 曾有個有名的「台文作家」在自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