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之後,原本就因為手術後遺症而長期苦於痠痛的左手,變得更容易出現不適。
這兩天因為特別疼痛,我刻意在晚上睡覺時把電熱毯敷在肩膀和手臂上,想試試看能不能用熱度來舒緩肌肉發炎的痛感。
說起來這個痠痛並不是單獨顯現在手臂上,比較像是從肩頸順延到肩頰骨和腋窩上方的凹處,然後一路蔓延到老鼠肌和手臂,偶爾甚至殃及無名指。
為了不要增加左手的負擔,我經常有意識地不要提重物,或者把比較需要施力的動作交給右手。
但這個邏輯在洗奶瓶的時候被打敗了。
你洗過奶瓶嗎?一手握著瓶身,一手握著海綿長柄刷,把沾滿泡泡的海綿往瓶子裡鑽鑽扭扭,為了要把奶垢清洗乾淨,一定要確保海綿刷可以旋轉到瓶底的每一個角落。
身為右撇子,我很自然就把刷洗的任務交給右手,左手只要負責握住奶瓶就可以了。洗了一年多,我深信這個任務分派可以減輕左手的負擔。直到這幾日,恰巧是左手特別疼痛的時期,我一面洗著奶瓶一面感受著肌肉受力的感覺,忽然發現,為了要讓右手的奶瓶刷可以更徹底地刷洗到瓶底,握著瓶身的左手必須加倍地出力穩住瓶身,但不僅僅是手腕要出力,連帶的,小手臂、大手臂、一直延伸到頸肩的肌肉,全都不自覺地繃緊了線條,才能讓瓶身被穩穩地固定住。
這樣一想,好像許多家務都有同樣的邏輯。為了保護左手,也因為右手本來就比較靈活,我自然地用右手切菜炒菜,但實則是左手必須負責操持鍋身或定住砧板,反而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氣。
抱寶寶的時候也是,為了騰出一隻手來拿嘴嘴、泡奶、兼做雜事,我總是用左手當做基底托住她日漸增重的小身體。
長久下來,左手累積了各種施力與承重,其實很疲勞啊。
後來,我開始練習用右手持鍋,用左手洗奶瓶。奇妙的是,平常經常負重的左手,要進行洗或炒這種精細的動作反倒施展不出力氣了,想來應該是用力的肌肉完全不一樣,它還沒有熟悉這種運用小肌肉的方式。至於右手,也似乎怎麼持鍋或怎麼抱寶寶都卡卡的不順,也常有手無縛雞之力的無奈感。
但至少左手的疼痛水落石出了。活到中年,我慢慢覺得明白一件事的價值不亞於能做到一件事。
不過,還是有可以做的。今天要做的是芝麻醬拌菠菜。這道菜的食譜是《昨日的美食》中,賢二做給史朗吃的感冒慰問料理。
1. 用盤子反蓋住手工豆腐,上置重物壓10分鐘。把豆腐多餘的水逼出來。
2. 調製醬汁:把胡麻醬、醬油、砂糖、去除水分的豆腐攪拌均勻,如果有白芝麻也可以加進去。
3. 菠菜洗淨切段。菜梗切小一點,菜葉就可以大方切。
4. 燙菠菜,起鍋後脫水。一定要盡量去除水分,吃起來口感才會好。這時候又要推薦一下IKEA的脫水籃很好用。
5. 把脫水後的菠菜拌進醬汁中,完成!
過去的我因為不擅長辨認葉菜類的蔬菜,去傳統菜市場時經常不敢購買不熟悉的菜,深怕自己的無知嶄露無遺。
第一次購買菠菜時,我在菜攤旁躊躇許久,還是開不了口問老闆:請問這是什麼菜?我想,老闆一定會對眼前這位女子深感同情吧。深怕承受不了老闆同情眼光的我,後來,拜科技所賜,決定拿出手機google菠菜的圖片,悄悄在菜攤旁仔細比對,然後才以自信十足的態度拾起那把翠綠鮮豔的菜,對老闆說:麻煩幫我包起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使用的手工豆腐是一週前買的,遵循神奇的保存方法,居然到今天還是依然新鮮美味。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豆腐保存在水中,並且每天都勤奮地更換新鮮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