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數學
「棺材裡躺著的是死人,而不是老人。」
這是壽險數學老師在第一堂課所說的「名言」,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根據民間傳統,習俗上大家對於談論「死亡」總是退避三舍、多所忌諱。
但這堂課最特別的是以機率的角度來研究死亡,透過統計死亡率所編製的表格在精算學上稱之為「生命表」。
「生命表」是現代保險的基礎,透過壽險數學模型的計算,可以得出特定保險保障所相對應的保費。
比較和我們息息關係的是「生命表」可以用來計算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壽命。
老師在課堂上繼續說著。
「我們國人目前女性的平均壽命約78歲,男性約74歲。但像是阿富汗這種常常發生戰爭的國家平均壽命都不到40歲。」
經過老師的講解第一次對死亡那麼印象深刻,心想「也就是說我的人生已經過完將近四分之一了,難怪有人說人生短暫,應該要及時把握光陰,更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感慨了」。
壽險數學模型的計算上另一個重要的因子是「利率」。
老師在課堂上拋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有人說要給你100萬元,你開不開心?」,台下的同學此起彼落的喧嘩聲紛紛表示著各自的看法。
「你不要開心太早,要問他要什麼時候給你,如果他說要100年後才給你,到時候說不定你都死了,又有什麼用」老師說。
這說明金錢是有它的「時間價值」的。
帶著這兩個重要觀念,讓我更加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