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看書看電影看劇都很愛哭的人,一直遲遲不敢下筆寫這本書的介紹。
幾米的風格,一向浪漫又富有感染力,藉由飽和鮮明的畫作,渲染出濃厚的情感,傳遞哲思、傳遞珍惜、傳遞愛。
這本書,封面好美,又是幾米的大作,甫一上市,在架上看到,我二話不說就拿到櫃台結帳了。沒有看任何介紹、沒有先搜尋任何書評。
回家後,迫不及待的拆封一讀,誰知道,眼淚無法控制的一直落下...
嗯,先說了。這雖然是繪本,但不太適合給太小的孩子閱讀。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由師長或父母共讀,討論生死議題。
飄浮在空中的孩子,畫風看似浪漫夢幻,但搭配的文字,皆是由一位小孩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想念、敘述不捨、敘述懊悔。於是讀者便知道了,幾米以美麗細膩的畫作描繪這些漂浮的孩子,是追念、是悲憫、是憐惜。書中的編輯筆記說,這是幾米創作的爆發,他的靈感來源有待挖掘,總之,應是幾米傷感於世界各地受苦中的孩子,並將這份傷感化做藝術,以期試著縫補與撫慰。
--
禛是個敏感的孩子,有一年,我們帶她去參加一位長者的告別式。那位長者生前非常非常照顧我們,將我們一家三口當成自己的兒孫們疼愛。
她走了,我們當然很難過,想著要去送送她,也帶著孩子去跟她告別。
當時禛才三歲。我們基督徒沒有忌諱「幼兒必須迴避喪事以防煞氣」這種說法,只是單純地想讓她和阿姨說說再見。
臨行前,爸爸用「小花會凋謝,會回到土裡。」的比喻對禛說明阿姨發生什麼事。爸爸說,我們每個人,包括阿姨,都像小花一樣,有一天會回到土裡。我們要在阿姨回土裡以前,跟阿姨說再見。
禛完全能明白,心平氣和地參加完告別式。還親手為阿姨送上一朵小花,放在棺柩中。
過了一個月後,某一天晚上,禛一如平常的進房間準備睡覺,安靜了一會兒後,她突然哭著跑出來,說:「爸爸媽媽,你們也會去土裡嗎?如果你們去土裡了,我一個人在家要怎麼辦?」
花了好一頓功夫,才將她的情緒安撫好,送她上床睡覺。
原來,對幼兒來說,喪禮不可怕,一般人說的煞氣這回事根本也不足為懼。孩子開始思考的,是生死問題。孩子很直觀,她一心只想著,爸媽如果有一天,不在她身邊了,她一個人該怎麼辦?
回到近日,已是兩年後的事了。最近她不知道從哪邊聽來「上天堂」的說法,對於有人說靈魂會飄上天堂這是感到十分好奇,也帶有點畏懼。她一樣在想,爸媽會不會比她早上天堂?如果爸媽先上天堂了,她要怎麼辦?
我們只好再三給她保證,爸媽會陪她很久很久,請她放心,珍惜每一天,爸媽的每一天都會很愛很愛她。
--
這本書,雖是傷感,卻在故事的結尾帶有希望與光明。逝者已逝,生者的悲傷,是來自於分離的不捨。那麼活著的人,應該帶著想念、帶著祝福,繼續活好每一天。雖然肉身關係不在了,但曾經一同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都將成美好,永遠在心裡枝繁葉茂。
文字淡淡的,沒有太多藻飾。平凡無奇的語句,反而更像是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更貼近真實,更加擊中讀者的心。
封面夾頁中有一句:
Those who you care about will watch over you.
你所眷顧著的,必然也眷顧著你。
禛有一天能明白的,就算爸媽不在的那一日到來,當她抬頭看星空,就知道,爸媽都會像點點星子一樣,永遠眷顧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