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下眼淚雨的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體貼善良的小熊、溫柔渲染的水彩,訴說著一個柔柔的、暖暖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熊,看到朋友傷心哭泣,他不辭辛勞,一個個去安慰他的朋友們。小熊的陪伴,不一定能幫助朋友解決問題,但他卻給予最貼心、最真誠的聆聽。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禛有一次哭得很傷心,說她好想讀一本書,但那本書已經被還給圖書館了,所以她哭。

但我們都知道,那一次禛的哭,是因為她讀到了一個空氣、一個氛圍:爸媽正在吵架,她很害怕。

但我們都是這樣的,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總是以最表面的理由,解釋自己的負面情緒,無論是哭泣或是發脾氣,總是挑一件「正在發生」的事來發作。

殊不知,若不是心裡有傷,這一件「正在發生」的事也不一定會戳中自己的痛處。

Iris認識的一位孩子,近日在學校活得行屍走肉。不和班上同學說話,不配合老師的任何課堂活動,作業更是不用說了,不寫不交不回應。

憂心忡忡的老師和家長談了孩子的情況,家長反映,孩子是因為班上一位同學愛亂開玩笑,喜歡用揶揄的方式與人互動,他被開玩笑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是以逃避面對。

但班上同學都和該位愛亂講話的同學沒有相處上的問題,那麼,這位行屍走肉的同學,問題又是從哪裡來的?同學的「愛亂講話」,當真造成這麼大的問題,竟致使他不願意與人互動、不願意學習?

老師和家長談完後,又和孩子談了一會兒。一邊教他寫作業,一邊和他閒聊。

終於,孩子娓娓道來,自小,他就是一個被嚴厲管教的孩子。家長會對他嚴厲不意外,畢竟這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

但家長的嚴厲,是以愛為名、以管教為名,行體罰之實。

為什麼現在的法律、風氣,都大力要求家長不得體罰孩子?這不只是以人為本的概念,更是以孩子的心理、人格為基礎的考量。

當一個孩子自小深覺被愛、被尊重,他才能學會自愛、自重等能力。在一個讓孩子身心被保全良好的狀況下,孩子才能學會正確的品德、學會所有階段該學會的智識。當孩子身心飽受體罰的壓力時,他覺得自己是挫敗的、自己是很糟的,他都無法調適自己了,如何能學會大人需要他學的事物呢?

他學不會,只好向內退縮。這孩子不認為鬥嘴鬥得過人家,也不認為自己跟得上任何學習活動。追根究柢,他逃避、拒絕,都根源心裡的自尊、被尊重的感覺,被踐踏得體無完膚。

故事聽到這,我們都知道,這孩子日後的人生將會相對辛苦許多。他不僅要面對他的未來,更要醫治他的過去。

我這個年紀了,依舊正在學習自我療癒,療癒小時候被家長、師長不當管教時心靈所受的傷。療癒的第一步,先試著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當下的情緒反應不一定是真實的,那可能是幼時創傷的痂不慎被掀開了。

讓幼時的傷痊癒的方式,就是覺察它、認識它、面對它。




附帶推薦這兩天Iris正在讀的書,願我們都能成為心滿滿的人,打從心裡,認識生命的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資深少女Iris的沙龍
42會員
88內容數
孩子與書籍堆疊而成的日常生活,
2023/11/21
女性主義 很難得在兒少小說中一見。如此龐大、嚴肅的議題,要怎麼以兒童、青少年都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再再考驗作者的智慧。 一位奶奶健康檢查後,發現了乳房有腫瘤,好友們(其他奶奶)決定在她手術前,陪她來場任性的旅行,故事,就此展開...
Thumbnail
2023/11/21
女性主義 很難得在兒少小說中一見。如此龐大、嚴肅的議題,要怎麼以兒童、青少年都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再再考驗作者的智慧。 一位奶奶健康檢查後,發現了乳房有腫瘤,好友們(其他奶奶)決定在她手術前,陪她來場任性的旅行,故事,就此展開...
Thumbnail
2023/08/21
經歷過生兒育女的父母們,應該都能體會: 自懷胎起,一直到孩子落地,除了初為父母的期待,更多的,是擔憂與不安。
Thumbnail
2023/08/21
經歷過生兒育女的父母們,應該都能體會: 自懷胎起,一直到孩子落地,除了初為父母的期待,更多的,是擔憂與不安。
Thumbnail
2023/07/27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Thumbnail
2023/07/27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本來就安排今天要講這本繪本,一不小心搭上最近的超商雞胸肉事件。 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有看到新聞。 在說故事之前,和孩子們聊聊我們會有那些情緒,有一個小朋友就突然說...
Thumbnail
本來就安排今天要講這本繪本,一不小心搭上最近的超商雞胸肉事件。 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有看到新聞。 在說故事之前,和孩子們聊聊我們會有那些情緒,有一個小朋友就突然說...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別讓管教成為傷害,用愛傾聽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份愛。想把這本繪本送給大家,就像繪本一開始所寫的,這本書不只是為孩子而寫,更是為你而寫,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而寫。沒有人喜歡被罵,用同理傾聽,用尊重了解孩子的情緒,把愛說出口,就能更貼近孩子的心❤️❤️❤️
Thumbnail
別讓管教成為傷害,用愛傾聽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份愛。想把這本繪本送給大家,就像繪本一開始所寫的,這本書不只是為孩子而寫,更是為你而寫,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而寫。沒有人喜歡被罵,用同理傾聽,用尊重了解孩子的情緒,把愛說出口,就能更貼近孩子的心❤️❤️❤️
Thumbnail
孩子們,但願你們上了小學,覺得有一點點累,覺得好多事好難,覺得好多為什麼的時候,還能想起跟著老師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希望這一小段時光的陪伴,能帶給你們長大需要的勇氣與力量,曾有一個好愛你們而你們也好愛的老師,認真的傾聽著你們的秘密。
Thumbnail
孩子們,但願你們上了小學,覺得有一點點累,覺得好多事好難,覺得好多為什麼的時候,還能想起跟著老師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希望這一小段時光的陪伴,能帶給你們長大需要的勇氣與力量,曾有一個好愛你們而你們也好愛的老師,認真的傾聽著你們的秘密。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前幾日我湊巧遇到與友人的觀點不同議論,可能在解讀文字訊息時,觸碰到了我內心最脆弱的部分。瞬間淚如雨下持續幾天還未好轉,我習慣把任何情緒感受用文字寫下,看到一位〝方格子〞來自馬來西亞的作者 听心写 ,他撰寫一篇關於『如果你認真地看那團恐懼,你會看到裡面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頓時我又淚如雨下。
Thumbnail
  前幾日我湊巧遇到與友人的觀點不同議論,可能在解讀文字訊息時,觸碰到了我內心最脆弱的部分。瞬間淚如雨下持續幾天還未好轉,我習慣把任何情緒感受用文字寫下,看到一位〝方格子〞來自馬來西亞的作者 听心写 ,他撰寫一篇關於『如果你認真地看那團恐懼,你會看到裡面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頓時我又淚如雨下。
Thumbnail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Thumbnail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