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臉書幾篇貼文在討論,建議年輕人不要進社福或非營利、公益組織工作,因為在這些單位工作沒有競爭力,難以學習成長或賺大錢;或是與其年輕時低薪成為助人工作者,不如在商業市場磨練賺多點錢,未來才更有能力回饋社會。
我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已經快滿10年了,社福機構6年,公益媒體4年,當年進入公益領域服務時26歲,雖然是在社福擔任行銷的工作,但我認為自己其實是位間接的助人工作者,憑自己的行銷專業,協助組織募款,使第一線助人的同事可以全心全意做好服務,不用為錢擔心,也讓更多民眾認識了解組織為社會付出的重要,以及倡議重要社會議題。
雖然薪資待遇和在商業市場工作有落差,但這10年來我從沒懷疑過自己在公益單位工作的價值,也不覺得因此自己就沒有競爭力。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可以讓整個社會更好的事情,在專業能力的磨練上,我也努力進修,試著了解與學習商業市場的行銷模式,轉換運用在公益領域,讓公益行銷的聲量能與商業行銷平起平坐,我也盡我最大的能力在為這個社會貢獻價值。
這篇分享,並不是要說在公益單位工作就有多高大尚,或貶低商業市場的價值,而是想提醒每個工作價值觀與每份工作對社會的付出及貢獻,都沒有對錯且要給予尊重。
每每諮詢或工作坊,常有學員在做人生價值觀的挑選與排序時,有兩個價值觀幾乎是人人都會選的,分別是「賺大錢」或「錢夠用」,一派人會很坦率的認為人生就是要「賺大錢」,另一派則是會提到人生至少要「錢夠用」,然而無論是「賺大錢」或是「錢夠用」,最終我都會提醒學員一件事,在這資本社會底下確實很現實,每天張眼就得花錢,所以無論這兩個價值觀選哪個都不意外,但賺多少錢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己「為什麼」要賺錢?以及自己希望錢變成「什麼樣子」?
我很喜歡克里斯汀生博士所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本書,書中曾身為多家商業企業顧問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衡量人生的重要問題:
‧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如何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
‧做選擇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
想引用書中我很喜歡的文字來做為結尾:
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重視成功的裝飾品,例如更高的薪水、更尊貴的頭銜、更豪華的辦公室等別人稱羨的目標。但這只是空虛的追尋。
動機理論建議你用另一套問題來問自己: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我能負擔更多責任嗎?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
一旦你能想通,其他可以具體衡量的層面,如金錢和地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不要隨波逐流,以免漸漸遠離原則和理想,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半夜的基隆崁仔頂魚市,這是一群辛苦的工作者,將捕撈到的新鮮魚貨,一步步送到人們口中,為像我一樣的吃貨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