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2018|人生|人生提問的3個基本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源:天下文化 書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來源:天下文化 書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基本資料

原名: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上架:2018年
類型:人生、自我成長
原作: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 詹姆斯‧歐沃斯 / 凱倫‧狄倫
出版:天下文化



簡介

多次再版的書籍!!
在哈佛商學院任教的克雷頓,教過許多聰明能幹的學生,但卻發現他們畢業後人生漸漸偏離,不由得產生疑問:「那些機智過人的學生們,是怎麼走到這地步?」對此,在他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就跟學生們提出三個問題進行討論。

  1.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成功、快樂?
  2.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及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已免除牢獄之災?



觀後感

書中寫了很多案例,都是克雷頓聽到的經歷或觀察。從這些故事來分別探討,書中的三大章節「生涯職涯、親友、人生原則」。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也逃脫不了的人生提問基本盤。


<關於生涯職涯>
引用赫茲伯格的雙因子理論,分別是保健因子跟激勵因子。保健因子偏向生存層面,只不符合期待就很容易產生不滿意,像是地位、薪水、工作穩定、工作環境、公司政策、管理法則等;而激勵因子偏向於心理層面,像是工作意義、成長機會、學到新東西、得到認可、成就感、責任等。在滿足保健因子這類基本生存條件後,人們就會開始追求激勵因子的層面。所以要讓自己能夠樂在工作,就得問問自己「你的激勵因子是什麼?想追求的是什麼?」。

有了想法就會開始產生計畫,建議去思考並規劃短中長期三階段。
有計畫在,事情就比較容易上軌道,但不可否認的是計畫永遠感不上變化,所以有時不強求、順勢而為、不偏本心地走也很重要,努力讓長短期的目標趨向一致。


<關於人際關係>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唯一。

人是群體生物,就算是再內向也會有自己重視的人存在,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不但是生活的調劑,也有益心靈的健康成長。而關係的建立需要花時間經營,創造共同回憶、相互陪伴等。在講求多方面平衡的時代,均衡發展自己重視的層面,才能創造理想人生。


<關於堅守的原則>
問問自己,去想想自己要變成什麼樣的人?
想堅守的原則是什麼?自身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許多人在人生的道路,很容易一個差池就做錯選擇。就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造成後面人生開始陷入步步錯的路途,許多的案例在新聞中都可以看到,窮途潦倒,甚至到入監服刑都有。為了避免自己做錯決定,就需先設立自己的人生原則、核心價值觀、中心思想,每次做決定時,在心中都有著這把尺去做衡量,才能在快走偏時將自己拉回來。

當然,說得容易,做得難。

只要人生還沒走到終點,這三件事都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前面兩點都算老生常談,但後面這點「堅守的原則」,比較少書籍會提到,但筆者覺得蠻重要的。你有沒有屬於自己堅守不變的原則呢?



題外話

公視主題之夜SHOW:中國「買下」世界各國,台灣該如何抵抗? 為了賺錢,你願意犧牲什麼?

想分享上面這個影片,雖然裡面談論的內容沒有很深,算是起個頭,讓大家去思考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比較推薦後面片段的部分,有值得身處在台灣的我們去深思的地方。



金句

不妥協的人生,不改初衷,勇於面對人生驚滔駭浪,不隨波逐流。

如果未來將不同於以往,墨守成規幾乎等於自尋死路。

想想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人無法看清楚自己的未來,所以別浪費時間去找尋那顆透視未來的水晶球。

再接受一項工作前,請仔細想想:如果想達成你的希望,別人必須做什麼,或與你配合什麼?然後把你想到的列出來。問自己:「如果要成功達成任務,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這些事你能控制的嗎?」

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選擇把時間、精力分配在哪,這都會影響到你的人生目標跟策略。所以你正在做的事是你想做的嗎?

一家公司的能力取決於三因素:資源、流程、企業優先順序,反映各個不同層面。

每天都會面臨一連串小小的決定,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些決定有深遠影響。



類似主題推薦

<已看推薦>
[書籍-規劃] 學會「曼陀羅計畫表」, 絕對實現你想要的都得到
[書籍-規劃] 把想要的人生找回來
[書籍-規劃] 原子習慣
[書籍-心理] 你發生過什麼事?


文末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放映室 (本週 5/7 暫停更新)
17會員
113內容數
在書籍、影劇、動畫之間體驗人生。 採雙週更模式,隔週三晚上9點更新。 影劇類、書誌為主;ACG則為不定期更新。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一書裡沒有雞湯,也沒有現在非黑即白的成功學或處世法則。看完15篇故事,可以感受到這些故事都融合了教授們的職場經驗、人生經歷所得出的體悟,而且這些體悟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十分受用。我想這些故事不只能夠鼓舞畢業生,也能鼓舞在職場打滾,還持續在人生路上奮鬥的人們。無論走到人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一書裡沒有雞湯,也沒有現在非黑即白的成功學或處世法則。看完15篇故事,可以感受到這些故事都融合了教授們的職場經驗、人生經歷所得出的體悟,而且這些體悟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十分受用。我想這些故事不只能夠鼓舞畢業生,也能鼓舞在職場打滾,還持續在人生路上奮鬥的人們。無論走到人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