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先進國家及新興工業國家相較於上世紀七零年代時擔心人口爆炸導致地球資源不敷人類使用,進而掉入馬爾薩斯陷阱。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除了非洲與中東等高生育率的國家,世界各國無一不擔憂持續下滑的生育率,想盡辦法改善生育率,甚至有些國家為此成立專責部門,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性別分工的變化
在狩獵採集的時代,男性負責出外狩獵,而女性則負責採集森林裡的野果及養育下一代。而因為當時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可以為家庭及部落帶來食物,所以在原始社會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同時也因為當時沒有明確的婚姻制度而令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不確定自身的父親是誰。
但是到了農業及畜牧型態的生活方式出現,因為種田前的整地工作需要用到犁,而一旦使用犁,因為犁的重量不輕,需仰賴如牛馬之類的動物力量操作,而各位讀者想想看,牛馬的體型都比一般成人魁梧許多,駕馭牛馬肯定是力氣大的男性適合,長期下來也造就男性成為生產力的主力,女性退居育兒與操持家務,從而導致文明時代人類社會長期處在男尊女卑的狀態。
而農業與畜牧的出現,令社會財產得以累積(因為作物與牲畜可作為大規模交易的商品),導致私有財產制與貧富差距也隨之出現,而當私有財產一出現,由於財產需繼承的特性,同時因上述因素令財產主要由男性掌控,所以史前時代這種不知道生父是誰的狀況就不行了,但要如何確保小孩是自己的,於是婚姻制度隨之誕生。
各位讀者千萬不要以為婚姻的原始目的是愛情的結合,其實婚姻如同其他的契約都是保障雙方的利益,只是婚姻是確保家族的財產傳承罷了。
女性的從屬地位一直要到工業革命才看到轉機,因為工業革命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能源革命,從古代的木柴轉換為煤與石油等能源密度較高的能源,而一使用這些能用,許多以前由人力與獸力作的勞動皆可由機器代勞,如此一來男性勞動力的重要性也就沒那麼絕對了,也就從十九世紀開始,女性勞動力逐漸在歐美國家的工廠裡開始逐步出現並擴張至全球,也正因為如此,性別平等議題才被搬上檯面討論,也很多人把少子化歸責於此。
但真的是如此嗎?不要忘記原始社會裡女性地位其實也不低,但根據史學家一句許多考古資訊的推估,當時一位婦女的生育落在2至4之間(意味著當時一位女性平均一生中生育2至4個子女),不是像現在生育率已經破2破1了,遠低於替代水準(約2.1),的確女性地位提升對少子化有所影響這不可否認,但應該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那究竟少子化的真正動力是什麼呢?
養兒育女的成本提升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很多讀者可能不知道早期人類養育小孩的方式(二戰結束前的世界各國),小孩受照顧的時間最多到兒童期結束,進入青少年階段基本上都成為如學徒之類的基礎勞動力了,而現在社會同一年齡的人都還在念書,育兒成本的提升程度可想而知了。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簡單來說就是生產技術所需的知識需求提升了,人類社會最初的狩獵採集、農牧業與手工業,絕大多數的技術傳承根本不需仰賴文字與算數,靠著家中或村中的長者前輩手把手的傳授即可,甚至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就算是工廠生產線上已經需要仰賴文字與數字控管員工,但很多產線上的工作也只要有小學程度的知識水準就可以做了,所以在二戰前的歐美國家與四十年前的台灣很多人小學一畢業就去工廠等工作場所當學徒了。
但這樣的情況自從二戰結束與第三次工業革命後就發生了轉變,自從石化鋼鐵工業乃至這三四十年來的半導體及軟體產業無不需要大量的知識基礎方能勝任,也因此世界多數國家逐漸在戰後將義務教育年限由六年延長至九年、十二年,如此一來就墊高父母育兒的成本(因為小孩能夠投入生產體系的年齡延後了),長期下來人們發覺到育兒成本這麼高很多人就打消生小孩的念頭了(這還不包括子女未來找不到工作的隱性成本)。
這週就先講到這裡,高齡化的問題下次再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