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的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主流的產業論點就是將高汙染、高投資、高勞力成本的製造業外移至勞力及環保成本低廉的開發中國家,能發展金融業、服務業與觀光業是最棒的選擇,尤其是觀光業,被視為「無煙囪工業」,汙染低的同時又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簡直是世界各國夢寐以求的目標。

然而從2019年底從武漢開始逐漸擴散至全球的covid-19疫情後所發生的一切似乎打臉這些看法,無論是從防疫或是經濟損失的角度來看,表現最差的國家幾乎都是空有第三級產業,卻缺乏製造業的國家。關於這點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講過,這跟第三級產業的特性有著莫大的關係,簡言之就是服務業需仰賴人留才有機會賺錢。

相對的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只要產品有通路得以銷出去,只要社會上有需求(且通常為剛性需求),有錢進帳基本上都不是大問題(多或少那另當別論),也因此許多製造業早已大量外移或衰退的歐美國家,在疫情爆發之初因擔心傷害服務業與觀光業,令其不敢也不願在第一時間就嚴格防疫,導致疫情大爆發,對整個國家社會的生產活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而歐美國家嚴重的依賴第三級產業也造成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由於第三級產業的實際產出並不多,導致真正的高薪職位減少,大多數從業人員都低薪且加薪機會渺茫,而少數的高薪(級)職位需要有好的學歷才有機會進入,這個問題在台灣相對還好,但是像美國與英國等國家有名的大學學費不要說窮人,可能很多中產階級都難以負擔了,也因此讓階級複製的問題更加惡化。(更不用說西方社會很多有一定水準的工作都需要推薦人,對出身不好的人更是一大障礙)

而階級複製嚴重,長久而言更造成不同階級各自圈子間的觀念落差越大,在經濟好的事後問題不大,然而一旦經濟不景氣由於上列因素導致不同的階級間缺少往來,進而令階級間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視,導致國家社會發生分裂,雖然一個國家一開始就是由不同的族群組成也會造成這類情形,但若有適當的處置及適合的建置也可以將族群隔閡逐漸弭平。然而若是階級仇視所造成的分裂可就大不相同了,基本上錯過一開始可以處理的機會就沒救了,古今中外這種例子無一不是帝國最終走向衰亡。

講了照麼多,那何謂適當的產業生態呢?這就從人類社會的產業發展史講起了。

產業結構變化史

英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Colin Clark (economist)透過Allan George Barnard Fisher的三級產業分類法,對三級產業結構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在工業革命前,人類經濟產業以第一級產業為主,農業、牧業、林業等等。(其實在舊石器時代全世界都是以狩獵與採集維生,直到八千至九千年前才逐漸出現農業與畜牧業)

在工業革命後,第二產業大量出現,各種製造業利用機器生產,取代以往家庭手工業式的生產,生產力大大提高。第二產業佔的經濟份額日漸加重,取代第一產業的主導地位,也帶領人類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在國家發展的層面上,每個已開發國家也必經這個階段,稱為工業化,著名例子有日本的明治維新。

踏入二十世紀,在已開發國家的大量資金及勞力流入第三產業,第二產業作主導的時代也日漸遠去。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長久的工業發展使國民收入上升,工資率也連帶上升。於是傳統工業大國在勞力密集工業上的比較優勢,漸漸轉入工資低廉的開發中國家手中,例如香港的工業北移現象、台商西進中國、亞洲四小龍的興起,以及後來東南亞及中國的興起。已開發國家的產業結構於是轉型成以第三產業及資本密集的高科技工業為主。國民收入決定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也影響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兩者是互為影響的。

從上面的文字也可以看出第三級產業的發展與興盛是建立在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的扎實基礎上,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能夠仰賴單純商貿而生存並繁盛的社群只有位於商路節點的城市或城邦,而所謂的的商路節點也會因氣候變化或運輸方式的改變而改變(如歐亞大陸上的絲路,最終因海運的興起而逐漸沒落),一旦失去了貿易價值城邦也隨之進入歷史,而許多西方國家這幾十年來持續的產業空洞化最終後果可想而知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4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William L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讓我們進一步來探討,組成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應該是怎樣,這不用懷疑,產業結構就是金字塔,最先進的產業堆疊越多,這也是現代人最大的產業錯覺,以至於看不清全貌。
Thumbnail
讓我們進一步來探討,組成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應該是怎樣,這不用懷疑,產業結構就是金字塔,最先進的產業堆疊越多,這也是現代人最大的產業錯覺,以至於看不清全貌。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延燒將近3月,並造成全球超過30萬人感染,1萬多人喪命。病勢之猛,不僅引發社會恐慌,也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們也因而在三種未來劇本上掙扎,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經濟性間擺盪,並在病毒策動的政變中努力求生。
Thumbnail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延燒將近3月,並造成全球超過30萬人感染,1萬多人喪命。病勢之猛,不僅引發社會恐慌,也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們也因而在三種未來劇本上掙扎,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經濟性間擺盪,並在病毒策動的政變中努力求生。
Thumbnail
從工業革命到世界大戰再到現在2020瘟疫大爆發,三個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別創造出三個不一樣的普世價值,人類的精神層次都做了轉換。 一. 工業革命之後的普世價值: 戰爭 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西方國家及日本紛紛快速的發展工業,各國軍力快速提升,倚強欺弱的戰爭不斷發生,舉凡你能想到的: 英法戰爭、鴉片戰爭、
Thumbnail
從工業革命到世界大戰再到現在2020瘟疫大爆發,三個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別創造出三個不一樣的普世價值,人類的精神層次都做了轉換。 一. 工業革命之後的普世價值: 戰爭 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西方國家及日本紛紛快速的發展工業,各國軍力快速提升,倚強欺弱的戰爭不斷發生,舉凡你能想到的: 英法戰爭、鴉片戰爭、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人將過去20年經濟發展緩慢的現象,歸咎於「代工製造」思維,認為製造業只會降低成本(cost down),而不會創造價值(value up)。其實,降低成本是競爭所導致的,而無論製造或服務業,價值的創造都同樣源自創新,從百年前至今都是如此。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人將過去20年經濟發展緩慢的現象,歸咎於「代工製造」思維,認為製造業只會降低成本(cost down),而不會創造價值(value up)。其實,降低成本是競爭所導致的,而無論製造或服務業,價值的創造都同樣源自創新,從百年前至今都是如此。
Thumbnail
每一個口號,都可以是一場集體狂歡 最近東亞局勢的變化加上台灣與中國雙邊關係的走向,讓我意外的接觸到這個名詞,「中等收入陷阱」是用於區分經濟體是否進入先進經濟體的一個概念,以亞洲來說,日本、南韓、台灣都是度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目前正在掙扎的包含中國、泰國、菲律賓、越南與馬來西亞等新興經濟體
Thumbnail
每一個口號,都可以是一場集體狂歡 最近東亞局勢的變化加上台灣與中國雙邊關係的走向,讓我意外的接觸到這個名詞,「中等收入陷阱」是用於區分經濟體是否進入先進經濟體的一個概念,以亞洲來說,日本、南韓、台灣都是度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目前正在掙扎的包含中國、泰國、菲律賓、越南與馬來西亞等新興經濟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