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的迷思

2022/09/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主流的產業論點就是將高汙染、高投資、高勞力成本的製造業外移至勞力及環保成本低廉的開發中國家,能發展金融業、服務業與觀光業是最棒的選擇,尤其是觀光業,被視為「無煙囪工業」,汙染低的同時又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簡直是世界各國夢寐以求的目標。
然而從2019年底從武漢開始逐漸擴散至全球的covid-19疫情後所發生的一切似乎打臉這些看法,無論是從防疫或是經濟損失的角度來看,表現最差的國家幾乎都是空有第三級產業,卻缺乏製造業的國家。關於這點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講過,這跟第三級產業的特性有著莫大的關係,簡言之就是服務業需仰賴人留才有機會賺錢。
相對的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只要產品有通路得以銷出去,只要社會上有需求(且通常為剛性需求),有錢進帳基本上都不是大問題(多或少那另當別論),也因此許多製造業早已大量外移或衰退的歐美國家,在疫情爆發之初因擔心傷害服務業與觀光業,令其不敢也不願在第一時間就嚴格防疫,導致疫情大爆發,對整個國家社會的生產活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而歐美國家嚴重的依賴第三級產業也造成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由於第三級產業的實際產出並不多,導致真正的高薪職位減少,大多數從業人員都低薪且加薪機會渺茫,而少數的高薪(級)職位需要有好的學歷才有機會進入,這個問題在台灣相對還好,但是像美國與英國等國家有名的大學學費不要說窮人,可能很多中產階級都難以負擔了,也因此讓階級複製的問題更加惡化。(更不用說西方社會很多有一定水準的工作都需要推薦人,對出身不好的人更是一大障礙)
而階級複製嚴重,長久而言更造成不同階級各自圈子間的觀念落差越大,在經濟好的事後問題不大,然而一旦經濟不景氣由於上列因素導致不同的階級間缺少往來,進而令階級間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視,導致國家社會發生分裂,雖然一個國家一開始就是由不同的族群組成也會造成這類情形,但若有適當的處置及適合的建置也可以將族群隔閡逐漸弭平。然而若是階級仇視所造成的分裂可就大不相同了,基本上錯過一開始可以處理的機會就沒救了,古今中外這種例子無一不是帝國最終走向衰亡。
講了照麼多,那何謂適當的產業生態呢?這就從人類社會的產業發展史講起了。

產業結構變化史

英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Colin Clark (economist)透過Allan George Barnard Fisher的三級產業分類法,對三級產業結構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在工業革命前,人類經濟產業以第一級產業為主,農業、牧業、林業等等。(其實在舊石器時代全世界都是以狩獵與採集維生,直到八千至九千年前才逐漸出現農業與畜牧業)
在工業革命後,第二產業大量出現,各種製造業利用機器生產,取代以往家庭手工業式的生產,生產力大大提高。第二產業佔的經濟份額日漸加重,取代第一產業的主導地位,也帶領人類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在國家發展的層面上,每個已開發國家也必經這個階段,稱為工業化,著名例子有日本的明治維新。
踏入二十世紀,在已開發國家的大量資金及勞力流入第三產業,第二產業作主導的時代也日漸遠去。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長久的工業發展使國民收入上升,工資率也連帶上升。於是傳統工業大國在勞力密集工業上的比較優勢,漸漸轉入工資低廉的開發中國家手中,例如香港的工業北移現象、台商西進中國、亞洲四小龍的興起,以及後來東南亞及中國的興起。已開發國家的產業結構於是轉型成以第三產業及資本密集的高科技工業為主。國民收入決定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也影響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兩者是互為影響的。
從上面的文字也可以看出第三級產業的發展與興盛是建立在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的扎實基礎上,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能夠仰賴單純商貿而生存並繁盛的社群只有位於商路節點的城市或城邦,而所謂的的商路節點也會因氣候變化或運輸方式的改變而改變(如歐亞大陸上的絲路,最終因海運的興起而逐漸沒落),一旦失去了貿易價值城邦也隨之進入歷史,而許多西方國家這幾十年來持續的產業空洞化最終後果可想而知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131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