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比古人聰明嗎

2022/09/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代的人在閱讀許多歷史故事時,看到古人許多行為如祈雨抑或是求子而準備各式各樣奇怪的祭品求神,以及中世紀乃至近代歐洲很多人花錢買贖罪劵,冀求自己往生後即便不能上天堂也不要下地獄,就認為古人愚昧又迷信,精確點說就是認為古人就是空閒時間一堆才會搞出這些有的沒的,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古人真實的生活條件

要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各位讀者知道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是如何過活的嗎?其實在古代,也就是前工商業社會,人類主要靠種田、放牧以及狩獵採集為生,想當然爾這些所謂的第一級產業(謀生手段)受到大自然的影響一定非常大,想想看假如今年滴雨未下,農作物得不到水分就枯死收獲也跟著差,反之雨下太多則作物容易泡爛。
放牧與狩獵也差不多,同樣的雨水變化也會影響牧草與植被的生長,而這些植物又是動物的食物,連帶最終獵戶與放牧戶也會受影響。
而各位讀者也必須瞭解,所謂的天氣預報科技是在十九世紀中後期才出現的,而且衛星雲圖及雷達等全面性觀測也是近四五十年來才出現的,即便如此當今天氣預報還是不時會有報不準的狀況發生,超過七天十天以上的預測都只是供參考用,至於下個月的氣候狀況根本就無法預測。
古代對天氣氣候的判斷就可想而知只能從經驗中觀天象(雲狀)來大概預測,然而這種方式的信賴度真的高嗎?也因此古人許多的祈禱與拜神很多時候就是在球氣候風調雨順,讓作物與動物得以順利生長並獲得良好的收成,因為一旦歉收甚至絕收,在古代絕對是個人乃至於帝國的生死存亡問題。
然後在前工業社會裡人類主要也是使用生質燃料,有些讀者聽到生質燃料就覺得很環保。且慢,上面所說的生質燃料說穿了就是牲畜排泄物、乾草以及木柴,這些燃料與工業革命後的化石燃料相比,雖然是可再生能源,但能源密度低且取得燃料與生火都不易,在這種條件下,古代人當然就沒辦法如同現代人建立生產線來大量製造物品,就只能靠手工去做啦。
而各位如果有買過手工物品,一定都知道純手工的物品製作既耗時又花錢(因為無法靠大量製造產生規模經濟壓低價格),現代社會我們還有價格實惠的工業產品可選擇,但在古代你就只有手工製品可買,包括書籍、廚具、農具都是如此,也因此古代除非是王公貴族、富商與大地主,一般人家裏面除了桌椅雨必需生活用具外,家裡基本上都空空如也。

古代念書是一種特權

在上一段所講的這些古代的生活條件限制下,一般人民光是養活自己就費盡體力與心力了,也因此無論東方西方,在那種時代只有大地主、巨商富賈以及統治階級的子弟才有受書本知識教育的機會。(西歐中世紀時基本上只有神職人員識字,其他人包括國王貴族識字的非常少)
而在這種受教育機會極其有限的環境裡,普羅大眾絕大多數人都是到了十歲左右就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一員(其實不用到古代,二戰結束前的歐美國家與台灣早期很多人小學一畢業就去工廠或工地裡當學徒了),根本就與書本知識無緣,更不用說許多現代奉為圭臬的科普知識也是在工業革命後才出現的,普及的話也是二戰後的事了。
綜上所述,其實古人所謂的愚昧與迷信,很多時候是因為古代各種生活條件的限制,讓古人難以找到更好的路,學到更精確的知識與方法,只能依循過往的經驗來處理問題,在此也希望包括筆者在內的每一個現代人好好思考我們真的有比古人聰明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131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