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後,運動產業會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依據聯合新聞網刊出的新聞「內政部今公布2023年人口統計數據,2023年全年累計出生新生兒13萬5571人,較2022年減少3415人」。

少子化的問題,相信大家討論到不想討論,因為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大家多生小孩」,這一招每個人都想的到,實際上根本做不到

只是,少子化絕對就會讓台灣社會踏上老年化的道路,在出生率慢慢降低且人口逐漸老化的台灣,激烈運動如籃球、棒球,在體能全盛時期組隊上場比賽的年輕人漸漸變少,且籃球及棒球需是團隊合作,年輕人越來越少,想組隊都難,運動相關產業產值是否會逐漸下降?

我認為在少子化的時代,運動相關產業的產值一定會下降:
1.年輕人少,就算每一位8歲至38歲的人都買一雙籃球鞋,相關產值也增加不了多少。
2.年輕人少,在物價飛漲、老人越來越多的時代,花錢一定精打細算。
3.年輕人少,結婚的人少,願意生小孩的更少,年輕人就變更少,一直惡性循環。
4.國家人口變少,健身房、健身器材等運動產業銷量要變多,難度很高。

要解決少子化沒有奇招,只有「大家多生小孩」這一個辦法;然而可惜的是,政治人物為求達標,讓選民相信自己有在關心國家大事,都選擇了走上「花錢補助」這條快速道路;很可惜,這條路行不通,否則為什麼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大學每個月都領5千元,生育率也無法拉升。

要改善少子化現象,只有讓人從心理層面覺得「生小孩」這件事在人生道路上能為父母和小孩都帶來幸福,這才是終極解決之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4/29
少子化,是世界性。人口一下增加太多,地球吸收不了,環境也受不了,凡是一直講上升。總有下挫的一天。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9
普普文創 少子化是全世界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我想AI這時候出現,就是萬能的天神給人類的解方
David Tai-avatar-img
2024/04/29
終於發現了大風的秘密,原來是運動產品業鉅子,開結為業務擔心了。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9
David Tai 我只是個底層的公務員,這是看到網路新聞之後,才寫下的文章
EC3-avatar-img
2024/05/02
少子化應該會影響台灣的消費市場,教育環境,產業發展等各種層面。政府的相對政策必須先想好。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2
EC3 少子化對國家任何方面都有絕對的影響,而從嬰兒出生到有消費能力,最少要20年換句話說,國家在20年前就要拯救出生率,這就是政治人物不能短視,而要有長遠計劃的原因
花錢補助的必要性在於自己的收入認為無法富養孩子、無法維持生活品質;但要政府認真打房跟穩定物價,可能嗎?我都當拿育兒相關補助視為加減拿回一點自己的稅金,不然也是被濫用跟搞進別人的口袋罷了;至於要不要生小孩?我只埋怨自己太晚生了😁😁😁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9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生不生小孩是個人選擇,沒有對錯;看著小孩一天一天長大,真的是一種人生的幸福。
avatar-img
大風的沙龍
146會員
358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大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看到末代皇帝溥儀買票進入故宮,並指出北京故宮掛錯相片的新聞,第一時間腦袋跳出一句話「考古只能無限接近事實真相,而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事實真相」。
Thumbnail
2025/05/05
看到末代皇帝溥儀買票進入故宮,並指出北京故宮掛錯相片的新聞,第一時間腦袋跳出一句話「考古只能無限接近事實真相,而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事實真相」。
Thumbnail
2025/05/01
是的,在這間公司待了很久很久,事隔多年之後我又被總公司老闆點名到分公司當基層小主管。
Thumbnail
2025/05/01
是的,在這間公司待了很久很久,事隔多年之後我又被總公司老闆點名到分公司當基層小主管。
Thumbnail
2025/04/28
在遠古戰火連天的年代,蚩尤以鐵血與狂怒聞名遐邇。他帶領部落勇士橫掃四方,為正義與生存而戰,無人能擋其鋒芒。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蚩尤的傳說也隨風沙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某一天,一道扭曲的時空裂縫毫無預兆地撕裂蒼穹,黑暗從中悄然湧現,彷彿預示著某個沉睡已久的命運即將甦醒……
Thumbnail
2025/04/28
在遠古戰火連天的年代,蚩尤以鐵血與狂怒聞名遐邇。他帶領部落勇士橫掃四方,為正義與生存而戰,無人能擋其鋒芒。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蚩尤的傳說也隨風沙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某一天,一道扭曲的時空裂縫毫無預兆地撕裂蒼穹,黑暗從中悄然湧現,彷彿預示著某個沉睡已久的命運即將甦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現在積極面對的問題,但多數國家投入資源、卻沒有什麼進展。而許多人保持單身,是惡化少子化的最關鍵原因。前陣子有看到統計說,在台灣,有結婚的人多數還是會生小孩,頂多是比以前少生。但晚婚、不婚的人,就幾乎沒有生小孩了。
Thumbnail
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現在積極面對的問題,但多數國家投入資源、卻沒有什麼進展。而許多人保持單身,是惡化少子化的最關鍵原因。前陣子有看到統計說,在台灣,有結婚的人多數還是會生小孩,頂多是比以前少生。但晚婚、不婚的人,就幾乎沒有生小孩了。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