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依戀形式,皆以「與母親的關係」為出發點,並在經年累月的人際互動中培養成型。”—岡田尊司
看這本書的源由是在”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的網頁中,做了項免費的測驗,看看自己在面對不同情境下,對依戀關係採取的心境與行為,除了探索自己之外,也重新認識自己不同的行為模式。
做完測驗後,系統會在下方有一些書單推薦,讓受試者參考,日本精神科醫生岡田尊司的這本著作,也是書單之一,依著我的好奇心近日翻閱之後,大致瞭解到依戀關係的分類,與重視依戀障礙對於心理治療的關鍵地位,彷彿透過書本的內容,找到了自己行為的一些合理解釋,也對於相處過往的人事物,用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一番,似乎打開了某些心結,也療癒了當時受傷的內心。
但本書讓我最震撼的是,在一開始作者即提到每個人依戀形式的啟源,皆與母親有關,無論長大後的成年人是什麼樣的人格,在探討其依戀障礙之前,必定要追溯兒童時間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
這樣我想起小時候,由於父親在外地工作,照顧的責任都是由母親一肩挑起,她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大小事情一手包辦,還要24小時看管我跟弟弟,至少在我3歲前她是全職的照顧著我,給我足夠的安全感與愛,這也許可以理解,為什麼長大後的我每每在面對困境時,心裡總會想著”會有解決方法的!”、”我相信我可以渡過吧!”,或是”這應該是人生最倒楣的時候了,不會再差了吧?”…..原來,她昰作者筆下最佳的全安型依戀形成者,才會有我今天的依戀人格特質。
但隨著時間的累積,自己多少也含有點逃避型人格,必竟吃過虧、受過傷,在待人處事上也學到不少應對進退,過往對於某些事甚至也會有焦慮型人格出現。閱讀這本書時,用依戀人格的角度再次檢視自己的心態與行為,就像重新認識自己一樣,同時間,對母親的思念與感謝又更深了。
作者另外提到,”擁抱與身體接觸,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培養依戀的原點。”我確實不太記得,小時候與母親擁抱的次數是否頻繁,但長大後每次我回家探視她時,她總要求我跟她抱抱一下,也都會對我說:好久不見了,我很想妳喔!即便我前兩天才回家過,她也是如此的對我說這句話。
我現在才明白,原來她當時依舊是我安全感的重要來源,雖然她已經離開我了,但我相信我的安全感沒有消失,也正如作者所言,只要想到這些美好,都會是正向與持續前進的動力,願每個人都心存感激並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