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大流行的期間需要早療的幼兒不敢到醫院治療該怎麼辦? 家長雖焦慮卻無能為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治療策略的改革-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
疫情對於這個世代小朋友的影響
最近個案因為各種疾病流行而感冒生病,使請假的次數大大增加,有時候停課了一兩周,讓小朋友的能力退步或是停滯的情況不在少數。
疫情襲來這幾年,無形中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世界。所接觸到的大人都遮蔽著半張臉,看不到表情跟口型,戶外活動變少了、也減少了去戶外享受陽光、草皮上奔跑的機會,有些公園甚至在疫情嚴峻的時候封閉,減少了玩攀爬、平衡的遊戲的動作經驗,這個世代的孩子少了許多與同儕跟人群的互動機會。
更別提當孩子感冒生病的時候,去醫院就診是多麼讓家長感到困擾還有害怕,擔憂會不會因此染上新的病毒或是因此而確診。這當中有群需要早期療育孩子,更是需要定期、規律地到醫院報到做復健,然而,這樣的擔憂以及恐懼也同樣反應在這群需要早療的家長身上,讓家長因為疫情、近期流行的病毒想帶孩子到醫院做早療卻怯步了,一方面又擔心孩子的狀況不繼續進行早療會不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解法:理想模式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
在於在早療的過程中,早療人員能不能把「主導權」還給家長?
光是由醫療人員在醫療場域,直接單從評估結果主導、直接操作整個30分鐘的療程,有時候也會讓家長覺得回家以後難以類化、操作,再加上孩子對不熟悉的醫療環境感到害怕,安撫孩子情緒花了大半部份的時間。
我會希望由家長去學會怎麼觀察自己的小朋友的能力,並且可以主動告訴我她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問題。治療師跟家長一起討論怎麼幫助去寶寶,因此家長也會更有〝動機〞學習治療師的手法、把家裡調整成適合促進寶寶發展的環境(例如合適的圍欄、地墊),並搭配孩子在家的作息,安排合適的活動,進而在家每天協助自己的寶寶復健,這就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概念」。
物理治療師小小的願景:實體課程與視訊課程共存的方式
視訊追蹤的好處,可以看到在家中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氛圍,並且可以看到這個家中的環境有沒有調整成他可以適應而且並且有利於他發展的環境,例如說他的在這個年齡他該會扶站,那家裡有沒有設置可以讓他扶著走的環境,或者是說有沒有適合他這個發展年齡要的玩具。然而,視訊的限制就是:治療師在治療時的手法以及如何觸碰孩子肌肉動作以誘發出肌肉收縮,力道如何拿捏,就比較難在視訊的時候表達。
或許將來實體課程以及視訊追蹤方式交替實習的早療模式將會發展出來,這也是將來我想做的部分,家長從實體課程學會治療師的手法跟誘發技術,然後跟治療師視訊看看寶寶在家實際練習運動的情況,藉由追蹤的方式,家長也可以拍一些孩子在家練習動作的影片給我看,我再從中告訴家長如何調整,有時候比每周來醫院報到的效果好得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斜頸只要按摩脖子,長大自己就會好是真的嗎? 柔柔的媽媽說一開始在月子中心,就有注意到柔柔的頭不管是清醒還是睡著總是歪向左側,當時巡診的醫師並沒有摸到脖子上有硬塊,因此就跟媽媽說:常常讓柔柔的頭轉向右側,並且多多幫她按摩右側的脖子,可能是脖子的力氣還不夠,慢慢隨著力氣增加就會好了...
新手媽媽可能遇到的幾個問題: 就像所有媽媽一樣,成為母親這件事,也是經由練習而來,一個面對新生嬰兒的母親,就像剛上場的運動員一樣,親餵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幾個常見的問題: 乳頭混淆 含乳姿勢不正確 舌繫帶緊 母親心裡壓力過大或是身體過度勞累 今天我們來先談談這些原因當中最常見的:「乳頭混淆」
含飯不吞、吃飯很慢的微波爐小孩 媽媽說:〝你好像微波爐喔~熱飯吃到變冷飯,再放進嘴裡加熱,含很久才要吞下去!〞 我,小時候就是舌繫帶緊的寶寶。 每當我跟我的個案家長說起我的故事,總是會有人問:「你怎麼還記得你幼稚園發生的事?我對幼稚園的事根本沒印象啊!」 為什麼含飯不吞? 舌繫帶對牙齒帶來的影響
兒童物理治療運動篇:全家一起動起來 爸爸媽媽帶著兩歲半的姆姆一起來諮詢門診,姆姆媽問:「姆姆兩歲半了,但是走路的時候肚子都會凸肚肚,在學校只有他會這樣走路,這是不正常的嗎?是不是人家說的骨盆前傾?需要怎麼治療?」 骨盆前傾是什麼?小孩姿勢不良會有什麼影響? 我的孩子是肌肉張力低嗎? 5.踮腳尖走路
媽媽帶著三個月的瑞瑞來復健科就診,原因是因為瑞瑞的頭大部分時間都轉向右邊,而且瑞瑞只能躺著親餵,平時頭跟身體也很愛後仰,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一直想持續親餵的媽媽一直直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只好改用奶瓶餵。 斜頸寶寶? 斜頸解決方法 舌頭與舌繫帶的問題 舌繫帶緊解決方法 治療一週後 再經過兩周後
斜頸只要按摩脖子,長大自己就會好是真的嗎? 柔柔的媽媽說一開始在月子中心,就有注意到柔柔的頭不管是清醒還是睡著總是歪向左側,當時巡診的醫師並沒有摸到脖子上有硬塊,因此就跟媽媽說:常常讓柔柔的頭轉向右側,並且多多幫她按摩右側的脖子,可能是脖子的力氣還不夠,慢慢隨著力氣增加就會好了...
新手媽媽可能遇到的幾個問題: 就像所有媽媽一樣,成為母親這件事,也是經由練習而來,一個面對新生嬰兒的母親,就像剛上場的運動員一樣,親餵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幾個常見的問題: 乳頭混淆 含乳姿勢不正確 舌繫帶緊 母親心裡壓力過大或是身體過度勞累 今天我們來先談談這些原因當中最常見的:「乳頭混淆」
含飯不吞、吃飯很慢的微波爐小孩 媽媽說:〝你好像微波爐喔~熱飯吃到變冷飯,再放進嘴裡加熱,含很久才要吞下去!〞 我,小時候就是舌繫帶緊的寶寶。 每當我跟我的個案家長說起我的故事,總是會有人問:「你怎麼還記得你幼稚園發生的事?我對幼稚園的事根本沒印象啊!」 為什麼含飯不吞? 舌繫帶對牙齒帶來的影響
兒童物理治療運動篇:全家一起動起來 爸爸媽媽帶著兩歲半的姆姆一起來諮詢門診,姆姆媽問:「姆姆兩歲半了,但是走路的時候肚子都會凸肚肚,在學校只有他會這樣走路,這是不正常的嗎?是不是人家說的骨盆前傾?需要怎麼治療?」 骨盆前傾是什麼?小孩姿勢不良會有什麼影響? 我的孩子是肌肉張力低嗎? 5.踮腳尖走路
媽媽帶著三個月的瑞瑞來復健科就診,原因是因為瑞瑞的頭大部分時間都轉向右邊,而且瑞瑞只能躺著親餵,平時頭跟身體也很愛後仰,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一直想持續親餵的媽媽一直直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只好改用奶瓶餵。 斜頸寶寶? 斜頸解決方法 舌頭與舌繫帶的問題 舌繫帶緊解決方法 治療一週後 再經過兩周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COVID-19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一年後的檢視 /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作者:sweet 該用歡迎光臨還是歡迎滾蛋給有朋自遠方來的異軍突起的外來病毒covid-19入侵地球呢?COVID -19魅力無法擋,橫掃全球,帶走上千萬條生命,留下歷史的傷痕!! 讓我來為COVID -19取個雅名吧!順變為covid-19做首毒你的詩詞吧!! 咖啡難停covid-19小姐,COV
Thumbnail
政策隨時都有可能變化,請注意相關資訊~ 本文介紹大陸出差行前準備,內容包含政策說明、準備事項、健康碼/行程碼認證,以及手機門號相關說明,以利大家了解,讓出差更為順利。 *小提醒:本文政策相關資訊,內容更新於本文發佈日期2022/11/13 *小提醒:本系列文提及之大陸為中國大陸,除了香港、澳門、台灣
Thumbnail
得病之後,最慘的是,伴隨身體的不舒服,就是心情跟著低落,許多生命裡對於自己的負面感受一一浮出,自我批評跟否定也洶湧而上。於是,身心沈重厭世到開始後悔人生許多重大決定。只是,很詭異,我的快篩一直都是陰性。
Thumbnail
美股、台股位於接處在相對高點,投資人都一定會居高思危,但是若用過往的經驗來看會失真,畢竟整體市場的基本面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於是我開始尋找答案,思考了下列三個方向: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投資市場的基本面變化 復甦成長持續多久與怎麼做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疫情到底有多大多深遠?天下雜
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新聞不外乎就是台灣的疫情爆發。 昨天的180例,今天的206例,問我會不會很擔心?我只能說台灣已經撐著很久了,在大家鬆懈的那一刻,我們被反攻了!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COVID-19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一年後的檢視 /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作者:sweet 該用歡迎光臨還是歡迎滾蛋給有朋自遠方來的異軍突起的外來病毒covid-19入侵地球呢?COVID -19魅力無法擋,橫掃全球,帶走上千萬條生命,留下歷史的傷痕!! 讓我來為COVID -19取個雅名吧!順變為covid-19做首毒你的詩詞吧!! 咖啡難停covid-19小姐,COV
Thumbnail
政策隨時都有可能變化,請注意相關資訊~ 本文介紹大陸出差行前準備,內容包含政策說明、準備事項、健康碼/行程碼認證,以及手機門號相關說明,以利大家了解,讓出差更為順利。 *小提醒:本文政策相關資訊,內容更新於本文發佈日期2022/11/13 *小提醒:本系列文提及之大陸為中國大陸,除了香港、澳門、台灣
Thumbnail
得病之後,最慘的是,伴隨身體的不舒服,就是心情跟著低落,許多生命裡對於自己的負面感受一一浮出,自我批評跟否定也洶湧而上。於是,身心沈重厭世到開始後悔人生許多重大決定。只是,很詭異,我的快篩一直都是陰性。
Thumbnail
美股、台股位於接處在相對高點,投資人都一定會居高思危,但是若用過往的經驗來看會失真,畢竟整體市場的基本面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於是我開始尋找答案,思考了下列三個方向: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投資市場的基本面變化 復甦成長持續多久與怎麼做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疫情到底有多大多深遠?天下雜
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新聞不外乎就是台灣的疫情爆發。 昨天的180例,今天的206例,問我會不會很擔心?我只能說台灣已經撐著很久了,在大家鬆懈的那一刻,我們被反攻了!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