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支持系列之二:親餵媽媽的夢魘:乳頭混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次來諮詢的一位新手媽媽,一臉疲憊,就像許多新手媽媽一樣,看得出這陣子在餵寶寶方面,受到了許許多多的挫折,媽媽說:一開始在月子中心,有成功親餵一兩次,但是回家以後想嘗試親餵母奶,就不太能像月子中心那麼順利,只好用奶瓶餵,然後每次偶爾想要親餵,寶寶就開始生氣、用力挺直身體後仰,好像不喜歡我的乳房、不喜歡親餵,而我的奶也越來越不夠,感覺餵不飽寶寶,壓力一大,感覺奶量更是每天越來越少。

新手媽媽可能遇到的幾個問題:

就像所有媽媽一樣,成為母親這件事,也是經由練習而來,一個面對新生嬰兒的母親,就像剛上場的運動員一樣,親餵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幾個常見的問題:

  1. 乳頭混淆
  2. 含乳姿勢不正確
  3. 舌繫帶緊
  4. 母親心裡壓力過大或是身體過度勞累

以上幾個常見的原因都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一一排除,找出原因並調整親餵的作息,才能在每一次的親餵練習之中,漸漸的建立媽媽的成就感與寶寶的親密連結。

今天我們來先談談這些原因當中最常見的:「乳頭混淆」

什麼是乳頭混淆?乳頭混淆的成因?

"乳頭混淆"常見於剛開始親餵的媽媽,常自覺母奶不足,而在未建立穩定的親餵技巧下,使用瓶餵餵奶後產生的現象。常見的表現是親餵時寶寶會拒絕乳房、含乳不正確、寶寶吸吮模式不同(用咬乳頭的方式吸奶)導致母親乳頭疼痛或奶水移出不順,而導致母親奶量下降。

  要了解"乳頭混淆",我們先要了解「瓶餵」與「親餵」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主要原因有兩個:

「親餵與瓶餵奶水流速」以及「親餵與瓶餵使用的肌群不同」的混淆。

親餵與瓶餵奶水流速:

通常瓶餵的流速大而快,而親餵流速取決於媽媽的奶量,以及要靠寶寶主動吸吮乳汁才會移出,因此乳頭混淆的寶寶會排斥親餵的流速,常是因為親餵乳汁的流速較瓶餵慢,寶寶容易喝到生氣。

親餵與瓶餵使用的肌群不同:
  • 親餵寶寶吸吮時使用的肌肉(如圖):能順利親餵的寶寶在含乳時使用的是顳肌以及咀嚼肌,從外觀來看,在吸吮看起來是「 蘋果肌」以及太陽穴附近的肌肉會收縮跳動,嘴巴張得比較大、雙脣外翻和舌頭延伸出下唇勾住乳頭做出吸吮的動作,並且加上下巴微微前後移動,這才是正確的含乳與與有效吸吮的動作。
raw-image









  • 瓶餵寶寶使用的肌肉(如圖):寶寶在瓶餵的時候,奶瓶嘴會含得比較淺,喝奶時嘴巴會看起來比較小,有些寶寶上唇在吸奶時看起來是捲進奶瓶嘴內(看起來像抿住奶瓶嘴),下巴主要看起來是上下開合的動作較多、舌頭參與吸吮的動作比較少,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含乳,因此有時候轉換到親餵時,含乳容易含太淺,寶寶吸奶時媽媽容易有感覺乳頭被咬的感覺。
  • 正確的含乳則應該是像親餵一樣張得大大的,上下唇有些微的外翻。
raw-image









是不是只要瓶餵就會乳頭混淆?

不是的,並不是所有的寶寶在使用過安撫奶嘴或是奶瓶餵食就會乳頭混淆,但前提是要使用正確的瓶餵方式:主導式瓶餵。

餵奶救星:主導式瓶餵

主導式瓶餵的策略是,以奶瓶的方式創造一個模仿親餵的流速(控速瓶餵)的肌肉控制,與啟動正確的吸吮動作,只要好好的練習主導式瓶餵,寶寶還是可以在親餵與瓶餵之間轉換無虞的。

"主導式瓶餵"可以讓寶寶從瓶餵回到親餵!

主導式瓶餵怎麼餵?

「嬰兒主導式瓶餵」是最接近親餵的瓶餵方式,它可以減少乳頭混淆,並且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步調喝奶,讓寶寶舒服地享受進食的過程。

raw-image

親餵與瓶餵的寶寶喝奶時,即便看起來都是吸吮的動作,但因為奶水從媽咪乳房與奶瓶奶嘴流出的狀態、流速都不同,使用到的口腔肌肉群也不完全相同 , 寶寶用主導式瓶餵的同時,也是在訓練吸吮和吞嚥的能力,在一次次摸索與練習中,促進口腔、舌頭肌肉發展。

額外加映:甚麼是適合寶寶的奶嘴頭呢?

要確定奶嘴的流速是否合適,可以測試看看,把奶瓶反倒,看奶會不會滴出很多,這樣就不用擔心奶的流速過快,而讓寶寶喝到過多的空氣。而換過小的奶嘴孔,則會讓寶寶看起來吸的很費力。

  另外,奶瓶要選擇較為寬口的,模仿媽媽的乳頭與膨大乳房(如圖),以誘發出正確的親餵吸吮肌肉。

raw-image

除此之外,瓶餵轉親餵的要素:

  1. 寶寶可以維持屈曲的頭控(如圖),維持穩定的彎曲姿勢,以免脫離媽媽的乳房。
raw-image

2.正確含乳才能引起有效吸吮,啟動正確肌肉。

3.依餵食徵兆哺餵,不用刻意定時定量,不要等到餓哭了才餵,尊重寶寶的進食意願,增加良好的進食 經驗。

4.肌膚接觸時間增加,建立親密感。

5.多多刺激乳房,以刺激奶水分泌,並多多練習親餵,建立默契。

6.良好的吸吮-吞嚥-呼吸的協調

重點整理:

  1. 即使一開始親餵不成功,媽媽也不用太氣餒,一邊找出無法親餵成功的原因,一邊使用主導式瓶餵,作為過渡期的餵食方法。
  2. 多多肌膚接觸時間增加,建立親密感。
  3. 就像運動員需要教練一樣,建立寶寶正確肌肉張力以及的正確的吸吮與舌頭動作請找專業人員(國際泌乳顧問、物理治療師或兒科醫師)的協助。
  4. 哺餵母奶是一條漫長且辛苦的道路,善用社會醫療資源,妳永遠不孤單,我們會陪者妳一起前進,母乳支持機構查詢:https://clca-tw.org/local-resources/

#母乳支持 #主導式評餵 #乳頭混淆

參考資料:

  1. 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nipple-confusion-431932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jp201583
  3. Aizawa, M., Mizuno, K., & Tamura, M. (2010). Neonatal sucking behavior: Comparison of perioral movement during breast‐feeding and bottle feeding.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52(1), 104-108.
  4. Gomes CF, Trezza EM, Murade EC, Padovani CR.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of facial muscles during natural and artificial feeding of infants. J Pediatr (Rio J). 2006 Mar-Apr;82(2):103-9. doi: 10.2223/JPED.1456. PMID: 1661476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圓物理治療師的沙龍
12會員
10內容數
2024/08/29
#before 衡從一歲多上課總是要哭一整堂課,現在兩歲仍然敏感、不喜歡被觸碰,還有對下墜感極度討厭,自己坐不穩站不穩的時候都會哭,治療的時候總時反抗到撞頭、後拱,哭到有時候難以介入,雙腳都有張力(左腳比較強),情緒激動的時候總是踮腳踮得更誇張,每次要讓他踩平都是在打場硬仗。 #
Thumbnail
2024/08/29
#before 衡從一歲多上課總是要哭一整堂課,現在兩歲仍然敏感、不喜歡被觸碰,還有對下墜感極度討厭,自己坐不穩站不穩的時候都會哭,治療的時候總時反抗到撞頭、後拱,哭到有時候難以介入,雙腳都有張力(左腳比較強),情緒激動的時候總是踮腳踮得更誇張,每次要讓他踩平都是在打場硬仗。 #
Thumbnail
2023/09/05
二寶媽K🌸第一胎大寶也是親餵,對於親餵的姿勢以及寶寶如何含乳才正確早就非常熟悉,但這次二寶出生以後親餵發現寶寶含乳的方式不正確,親餵完乳頭上都會有一條壓痕,形狀變得扁扁的,怎麼調整姿勢都無法減輕乳頭頭痛跟破皮的問題(#親餵完乳頭形狀前後應該一樣) - - - - - - - - -
Thumbnail
2023/09/05
二寶媽K🌸第一胎大寶也是親餵,對於親餵的姿勢以及寶寶如何含乳才正確早就非常熟悉,但這次二寶出生以後親餵發現寶寶含乳的方式不正確,親餵完乳頭上都會有一條壓痕,形狀變得扁扁的,怎麼調整姿勢都無法減輕乳頭頭痛跟破皮的問題(#親餵完乳頭形狀前後應該一樣) - - - - - - - - -
Thumbnail
2023/05/31
身高除了會受到基因、睡眠、營養的影響,另外運動也會幫助長高喔! 什麼樣的運動可以幫助長高? 要怎麼運動才能有效果呢? 在這些圖裡面找找答案吧! 但是除了這些運動長高高的知識以外 #最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培養運動習慣! 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爸爸媽媽以身作則 帶領小朋友一起運動 會讓小朋友更有運動動機!
Thumbnail
2023/05/31
身高除了會受到基因、睡眠、營養的影響,另外運動也會幫助長高喔! 什麼樣的運動可以幫助長高? 要怎麼運動才能有效果呢? 在這些圖裡面找找答案吧! 但是除了這些運動長高高的知識以外 #最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培養運動習慣! 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爸爸媽媽以身作則 帶領小朋友一起運動 會讓小朋友更有運動動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奶量充足似乎不會有餵奶上的困擾,但我其實從第一次當母哞時,就發現自己的奶量似乎會讓 #親餵 寶寶不舒服 當年跳跳糖跟我一起躺餵時,會從原本母子平行的位置開始,邊喝邊狂踢腳,位置不斷移動到幾乎要跟我垂直。 那時百思不解為何會這樣,有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奶陣太多讓他喝得很辛苦,但Google沒發現解
Thumbnail
奶量充足似乎不會有餵奶上的困擾,但我其實從第一次當母哞時,就發現自己的奶量似乎會讓 #親餵 寶寶不舒服 當年跳跳糖跟我一起躺餵時,會從原本母子平行的位置開始,邊喝邊狂踢腳,位置不斷移動到幾乎要跟我垂直。 那時百思不解為何會這樣,有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奶陣太多讓他喝得很辛苦,但Google沒發現解
Thumbnail
我在懷孕時,就決定親餵,寶寶目前五個月,我們大概是在三個月左右達到供需平衡,在全親餵這條路上,可是滿滿的血淚史啊,就讓我娓娓道來是如何成功親餵的。 親餵這條路上我把它分成三個時期 1.懷孕時認真做功課的學習期 2.生產完的痛苦期 3.供需平衡的甜蜜期
Thumbnail
我在懷孕時,就決定親餵,寶寶目前五個月,我們大概是在三個月左右達到供需平衡,在全親餵這條路上,可是滿滿的血淚史啊,就讓我娓娓道來是如何成功親餵的。 親餵這條路上我把它分成三個時期 1.懷孕時認真做功課的學習期 2.生產完的痛苦期 3.供需平衡的甜蜜期
Thumbnail
首先恭喜各位成為新手爸媽!! 但到底寶寶該親餵還是瓶餵好呢? 在寶寶還沒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已經在婦幼展被洗的一愣一愣的了,整套的奶瓶、清潔用具、消毒鍋給他買下去! 在產期到了尾聲,想到了餵母奶這件事,開始研究一下怎麼餵⋯然後又出現了擠奶器、母乳袋、冷凍袋⋯,這些瑣碎的東西,通通給他買好買滿呀!!!
Thumbnail
首先恭喜各位成為新手爸媽!! 但到底寶寶該親餵還是瓶餵好呢? 在寶寶還沒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已經在婦幼展被洗的一愣一愣的了,整套的奶瓶、清潔用具、消毒鍋給他買下去! 在產期到了尾聲,想到了餵母奶這件事,開始研究一下怎麼餵⋯然後又出現了擠奶器、母乳袋、冷凍袋⋯,這些瑣碎的東西,通通給他買好買滿呀!!!
Thumbnail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
Thumbnail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
Thumbnail
☆擠不出母奶不等於沒有奶 ☆手擠奶的奶量不等於寶寶吸吮的量 ☆用手擠奶的奶量來評估寶寶喝進多少奶是錯誤方法 ☆ 正確評估寶寶有沒有喝夠是看尿布數量跟體重
Thumbnail
☆擠不出母奶不等於沒有奶 ☆手擠奶的奶量不等於寶寶吸吮的量 ☆用手擠奶的奶量來評估寶寶喝進多少奶是錯誤方法 ☆ 正確評估寶寶有沒有喝夠是看尿布數量跟體重
Thumbnail
我生了一對雙胞胎,如果可以餵母乳的話一定能省下不少錢,一開始我是這麼想的。不過,月子期間,我感染了諾羅病毒,待痊癒後,乳量所剩無幾,一切努力才要開始! 還記得情人節那天,我在手術台上和女兒第一次見面。看著她用水汪汪的眼睛盯著我瞧,而護理師試著把她的小嘴巴放到我胸前,好讓她吸吮母乳,這是我餵母乳的初體
Thumbnail
我生了一對雙胞胎,如果可以餵母乳的話一定能省下不少錢,一開始我是這麼想的。不過,月子期間,我感染了諾羅病毒,待痊癒後,乳量所剩無幾,一切努力才要開始! 還記得情人節那天,我在手術台上和女兒第一次見面。看著她用水汪汪的眼睛盯著我瞧,而護理師試著把她的小嘴巴放到我胸前,好讓她吸吮母乳,這是我餵母乳的初體
Thumbnail
親餵母奶輕鬆又省錢省事,但起步不見得容易。我在磕磕絆絆親餵母乳的過程,找到了一些好的母乳支持資源,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親餵母奶輕鬆又省錢省事,但起步不見得容易。我在磕磕絆絆親餵母乳的過程,找到了一些好的母乳支持資源,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