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月薪五萬很高嗎?
報章媒體常見以月薪作為評判的標準,但純粹以金錢高低為標準,一定正確嗎?又會什麼問題呢?因此特別以此主題製作梗圖。
今天要分享《與錢好好相處》這本書,書中提到關於「收支管理」的概念,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首先,提到收支管理,很多人直覺會聯想到「記帳」這個基本功,甚至是鉅細靡遺無所不包的流水帳,每個支出項目都要被確實記載。
基於好逸惡勞的人性,光是想到後續細節的執行,就足以讓人卻步。
以「生命活力」量化個人收支管理系統
這本書提醒我們,收支管理可不是只純粹記錄「支出部分」,收入部分的彙整也是重點。
要從個人「生命活力」的角度出發,透過時間的量尺,實質地量化自己的每單位時間收入,進而思考收支與金錢間的流動關係。
具體而言,要先計算出自己每小時的實質時薪,為了賺取收入而耗費的時間都要加以計算。
例如:上班前的通勤、採買工作服裝的時間都要加以計入,甚至是因為工作受氣的消遣娛樂(和朋友吐苦水、進行娛樂消費)也要一併計算進去,藉以掌握自己真正的「實質時薪」。
假設經過盤點,要賺1000元,得花費我們3小時的生命活力,我們也會去思考,現在的工作是否值得我們花費生命活力投入,是個人的工作效率不夠?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選擇嗎?
相對應的,在支出部分,除了分類與統整支出項目外,因為有前述的實質時薪,這時候我們會開始思考,要花費這3000元,得消耗我們9小時的生命活力,是否值得呢?
結論:建立以生命活力為中心的的收支管理系統
每一筆支出的答案都因人而異如果是為了個人重視的價值觀或信念而支出。
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個人價值觀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但會有最適切貼近自己的不同選擇。
就像有些人平日工作辛苦,但看到家人喜悅的神情,費千金而不辭,是因為重視家人的價值觀。讓人們儘管工作辛苦而不埋怨,甚至因而有持續努力工作的動力,生命活力源於不同的信念而有不同的變化與行動。
相信透過以上的說明,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內在核心價值與生命活力之間的關係,掌握好生命能量,是管理與金錢關係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終點戰
2011年的電影「終點戰」,直接將每個人的生命時間折算為貨幣,需要透過勞動賺取收入以支付日常開支及時間流逝,當時間歸零時,人隨之死去,同樣也是基於「生命活力」的觀點作為故事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