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封信給剛出社會的你(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延續上一封信,我想要繼續分享我對於職場適應的所思所感。接下來下半封信的最後一點,是我覺得整封信最重要的也最充滿希望的一點,如果你覺得整封信好長,你覺得每一點都落落長或太沉重,那麼,第一到第九點你可以失憶、忽略都沒關係,請記得第十點,這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太重要所以說三次!)第十點是什麼呢?請你耐心照順序看完這封信,你就會知道了。

第六、 你對別人好是你的善良,但別人不一定會選擇對你好。
怎麼會這樣說呢?首先,可能別人已經覺得他對你夠好了,但他認定的「好」,可能跟你認定的「好」標準不同,所以你感受到的不一定是「好」。其次,可能別人就是沒有打算對你好,但他也沒有義務要對你好。除非他對你好,他會得到好處,例如:(主管角度)你工作更認真,他業務會進展得更好更順暢、(同事角度)他對你好,你也會幫他一把等等。資本主義社會普遍的原則是利益交換、魚幫水水幫魚的互惠原則,原則之外的善良都是個人抉擇,所以你對別人好,是你的善良、你的選擇,但別人不一定會選擇對你善良、對你好。
第七、 你若還年輕,就有本錢嘗試,想做的就去做。
不同階段的自己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跟人生抉擇。很多工作年資不滿三年或年紀25歲不到的求職者常常會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我會鼓勵你:你還年輕,還有探索的時間,可以勇於嘗試,先從自己想做、有興趣或想試試看的工作做起,等到你累積一兩年工作經驗(大約到28歲以前),同時也趁下班時間嘗試參與不同的社團或學習不同專長後,你會對自己有更多了解,對職涯規劃有更廣的想法與更深的感觸。以上想法與感觸會帶著你走向下一個找工作的方向,幫助你選到下一份你更適合或更想要的工作。
第八、 工作痛苦可以考慮換,但不要一直換。
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聽到很多工作很辛苦的民眾提到自己想換工作,但又會猶豫要不要換。我覺得「要不要換」這個命題之下,當然要考量的面向很多,包括:你工作現在離職,你可以光靠自己的存款活半年到一年以上嗎?你換了之後,職場不適應的問題會解決嗎?你現在的工作已經學不到東西了嗎?是你不喜歡這份工作的內容,還是這個單位的人你不喜歡?要考量的點族繁不及備載。
總括來說,工作很痛苦時,換工作可以是一個選項,但每半年、一年都換一次工作,這個狀況持續了兩三次以上,換工作就不是一個好的選項。除非你很有說服力,否則只會讓雇主懷疑:你的定力不夠或你穩定性不足,會不會今天聘用你,再過半年或一年你就走人?那我幹嘛花時間心力金錢訓練你,再讓你到別單位服務?這也太不划算吧!所以工作痛苦到自己身心俱疲到某種境界,通盤考量下真的需要換就換,但如果你一直換,你可能也要思考:自己的抗壓力或職場適應或求職的選擇上是否哪邊出狀況了?不要讓一直換工作變成無限惡性循環,這樣會很難找到下一份工作喔!
第九、 要多問多學,但問問題前要經過思考。
我們都知道剛進職場,為了更快上手,不懂之處必然要請教較資深的同事、學長姐或主管(以下統稱前輩),才能學得更快、做事更有效率。可是,如果你在對業務不熟悉或不曉得怎麼做時,都沒有試著自己摸索、解決問題,就去請教前輩,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沒有用心,就把問題丟給別人弄;另外,有些問題或許不太需要問,光是觀察前輩怎麼做,就可以如法炮製並完成,或翻閱過往的工作報告、上網查資料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不需要問前輩吧。
問問題前要先思考:你試圖解決過了嗎?那嘗試解決過後,你目前解決到哪?目前卡住的點是什麼?你有辦法將目前解決的狀況以及卡住的點一併清楚地向前輩說明嗎?這問題只有前輩才能解答嗎?總之,問問題不是想到就問,也要衡量前輩是否方便回應你,也要考量怎樣問,什麼時候問,盡量整理好思緒再問,比較不會耽誤到他們業務的進行或下班時間。問問題前先思考,懂得好好問問題,也是對前輩的敬重與體諒,也會讓他們比較願意撥時間心力回應你。
第十、 現實眼光要有,但請懷抱夢想,莫忘初衷。
最後,我想要說一下,以上第一到第九點的話語可能有點現實,有點殘酷,甚至會讓你感受到職場的血淋淋。職場的常態本就與你的期待有落差,工作的常態本就辛苦才會有錢拿。不過,現實要顧,夢想也要有。
我想,你在找工作時,一定也曾經有你心目中理想工作的模樣吧?你可能也曾懷抱夢想,曾經想要成為______的人或________(→這格請填職稱)吧?所以,找工作時,現實眼光要有,但也莫忘初衷,不要忘了你自己原先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本來想要做怎樣的工作。現實歸現實,殘酷歸殘酷,但在殘酷的現實中,你仍舊有機會把工作發展成靠近你夢想的樣子,你也仍舊有機會成為你原先想成為的那種人。即便現實會消磨你的熱情,但請別太快放棄夢想,因為人生的機運很難說,隨著你一步步努力累積,有天說不定你就成為夢想中的你自己,做到你夢想中的工作,這是有可能的。既然我曾經達成我的夢,很多人也都辦到了,你也可以做到!
要帶著希望,持續努力,並相信自己!莫忘初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供職涯諮詢一陣子後,理解社會新鮮人或職場新手在職場生存與適應上的不容易,想以過來人兼職涯諮詢師的身分,寫一封長信給剛出社會的你。信件很長,分成上下兩封信,此封信為上集,你可以慢慢閱讀、體會。希望這些話語,可以帶給你一些鼓勵,或者警惕。
坊間有很多書都在說「要好好愛自己」,在我執業接案的生涯中,也有不只一位民眾詢問過我:老師,怎麼樣愛自己?剛好最近正在著手準備主題為「助人者的情緒覺察與自我照顧」的團體督導課程,就想整理一下自己對於愛自己與自我照顧的看法,我想,有些原則不僅助人者適用,一般大眾也適用。我試著用文字分享一下~
國民義務教育真的不太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再加上精神疾病常常被汙名化,更遑論學校會教我們在壓力大時,要怎麼樣去身心科求助,要如何跟精神科醫生溝通了! 這篇文章以「如果你要去身心科看診,你可以怎麼做」的角度出發,列出幾點看診前中後你可以做的事情,提供已有看診經驗或預計未來想要去看診的朋友們做參考。
在晤談室中,會遇到不少小心翼翼觀察我的反應、欲言又止的個案。在生活中,也會有些對話談到一半,話題就中斷,可能話題就轉移到另個地方。甚至,我們很可能都隱藏著很多秘密不會說,想要帶著某些秘密進棺材。以上狀況,可能都跟預想「自己的話語不會被聽懂」、「不會被了解」甚至自己會被視為「不好的」有關。
  最近在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這本書,這本書內所闡述的學理奠基於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內在家庭系統)理論,雖然我自己並非IFS取向(備註一)的心理治療師,但是這個取向裡蠻多概念我都蠻認同的,所以摘要式地把閱讀心得整理成這篇文章。
諮商、輔導與諮詢、危機處理、自殺防治等等個案服務工作(以下簡稱助人工作)邁入第六年之後,真的有種自己變得老成的感覺。 這篇想談談我的助人工作怎麼滋養我,讓我長成現在的樣子。 願這篇分享,可以讓你感受我與你的連結,讓你感覺不再孤單。
提供職涯諮詢一陣子後,理解社會新鮮人或職場新手在職場生存與適應上的不容易,想以過來人兼職涯諮詢師的身分,寫一封長信給剛出社會的你。信件很長,分成上下兩封信,此封信為上集,你可以慢慢閱讀、體會。希望這些話語,可以帶給你一些鼓勵,或者警惕。
坊間有很多書都在說「要好好愛自己」,在我執業接案的生涯中,也有不只一位民眾詢問過我:老師,怎麼樣愛自己?剛好最近正在著手準備主題為「助人者的情緒覺察與自我照顧」的團體督導課程,就想整理一下自己對於愛自己與自我照顧的看法,我想,有些原則不僅助人者適用,一般大眾也適用。我試著用文字分享一下~
國民義務教育真的不太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再加上精神疾病常常被汙名化,更遑論學校會教我們在壓力大時,要怎麼樣去身心科求助,要如何跟精神科醫生溝通了! 這篇文章以「如果你要去身心科看診,你可以怎麼做」的角度出發,列出幾點看診前中後你可以做的事情,提供已有看診經驗或預計未來想要去看診的朋友們做參考。
在晤談室中,會遇到不少小心翼翼觀察我的反應、欲言又止的個案。在生活中,也會有些對話談到一半,話題就中斷,可能話題就轉移到另個地方。甚至,我們很可能都隱藏著很多秘密不會說,想要帶著某些秘密進棺材。以上狀況,可能都跟預想「自己的話語不會被聽懂」、「不會被了解」甚至自己會被視為「不好的」有關。
  最近在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這本書,這本書內所闡述的學理奠基於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內在家庭系統)理論,雖然我自己並非IFS取向(備註一)的心理治療師,但是這個取向裡蠻多概念我都蠻認同的,所以摘要式地把閱讀心得整理成這篇文章。
諮商、輔導與諮詢、危機處理、自殺防治等等個案服務工作(以下簡稱助人工作)邁入第六年之後,真的有種自己變得老成的感覺。 這篇想談談我的助人工作怎麼滋養我,讓我長成現在的樣子。 願這篇分享,可以讓你感受我與你的連結,讓你感覺不再孤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職涯轉換是人生常見的課題,我們在提出離職前要謹慎評估,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注意3個離職前的重要事項,讓你離職時能展現自身專業,也為職涯新旅程奠定良好基礎。
Thumbnail
前一篇跟大家分享了離職的時候為什麼好好說分手很重要,其實平時在工作時的累積,無論是別人的信任、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評價,也都是同等重要。因為現在的時代,多數人可能都會遇到轉換工作需要提供推薦人的時候,本篇分享了包含如何選擇推薦人以及事前的相關注意事項。   雖然在面試新工作時,並不
Thumbnail
對於經常換工作的人來說,雖然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但穩定度不高卻不代表能力不好。累積良好職場名聲和人脈可以成為未來職涯發展的助力。 確保履歷中能彰顯過去的亮眼職場表現和良好的職場聲譽,並且建立資歷調查人選清單和拓展未來求職機會,以消除常換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職涯轉換是人生常見的課題,我們在提出離職前要謹慎評估,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注意3個離職前的重要事項,讓你離職時能展現自身專業,也為職涯新旅程奠定良好基礎。
Thumbnail
前一篇跟大家分享了離職的時候為什麼好好說分手很重要,其實平時在工作時的累積,無論是別人的信任、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評價,也都是同等重要。因為現在的時代,多數人可能都會遇到轉換工作需要提供推薦人的時候,本篇分享了包含如何選擇推薦人以及事前的相關注意事項。   雖然在面試新工作時,並不
Thumbnail
對於經常換工作的人來說,雖然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但穩定度不高卻不代表能力不好。累積良好職場名聲和人脈可以成為未來職涯發展的助力。 確保履歷中能彰顯過去的亮眼職場表現和良好的職場聲譽,並且建立資歷調查人選清單和拓展未來求職機會,以消除常換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