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二週,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以及拓展人脈。這實在讓我佩服,其實我也想過要再讀過研究所,但因為各項綜合原因,就一直推遲這個計畫。
我認真思考這位朋友的話,真的如他所講的,一般人想要突破自己的人脈圈子,似乎真的相當困難。畢竟工作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數如果不是從事業務工作,或是自行創業者,我想很難會去再去開拓新的人脈,更別說主動去認識更高圈層的人士。
再加上,剛好有次有位夥伴問我:「如何突破自己既有的人脈圈層,這個能力稱做什麼?」我才驚覺到,原來我早就擁有了”破圈能力”。主動與自己既有的人脈圈層以外的人士交流,甚至還會主動向這些人請教,這些動作已經是我的生活日常。
夥伴問我,要如何擁有這樣的能力?其實我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我只是單純的: 1.好奇。2.學習。這兩個心態。
1.好奇這些人到底是怎樣能夠創造出成績,能夠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
2.學習這些人的腦袋裡的認知,他們遇到事情的直覺反應是什麼?
也可能因為有這樣的習慣,讓我現在遇到很多事情,都會有一樣的想法跟觀點。
我想這個能力,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思想上的維度提升,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事情。看到了許多已經很成功的人士,依舊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事業以及生活,這就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所以跟這些人互動、相處,對我現在來說,是相當愉快的一件事情,但初期的我也是會恐懼、排斥跟既有人脈圈以外的人士認識。
當初也只是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參加社團,才開始慢慢地培養這個能力。從不會跟人家主動打招呼,到現在自然的與人互動,這也是相當漫長的”自修”過程。
2. 屏蔽能力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網路傳播迅速的年代。每天有多少資訊進入了你的腦袋?影響著你的情緒?拿最近發生的某位藝人受到家暴案件,還有網路瘋傳的流水席事件。不管真實性如何,但確實影響了許多人的心情,如何過濾每天經過我們腦袋的訊息就很重要了。
我認為屏蔽能力是現在人應該擁有的能力,從以前剛開始出社會工作時,我就覺得那些每天講八卦的人是都沒事情做嗎?如果要工作、要照顧家庭、要自我進修,哪有那麼多心力去重視別人家的雜事,去談論與自己無關緊要的事?後來我才明白,或許這也是老天給我的恩賜,讓我擁有與別人較強的屏蔽能力,但我想這個能力應該也是可以透過訓練得來。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不管任何平台都會推播你想看到的東西給你看,如果發現自己使用的媒體平台推播的都是八卦、負面資訊,那麼可能就是你在關注這些訊息的時間很長。如果想避免這種狀況,不想讓無關緊要的事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那麼下次再接收到這些訊息、影片,必須有意識的滑走,並在大腦告訴自己:這不關我的事。透過一次、兩次、無數次,我想就可以有效的過濾那些鋪天蓋地而來的訊息,吸收極其少數對人生有益的資訊。將寶貴的時間、稀缺的精力,專注在重要的人、事、物上,我想這不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嗎。
3. 自明能力
前幾天去找一個大哥泡茶,在聊天的過程當中,大哥忽然說了一句:「你實在不簡單。」我愣了一下,我反問大哥為什麼這樣說?大哥說:「你年紀輕輕的居然懂那麼多事情,而且跟人互動的應對進退也知分寸,實在不簡單。」我跟大哥說:「我也不年輕了啊,再過幾年也要邁入不惑之年了。」
透過大哥的提醒,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會跟別人聊天泡茶,這也是一種能力啊。為什麼會對這件小事特別有感呢?不知道是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還是自己個性使然,讓我很容易自我貶低。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想也有可能是因為經常接觸高層次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十分平凡,甚至輸人家很多。
後來透過閱讀才知道,人們會習慣性的自我否定,是為了讓自己避免危險當中,這在遠古時代十分重要,如果認為自己十分強壯、厲害,很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但在現在社會,太嚴重的自我否定,反而會讓自己搞砸很多事情,甚至在還沒執行前就被自己推翻了。就算有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讓自己落入”冒牌者心態”,這其實對身心成長不是件好事。
透過這次的事件發生,我發現要讓自己擁有”自明能力”,清楚知道自己有哪些能力、有優勢,要適時的展現自己的優勢,但又不是”自我膨脹”、”自以為是”。這兩者的差別,我想就在於自己是否下過功夫,然後真正的轉換成自身的能力。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要透過下苦功才能獲得,也要肯定自己的付出,看重自己的努力以及獲得的經驗,時常提醒自己,”因為投入,所以值得”。
本週份的自省體會,與君共學、與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