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小屋獨自坐落於海灣邊,它一年到頭都等著夏天的到來,因為夏天會把小女孩帶回來。一見到小女孩回來,小屋便吹起口哨、哼著歌,容光煥發。小女孩窩在看得見海的窗前,把臉貼在玻璃窗上,輕輕地說:「你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小屋的白天有海豚、海鷗和小船往來相伴,夜晚有星星和月亮,還有搖椅嘎吱嘎吱響,溫柔的海浪聲哄著女孩和小屋入眠。
然後,秋天來了,女孩離開了,小屋在落葉中嘆息;冬天到了,小屋在雪中顫抖。終於又是夏天了,藍色小屋總算盼到了女孩出現在紅土路上,小屋裡再次充滿食物和家人的幸福氣味,女孩窩在最喜歡的角落,輕輕地說:「我不在這裡的時候,很想你喔。」
女孩在屋外玩的時候,小屋守望著他;暴風雨來襲的時候,小屋保護著全家,小屋和女孩一起長大,渡過一個又一個夏季。
有一年夏天,女孩沒有來,小屋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屋子裡的氣味都消失了,船沒有人划,遊戲也沒人玩,空蕩蕩的小屋越來越灰暗,期盼女孩出現的期望一年又一年的落空。
終於有一天,車道傳來了熟悉的嗶嗶聲,碎石子在腳下喀拉作響,女孩回來了!他抱著自己的小女孩,再度坐回最愛的窗前,打開窗子吸進海洋的氣息,輕輕地說:「我不在這裡的時候,很想你喔。」
女孩重新粉刷,讓小屋煥然一新,恢復了原來亮麗的藍色,小屋裡又有家人、貝殼和歌聲了,船也有人划了,到了晚上,還有搖椅嘎吱嘎吱響,溫柔的海浪聲哄著女孩和小屋入眠。
文/凱莉.喬丹;圖/潔西卡.寇特妮-堤可;翻譯/柯倩華;米奇巴克出版。
一個懷舊風格的動人故事,文圖皆美,觸動你心中最柔軟的記憶。
好好曾經告訴我,詩就是把溫暖和美好寫下來。他的這番體會似乎可以解釋何以本書文字描寫的夏日,很微小、很日常、年復一年,卻富有詩意的原因,因為家人的感情在生活中流動著,所以記下那些空間和時間,就能保存那一段感動。即使讀者沒有住過那樣的房子,這樣真摯的情感也會打動每一個人。
如果文字已經足以觸動人心,那麼插畫則為本書撒上金粉,讓故事有著陽光曬過的暖和和香氣。色鉛筆的細膩質地,柔和多彩,美麗鄉村田園風格,讓人心情放鬆。我們共讀時,好好注意到圖畫看起來一粒一粒,他分享他的推測:「應該是拿有小刺刺或是小顆粒的東西沾顏料印在紙上的。」雖然不一定正確,不過他有注意到畫上的小細節,還想出創作方法,咪咪覺得他很棒!
藍色小屋被擬人化,雖然還是不會動,但會吹口哨、會唱歌,還有豐沛的愛,其實這是人類的情感投射,也是安放情感的方式。咪咪自己就是個念舊、重感情的人,讀這本書的時候,好幾次都感動到流眼淚。好爸說,他第一次跟好好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好好看到小屋因為等不到女孩,漸漸變得灰暗時,紅了眼眶,泫然欲泣。我想好好這孩子個性中容易感動的部分應該就是像我吧!
「好好,女孩說:『我不在這裡的時候,很想你喔!』那個『你』是誰?」
「小屋。」
「那『女孩成為了母親』是什麼意思?」
「就是他當媽馬了。」
「那他的小孩在哪裡?」
「這個。」好好手指著女孩牽著的小女孩
「那這個男生呢?」
「他爸爸。」
「女孩的爸爸嗎?」媽馬手指著女孩
「對啊!」
「那這個呢?」媽馬指著滿頭白髮的男子
「……」
「白頭髮的這個才是女孩的爸爸,這個橘頭髮的是小女孩的爸爸,女孩的先生。所以,這個白頭髮的是小女孩的誰?」
「阿公!」
「答對了!」
「媽馬,這個阿嬤是不是死掉了?」
「你為什麼會這樣猜?」
「因為阿嬤沒有來,這裡沒有畫阿嬤。」
因為我是媽馬,所以看到兩代的母親抱著女兒坐在搖椅上的畫面別有感,本來想跟好好分享關於兩代傳承的感動,沒想到好好竟然看不懂這家人的關係!教完他看懂之後,我想還是再緩緩吧!他應該還沒大到該懂這些的年紀。
「好好,你看這裡!你看誰在開車?」
「爸爸開車。」
「你看仔細一點!方向盤在誰手上?」
「是媽媽耶!」
「對啊!這個媽媽很厲害喔,他還會開船呢!所以你不要再說女生不會開車囉!」
「哼!女生就是不會啦!女生膽小,男生勇敢又堅強!」
「不是喔!女生並沒有比男生膽小軟弱,你看我,生小孩這麼痛,還不是把你生下來了!」
「喔,說的也是。」
「你看這家人的膚色都不一樣,有的比較黑、有的比較白、有的看起來是黃皮膚。」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美國是多元種族的國家,有像F老師那樣的黑人,也有像C同學爸爸那樣的白人,還有很多黃皮膚的亞洲人,還有很多其他種族喔!不管是哪個種族的人都一樣,可以談戀愛、結婚組成家庭的。」
當聽到好好告訴我:「男生會開車,女生不會開車」,我震驚之餘,也費盡唇舌解釋,只是他似乎沒聽進去。媽馬自認很努力避免讓好好接觸性別的刻板印象,但還是失守了,只能花更多力氣慢慢調整。
剛好《藍色小屋》裡的角色設定可以幫上我的忙,所以順勢帶著好好一起討論。媽馬知道《藍色小屋》的重點絕對不是性別平等或多元種族,但是一本好的繪本也絕對不會只有一個重點可以看;我們不應該把繪本當工具書,而是應該在享受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值得學習的事物。
「媽馬,為什麼女孩突然不回來了呢?」
「因為他長大啦,長大以後就有很多事要忙,要讀很多書、寫很多作業、考很多考試、學很多東西、做很多工作,而且長大了就會想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不會想跟爸媽在一起了。」
「喔,媽馬你說這些讓我好想哭喔!我不會的,我長大以後還是想跟你們在一起。」
孩子終將離開父母,去過自己的生活,爸媽隨時都在為他的成長而高興,也為他放開我們的手而失落。媽馬才不會被好好這些言語迷惑,不過還是謝謝他這麼說,謝謝他這麼愛我們。
「好好,你覺得這本書有哪裡感動你的?」
「媽馬那你呢?」
「你先說,我再說。」
「好,這裡,小屋等好久,等到都變灰了。媽馬換你。」
「我覺得這裡,女孩終於回來了!小屋等到了!」
「這裡,暴風雨來了。」
「為什麼?你感動的點在哪裡?」
「小屋很堅強站在那裡呀!他保護大家,讓他們可以很溫暖在房子裡。」
「原來如此,我覺得最後女孩抱著小女孩在小屋前睡覺那裡很感人。你想為什麼女孩最喜歡的地方是藍色小屋?」
「因為小屋很漂亮。」
「就這樣?」
「因為小屋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
「還有別的原因嗎?」
「嗯,沒有了。」
「好,那好好你有最喜歡的地方嗎?」
「有啊,這裡,媽馬的心裡。」好好放下手上的書鑽進我懷裡
媽馬最喜歡跟好好討論故事情節了,我把他當成我的好朋友,用很簡單的問題,互相分享著最感動、最喜歡的地方,可以看見彼此的眼睛看到的東西,能夠知道對方的觀點和想法,增加對他和對自己的了解。
親子共讀小技巧:把孩子當朋友般聊聊故事
有些繪本故事情節較為平淡安靜,或是談的東西較不易引起共鳴,但不用太擔心孩子看不懂或不喜歡。
咪咪的經驗是當你把孩子當成朋友,簡單、輕鬆、開放地聊聊故事的任何部分,他會很樂意分享,也會很期待聽你分享。在聊天中,沒有親子間上對下的關係,沒有「大人的答案比較好」,沒有制式單向的「大人問、孩子答」,就像你跟朋友一來一回討論著書或電影,打從心裡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如果能這麼做,你就會發現孩子懂得比想像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