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找到近期的隨機殺傷事件,或許可能還並不全面,但這不影響接下來的主軸,隨機砍殺事件之所以往往引發社會大眾的嚴重恐慌,就在於其不同一般刑事傷害以財情仇為主有目的針對性的犯行,兇手可能隨機在任何地方,就對眼前所見之人動手,不存在與被害者之間的動機相聯性,甚至壓根就沒有什麼較為實質的動機可言。
這讓多數人都不免感到困惑不解,為什麼?
但這一些【答案】,似乎仍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與不安,與阻止之後社會頻發的隨機傷人事件發生,當然,每一起個案都是各自獨立的事件,兇手都有不同的出身背景,遭遇的社會環境變化,最後的引爆點觸發等等,可是整體此類事件的發生頻率趨勢,似乎又能透露出確實有某種更大的影響因素,是跨越個案兇手本身的差異,乃至不同的國家社會文化等等。
我作為一個天生的精神病患,想不自量力的試著做點解析分享,或許會有點讓人不快之處,請先看一下再說,我在那樣一個,國中畢業典禮外就是黑道包車去外縣市打拼發財,高中差點被校園販毒團體丟下樓,高中好友國中時為了讓家裡弟妹們有飯可吃,就去跟著自己父親以前的老大混黑道,國小是老師性騷擾女童也不會被嚴懲,一路身旁是校園霸凌事件,當兵時看著一位義務役發現油料消耗異常就被扔去精神病院安排退伍,之後多年作為底層人員如同隱形人般,看著他人即便犯下惡行也絲毫不會注意閃避,所冷眼觀察到的感悟。
餓了,就需要吃;渴了,就想要喝;累了,當然想睡覺;滿肚子大便,就快去廁所輕鬆解放排泄;心靈匱乏寂寞難受無助,玩遊戲看影劇抱女人數鈔票,乃至吸食非法藥物,即便暫時轉移注意力,但始終心裡比他人都更加清楚,這從來無法滿足真正的需求,那個普通正常合理跟其他「吃喝拉撒睡」都是一般無異,我們的內在精神心理需求。
是的,我沒有要搞苦大仇深的控訴社會環境,不想也沒能力細說各種環環相扣的內裡複雜問題,其實回歸基本邏輯來思考,問題似乎可以很簡單化,科技發展社會進步解決了大多數外在生理需求的問題,而休閒娛樂的廣泛發展,各種新的娛樂工具電腦手機虛擬實境設備,電視數十個頻道,電影投資上億似成基本,網路更是給予了人們近乎取得的無限管道。
但是這樣還是不夠,或著是沒有對症下藥,就像你可以用喝水填滿肚子,或著去睡覺減少延後飢餓,可這一切都不是真正所需要的食物,而各式大量的娛樂類型或許也只能算是【零食】,無法滿足精神思想所需要的營養,接下來,我要說些大家可能不知為何都不太喜歡的方向。
不知道從何而起,時代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開始排擠,甚至讓人們否定排斥傳統思想精神文化的價值意義,好像提到這些就很不入流太老舊,或著乾脆都是欺騙人的東西等等,但如果再被心理學之類的現代學術體系,經過一次某種程度的科學認證加工後,又立刻變成高大上的教育新理論或是心靈成長書籍,甚至是近年流行的靈性課程。
我不是要說什麼東西是好或壞,而是我們對於那些真實存在的某種需要,為什麼不能自己去接觸思考,更不提教育體系對這個方面的幾乎全面排除,「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現在頂多就只剩授業了,對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三觀,做人根本之【道】建立,父母學校皆想推給對方,解惑更是,現在談戀愛對你的課業成績有什麼幫助?
我不是要來攻擊老師,以及加重學校老師的責任義務,教育體系不該如此侷限狹隘封閉,也不該是如此簡化粗暴的以某種對老師的考核機制來解決問題,而是問題就一直積累存在,大家如果都覺得沒有責任去解決處理,那最後就是整個社會來承擔代價,因為它不會自然消失,滿肚子的大便拖成了便秘,也不代表就沒有排泄的需求,身體還是有天會出大問題。
莊子:「道在屎溺。」
後半階段,分享一點儒家之仁,論語孔子談仁109次,次次皆有不同,但仁真的不難懂,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能有點感覺,但還不夠直觀,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想一些理由想縮短成一年,孔子說,「女安則為之!」心安就是仁,外在只是形式,種種服喪的不便生活不是因為禮法規定,而是自己心中難受,對於肉食味如嚼蠟,連音樂也不想聽,住在屋宅內也不覺得舒適,此表現在外出現的就是服喪種種禮節,正是因為這些不便利不舒服的【自責】,反而讓我們感到安心了一點,如果不是真從內在出發自己要這樣做,做的再標準也只是假仁。
仁,就是做讓你自己感到心安的事,從自己內在發現並做起,而非因他人的議論評價,定義你該怎麼做才算是仁,做好事因為我自己樂意高興去做,做完感覺自己真的很棒很爽,別人怎麼看是對方的事,管他是誇讚做得好,或是詆毀你沽名釣譽,真的儒家沒讓你忍耐受氣做爛好人,心裡鬱悶不舒服還怎安,所以,你想要仁,心安就可以得仁。
是不是隱隱覺得這好像有點可怕,那作惡事仍心安,也算仁?如果作惡事被人抵制排擠,沒人喜歡,朋友切割,女友分手,家人唾棄,最後乃至判刑入獄,住在狹小的監牢內,周圍都是其他罪犯,一切生活作息都有嚴格管控,出獄後仍被貼上標籤,找工作不容易,萬一被發現又要面臨網上議論,可能再次失業,被人所唾棄,如果這樣都依然能心安,是的,他有仁。
仁又不是大學畢業證書,也換不到加薪,頭上同樣不出現光環,說到底只是自己追求的狀態,你的仁不需他人認可,對於他的仁,你也可以不認同,你自己過得心安舒服愉快不比在這個問題鑽牛角尖重要,可能也有這樣的聲音,不如自己也去作惡,反正一樣能得仁,我還是勸你再多考慮一下,兩者間難度相差非常大,就像是,反方向一樣能走到目的地,反正地球是圓的。
否則多想想大家都是笨蛋,才會多數都選擇做好人?不,是因為做好事的超越感比較容易取得,經過給路旁的乞丐一點小錢,就能換取自己很善良必有福報的滿足感,甚至只是上班經過,順便給門口警衛一個鼓勵的笑容,也能覺得自己真是熱情開朗的人,似乎看上去都是自我滿足而已,對,就是在教你如何讓自我不受外界影響就能得到滿足。
別對儒家有什麼奇怪的幻想,君子遠庖廚是不忍見其流血聽其哀鳴,但儒家也沒學和尚只吃素,儒家是很務實的學問,仁也不是玄之又玄高深莫名鑽研字句考據經典的產物,不喜歡這個,孔子還有其他108種對仁的回答,不同路徑走到你要的地方就好,其他佛家道家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等,想找哪一個學習都可以,只要多思考,多檢視自己的本心如何給予反饋即可。
以上似乎只解決個人問題,但發生在社會上的問題,又有哪個不是由每一個人造成,如果人人都能得仁感到心安,那誰還搞那些爛事報復社會,也沒有怒氣想要遷連他人,利用死刑自殺更沒有吸引力,我知道這些不是受大眾喜歡的內容,甚至容易引發部分人討厭說教傳統文化的反感,可能此時你也還會再想,這篇文章關於精神疾病者特色角度觀點的內容都在哪?嗯,我以為這個時代,還在網路上大談儒家之仁就已經是一件很神經病的事情了(笑)。
「知其不可而為之」也是我們儒家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