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隨機槍擊殺人事件」的重要電影

2022/07/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日美國民主大倒退,大法官不只否決了女性掌握自己墮胎的權利,還進一步的放寬擁槍的權利。即便今年才過一半,美國便已經發生231起隨機槍擊案件,依然忽視著槍枝帶來的傷害。當然槍不是造成隨機傷人的主因,卻是加重傷害遍集的最大成因。帶來的傷害多大多深?近期上映的電影《午後彌撒》便呈現了它不可抹滅的傷痛。隨機傷人的狀況有許多,不是任何研究或調查可以歸納的,但無論事件是如何發生,「槍」永遠都是造成最大傷害的。這次藉由《午後彌撒》上映,也整理幾部關於隨機槍擊事件的電影。

《午後彌撒》

導演法蘭克南茲的首部作品,便在許多影展獲得好評!全片僅僅是場4人對話,1組是槍手的父母,1組是死者的父母,在6年後希望透過對話讓彼此都能放下,能繼續活下去。老實說在看這部片的時候讓我十分痛苦,一來是所有人都為了避免觸動任何人的敏感神經,而無處不戰戰兢兢,不停說對不起(總共說了45次😨);二來是兩位爸爸的爭執,一方想法較為傳統,同時想問出槍手被霸凌和走偏的各種細節,而另一方則早已被迫放下傷痛繼續生活,用最溫柔而理性話語,對各種可能性投以否定的結果。
「全世界都在哀悼10個人,只有我們在哀悼11個人」
槍手的父母說這句話時最讓我傷痛,因為這位槍手其實也是被害者:被那些霸凌人所害、被無法完全的保護網所害。然而這個世界只會將他和他的家人歸於罪人。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李曉明及他的家人,即便過了再久都會被社會唾棄,有多少人能夠認知,甚至同情他們的問題呢?

《凱文怎麼了?》

看完這部電影,你會困惑,你會懷疑,這部電影想傳達什麼?這對母子的關係是什麼?愛又可以做到什麼?故事從媽媽,#蒂妲絲雲頓 開始述說,說著她現在與過去的生活,說著她的兒子凱文是如何從頭到尾都像是個「惡魔」。然而惡魔的想法只存在她的心中,其他人都覺得凱文很正常。凱文的爸爸,妹妹都很愛他,然而最終他們都死在凱文手中,只有凱文的媽媽活到最後。
「為什麼你不連我一起也殺了?」
母親充滿困惑,她是家中唯一不愛的人,卻是唯一存活的人。凱文回答:「當你在主演一個表演時,你絕對不會射殺觀眾。」原來他行為背後還存在著貪圖母親的愛。如果《凱文怎麼了?》不是倒敘著來看,我們真的看得出凱文怎麼了嗎?

《大象》

提到校園隨機槍擊事件的電影,一定會提到這部經典之作。《大象》沒有要讓你感受誰的身世悲慘,沒有要讓你憤慨校園有著任何惡行,而是單單純純的讓你見校園各處的面貌,以及這兩個男孩如何從存準備到屠殺。片名取自「瞎子摸象」,就好比這部電影,透過許多角度觀看,卻始終無法看清事情的全貌。
「我從沒看過有一天,這麼骯髒又公平。」
在學校裡有人被耳語,有人為自己性向所苦,有人以欺凌他人為樂。但每個人在這天都平等了,因為他們都死了。《大象》裡的兩位槍手,或許就像淑女鳥,當生命來到一個承受點時,便想要跨越某條界線,尋找新的可能。但他卻是像《凱文怎麼了?》裡的凱文,選了一條毀滅眾人的路。

《該死的阿修羅》

這種悲劇有可能消失嗎?至少在《該死的阿修羅》裡看來是不可能的。故事裡第一個成為阿修羅的是詹文,身邊的冷漠,加上沒有適合對話的出口,他拿起了改造的玩具槍到夜市裡殺了人。當我們看透了詹文身上的悲慘,電影來了個時間逆轉,這次詹文身邊來了個人,得救了。卻有其他人身邊少了人,成為了該死的阿修羅。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阿修羅,只是我們還有選擇。」
這大概是作為編劇的樓一安和陳芯宜最核心想說的,每個人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做了最壞的那個選擇。唯一的解法或許就如同《媽的多重宇宙》裡的那句「Be kind.」,每個人都有各自的bad day,體諒一點,多停下來一點,世界或許就真的可能有機會不一樣。

更多精彩作品 >>>

《惡的序章》

改編自澳洲的亞瑟港大屠殺 事件,描述一位不同於他人的青少年成長、受挫、最終踏上了暴途。

《無論如何我愛你》

一對夫妻在女兒因校園槍擊逝世後,感情也分崩離析。他們的影子述說著爭吵與思念,最終在King Princess的〈1950〉中回想起過去的種種。

《失控的校園》

以科倫拜校園事件 為靈感,這部愛沙尼亞的電影是最殘暴的,讓你看見駭人的霸凌,一步步摧殘人心。

《逆光天后》

同樣以科倫拜校園事件為靈感,娜塔莉波曼 飾演一位意外因此成名的倖存者,但名氣不是救贖,卻像是令人成癮的止痛藥。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來我的Instagram 麥恩!電影後聊聊 看更多內容喔!
11會員
21內容數
有句話說:「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想聊的電影太多,那就來『聊Bar!電影』Podcas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