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會看這議題,純粹是有兩個好奇的點:
(1)美國利率那麼高,為何房地產股票一直漲?
(2)為何美國居家修繕的股票表現的那麼平庸,可是地產股還一直漲?
因此筆者開始找答案。
先說結論:
(i)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新屋供不應求,十幾年的供房短缺造成了現在地產供應端偏緊的基本面。
(ii)成屋的供應受到利率的影響,大幅度減少。
(iii)新屋的供給端,建商會有效的去配適客戶的需求來建設,並不存在過度投資的風險。建商寧可把錢拿來回購股票或者是併購,而非過度建設。
(iv)因此,房地產的需求穩定,但是供給端受到主客觀的因素制約,使得美國房地產市場結構偏,是一個長多的市場,即便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美國經濟衰退,而有一段短短的趨緩期間。
(v)除非找到顯著能打破成屋市場供給以及建商以銷控產的格局,不然長多格局不容易有重大變化。(中長期,並非短期)
(vi)但是,筆者談的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中長期,並非薦股。
說完以上結論:就是開始推演數據:
以下是幾個硬數據:
(a)美國一年平均成家戶數約為100萬戶,美國人的習慣是,成家之後會搬出去住,就算因為經濟狀況不行,起碼也有7-8成的家庭(70-80萬戶)會搬出去。
(b)2008年以後,基於建商受傷慘重,因此,實際上新屋開工到了2020年以前,基本上每年都不到75萬戶。
(c)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對比(a)與(b),在邏輯上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2009-2020年,至少在新屋的層面,是供不應求了整整10年。這10年內成家立業的人,如果想要買房子,有一定比例的人必須去買成屋(existing home)。
(d)美國整體的房屋銷售/交易市場是以成屋為主的,2008年以前新屋與成屋一年的銷售量平均約落在(110萬/620萬棟),2009-疫情前年銷售量約落在(50萬/500萬棟),疫情後年銷售量約落在(60萬/550萬棟)。換句話說,整體新屋是佔整體銷售量的15-20%左右。但是,連年的新屋供不應求使得成屋的增量增加速度也減緩。
(e)成屋有成屋的問題,一方面是屋齡老化,根據NAHB在2021年做的調查,美國成屋的平均屋齡是將近40年。請記住,美國的房子有很高比例是木造的房屋,因此,這會帶出兩個現象:(I)美國的成屋真的能拿來賣的比例會低於想像,(II)美國會有持續性穩定的裝修需求。
(f)在新屋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滿足房屋的需求得靠成屋(中古屋),但是成屋的庫存又遇到新的技術性問題------利率,而無法釋放出來。前者,代表著庫存與庫存月數持續節節下滑的趨勢,而後者則是更進一步讓庫存維持在低檔的因素。
(g)利率的因素會對於成屋的供給產生相當大的壓制。這邊得先說明,美國的房貸利率結構是固定利率,所以,產生的申請貸款現象會是,房貸利率低的時候,貸款量會大增,一方面是買房的人,一方面是申請再融資的人(refinancing),而房貸利率上揚時,則會有一段貸款量減少的時期,直到房貸利率可能開始見頂的時候,而一但見頂,在沒有資產負債表嚴重問題的背景下,人們就可能開始重新買房(申請房貸),因為如果房貸利率趨勢會下行,兩三年後,屋主就可能會申請再融資(refinancing)。
(h)也因為美國的房貸是採用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也因此,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在這次利率快速上揚的期間,並沒有如同其他例如北歐,澳洲等地區採取浮動利率市場的國家出現房地產潛在的危機。只是,美國的銀行背負著被認為有嚴重期限錯配(duration mismatch)的罵名。
(i)回過頭來說成屋市場,現在的成屋屋主的房貸利率主要都是30年期,並且落在3-4%,因為過去10年的平均利率就是在此水位,而且更早之前高利貸款的屋主也應該早已申請再融資。因此,整體的房貸負擔所對應的利率應該是3-4%。可是,現在的30年期房貸是6-7%。因此,成屋的屋主,如果現在想要換房,將現有的房屋賣出,雖然可能有潛在的資本利得,但是,假設要買新房,同樣的金額的貸款利息是既有的1倍以上。(因為只要賣房,根據規定要優先償還銀行貸款,如果想要再買房,得重新貸款)這大大的削減了屋主售房的意願。因此,成屋/存量房出售的量幾乎是過去25年以來最低的水位。
(j)因此,美國房市從2022年Fed快速升息下,出現了一個結構,家戶成長/新增成家立業假設一年100萬戶(其實,更實際的數字是150萬戶),新屋銷售一年約75萬戶,成屋銷售從一年500萬戶跌到400萬戶左右。假設新增成家立業的人都買新房,等於一年有25萬戶得去買成屋,而先不說原有可能換屋的成屋屋主,供需兩端都減少,而是硬生生有25萬戶新增的需求湧入成屋市場。因此,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美國房地產市場在高利率的環境下,供需依舊緊張。
(k)而從2022年10月起有一個奇特的現象發生了,就是新屋的銷售開始從谷底反彈,同時也帶動了建商對未來銷售的預期,讓新屋開工開始上升。新屋銷售的反彈主要的原因在於,第一,Fed從2022/10放慢升息的節奏,讓市場開始去評估利率見頂的可能,而在那時候,30年期的利率見了個短頂(雖然最近開始反彈),只要利率可能見頂,買房的人就願意貸款,因為只要撐個兩年就可以進行再融資。第二,建商出手,願意協助屋主減少前2-3年的利息,但是盡量不降房價。例如,現在的30年期貸款利率是7%,建商往往會協助屋主代為支付前3年的部分利息,讓屋主實際上負擔5-5.5%,去同步增加屋主買房的誘因。這使得成屋環境已經趨緊的情況下,短期的新屋市場又更進一步趨緊。(新開工雖然上升,但是150萬棟的年率,其實跟現在150萬戶家戶增長基本上打平)
(l)那下一步可能的狀況是甚麼?先談談景氣沒有衰退時的狀況,如果景氣沒衰退,基本上需求端可能變化也不大,就穩穩地在現在這水位,供給端,在成屋端也起不來,而新屋的部分,建商也不傻,沒太大的意願增加太多供給。真有賺錢,對於建商來說最聰明的方式就是回購股票跟併購,有默契地維持一個緊平衡,有錢大家賺就好。
(m) 但是,如果後面是衰退呢?可想而知,需求端多少會有點影響,要打個哲。至於供給?在成屋的部分,的確可能Fed會降息之後,利率下滑,但是30年期的利率是否可以到之前3-4%水位,筆者比較保留(可能到4-5%),畢竟這次Fed是否可以降到0%,筆者是比較保留。並且在衰退時,有多少人要換屋可能也要打折扣,此外建商當然會減少開工量。因此,可以預期,如果衰退,Fed降息,多少對於地產市場會有影響,但是供需格局是不是可以大幅度趨鬆,筆者比較傾向還是偏緊。
(n)而,景氣一但再好轉,成屋供給的變化,可能會略增,建商可能看著辦,而市場需求會上升的(因為利率水位不同,景氣看法又變樂觀),因此,地產需求又會上揚。
(o)因此,雖然美國地產的狀況是處於一個很詭異的格局,但是這格局打破不易。成屋供給有機會慢慢增加,但是,幅度與格局恐怕不多,新屋的供給對於建商來說,會同步考量需求復甦的狀況去調控。因此,不管景氣是否衰退,實際上美國房地產市場應該都是長多的格局,這格局可能會由於短期景氣衰退有很短暫趨緩的狀況,但是之後景氣要是復甦,地產應該依舊是長多的走向。
(p)除非找到顯著能打破成屋市場供給以及建商以銷控產的格局,不然長多格局不容易有重大變化。(中長期,並非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