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節 X 在地實驗:共想吧側記】《太陽與海》藝術家及策展人對談側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與談:Lucia Pietroiusti、Rugilė Barzdžiukaitė、Vaiva Grainytė、Lina Lapelytė、林人中✠

台北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s://www.tpac-taipei.org/festival-taipei
共想吧系列活動官方網站: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474

2023年台北藝術節的主題為「萬物運動」,英文名為「Dancing Ecosystems」代表舞動中的生態系統。藝術節邀請觀眾通過藝術的方式、經驗,在藝術節這個平台上和藝術家進行對話,討論在後疫情的時代,人與自然、動物、甚至整個生態系統之間,有什麼重新開始的可能。「共想吧」的活動在此宗旨下運作,期望提供更多觀眾與藝術家交流的機會。

raw-image

《太陽與海》於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獲得金獅獎的殊榮,成為藝術圈與媒體的焦點,延展了氣候變遷和生態議題的創作實踐。2023年在台北藝術中心演出的版本,是連續四小時的歌劇表演,每場演出約一小時。觀眾走進藍盒子的表演現場後,沒有固定的坐席,能在舞台上方遊走地觀看演出,全程以俯視的角度,由上往下地觀看眼前這片看似平凡的沙灘上發生的事件。

此次《太陽與海》論壇中請來了三位來自立陶宛的主創藝術家:盧吉兒・巴澤吉凱特(Rugilė Barzdžiukaitė)、珐伊法・格蘭麗帖(Vaiva Grainytė)、麗娜・拉蓓利代(Lina Lapelytė)以及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露西雅・皮特羅斯蒂(Lucia Pietroiusti)與台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共談。

raw-image
raw-image

|觀眾提問

被問及創作的靈感時,三位主創者表示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合作了,第一件合作作品《Have A Good Day》與《太陽與海》同樣是歌劇演出,十個收銀員在台上演出超市內的情境,主要討論的是消費主義的問題。巡演結束後,三人便開始思考下一件作品的可能性,最終先產出了海灘這個場景,因為海灘是一個能夠讓形形色色的人相遇的場所;並且決定了表演的視角 — — 類似太陽的由上而下俯瞰角度,讓觀眾覺得自己彷彿不是在看人類,而是在看蟲等別的物種的生物。視角跟場景先討論出來後,三人才決定主題要定為生態和氣候變遷。

第一件作品中也有嘗試把氣候變遷的主題放進作品中,當時三人認為已經有太多作品在討論氣候了,不想把這個主題變成最主要的內容,但到了2018年,準備威尼斯雙年展時,遇到了策展人露西雅,她鼓勵團隊把這個主題放到作品前緣,策展人認為,2018年時對氣候變遷的討論尚且不足,且團隊切入氣候變遷討論的方式相當獨特,通過佈置出一個平凡的海灘,舞台中的人物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環境的變化,但對於旁觀的觀眾來說,歌詞中的災難性是難以忽視的,達成另一種荒謬且幽默的末日感

演出沒有使用劇場式的燈光,營造出日常生活感,若仔細觀察,會發現舞台裡的燈光始終都是維持正中午的角度,觀眾進場和離場時都未曾改變,像時間靜止了一樣。群眾演員與歌劇歌手在同一片沙灘上,各自做著自己享受的事,不特定把光打在某個角色上,也是為了讓每個人物平等,導致觀眾若不仔細尋找,會無法確定現在唱著獨白的歌手是哪一位,藝術家覺得這個尋找的過程使觀眾把自己的眼睛當作鏡頭,且更能把焦點放在人物的情緒上,成為表演中主動的參與者。

儘管是歌劇表演,演出裡的樂曲卻不像傳統歌劇那樣相當有戲劇張力,這個做法是為了反映現實,且使得歌曲帶有一點憂鬱感。團隊不希望音樂太複雜,使得觀眾沒辦法集中注意到音樂背後的故事,所以編曲近似於流行樂,使人聆聽時產生似曾相識之感。

演出的角色設計亦引發現場觀眾好奇,對此,藝術家表示他們設計角色時對心理層面的考量比較少,角色僅是平凡生活的載體,因此,觀眾剛開始看表演時,會覺得角色討論的是毫無意義的話題,但其實角色和台詞背後都有故事連結:

海灘上的一對男同性戀情侶是因火山爆發才認識;許多角色不斷塗防曬乳的動作反映出,角色為了享受陽光才到海灘上,太陽卻又會導致他們曬傷,所以必須不斷使用防曬乳的矛盾;一位工作狂角色在獨白中,不斷強調自己有多疲倦,其精疲力竭的抱怨引發不少同感,形容負面情緒的「像岩漿一樣」(like lava)歌詞更成為全場大合唱,從這個小小的角色能夠看到更大層面的、整個資本社會的共同問題,以及藝術團隊延續第一件作品,對消費主義的回應。

選角方面,舞台上缺乏非裔演出者也引來關注,藝術家坦承演員卡司沒有非常多元,主要都是立陶宛和義大利裔的歌劇歌手,只有少數的有色人種演員。這個選角對應出氣候變遷的現實:非洲國家是首當其衝陷入危機的,但在幾乎都是白人的表演者中,產生了似乎擁有「遠離氣候災難」的特權,呈現漫不經心的態度。儘管主要都是白人表演者,但到不同國家演出時,團隊都會招集當地的表演者和群眾演員,甚至邀請在海邊叫賣的小販到舞台上,藉此揉和各地的海灘經驗,此次也能看到許多台灣群眾演員在沙灘上嬉戲。藝術家也試圖在不同國籍的演出者之中,達成文化間的平衡,譬如能在台北的演出中看到歐洲人靜靜地躺在海灘上享受陽光,台灣當地的群眾演員則是不斷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更把台灣獨有的遊戲帶進演出中。

在各地巡演時,團隊會與當地的合唱團合作,除此之外,為配合各地的生態危機,團隊會針對當地的議題調整歌詞,如在智利演出時,當地原住民的水源受挖礦污染了,「瓶子裡滴水不剩」這句歌詞就對應到了智利和許多國家的水資源議題;或是在耶路撒冷演出時,加入阿拉伯語歌詞;另外一個改變是有段歌詞提到「舉起黃色與紅色的旗子」,本意是為警示浪的高度,但自從一年半前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歌詞裡的旗子一律改成藍色與黃色,以示對烏克蘭的支持。

理想上,舞臺上發生的一切和舞台外的世界應當是分開的,但事實上,不同國家的表演規範有所差別,這份差異也會直接影響到作品最終的呈現,譬如當地若規定動物和小孩不能在舞台演出,就會刪除某些演員的出場。藝術家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反而是在不同地方演出會遇到的有趣文化差異。此外,每個演員也會或多或少受到政治的影響,譬如簽證的要求,或是單純跨越邊界就要遭受暴力,每個人在現實中體驗到的界線是迥異的,環境正義、劇場正義等議題其實都互相交織著,彼此影響,團隊也希望可以提供不同背景的表演者更大程度的支持。

歷史的變遷也改變了作品的意義,本來《太陽與海》預計於2020年三月開始世界巡演,在疫情影響下延期了,等到巡演開始後,世界已進入後疫情時代,觀眾會更強烈地感受到,真實世界在作品中凝固了,觀看的觀點也會因而改變,如歌詞裡面「被卡在機場」的情景在疫情後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和熟悉感。可以說是藝術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了未來,作品先出現後,世界歷經變動,人們再回去與作品對話,又重新給予作品不同的詮釋方式,亦使得《太陽與海》的意義是不停流動、演進的。

raw-image


18會員
56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演出相當強調與公眾的互動,過程中表演者得以用語言以外的方式溝通,淺意識中,會試圖打破他者與個人的邊界,可其實一個人永遠無法完整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於是,表演者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與此同時卻沒辦法離開這個社會。演出的互動性讓他們體認到,所有人都在不同軌道上,卻又在同一個軌道上。
  世界上不同文化中都能看到女巫的角色,一方面呈現出女性的強大,可是另一方面,女巫通常與老化、淫蕩等負面形象無法脫勾。自中世紀開始,獵巫運動興起,演變為一種在女性頭上扣帽子的方便手段,搭上印刷術的興起,以及街頭演出和佈道的宣傳,獵女巫的風氣不斷延燒,這種風氣的傳播也進一步強化了對女性的偏見和歧視。
藝術節希望邀請藝術家和各方專家,在作品之外提供更多討論的場合,「共想吧」的活動應運而生。本場講座「不只是議題的生態藝術」請來講者詹育杰,他目前旅居巴黎,為典藏新藝術和藝術家雜誌書寫評論文章。在藝術創作裡的永續,強調的是與自然一同創作,使用天然材料,強調「反污染」、「反剝削」等觀念。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演出相當強調與公眾的互動,過程中表演者得以用語言以外的方式溝通,淺意識中,會試圖打破他者與個人的邊界,可其實一個人永遠無法完整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於是,表演者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與此同時卻沒辦法離開這個社會。演出的互動性讓他們體認到,所有人都在不同軌道上,卻又在同一個軌道上。
  世界上不同文化中都能看到女巫的角色,一方面呈現出女性的強大,可是另一方面,女巫通常與老化、淫蕩等負面形象無法脫勾。自中世紀開始,獵巫運動興起,演變為一種在女性頭上扣帽子的方便手段,搭上印刷術的興起,以及街頭演出和佈道的宣傳,獵女巫的風氣不斷延燒,這種風氣的傳播也進一步強化了對女性的偏見和歧視。
藝術節希望邀請藝術家和各方專家,在作品之外提供更多討論的場合,「共想吧」的活動應運而生。本場講座「不只是議題的生態藝術」請來講者詹育杰,他目前旅居巴黎,為典藏新藝術和藝術家雜誌書寫評論文章。在藝術創作裡的永續,強調的是與自然一同創作,使用天然材料,強調「反污染」、「反剝削」等觀念。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除了集體記憶,『劇場史』也可以是個人生命經驗的再回溯」 來賓介紹👏👏👏 -- 亮亮 aka. 行銷部侯小姐? -- 文瀚 aka. 行銷部黃先生? 喂~亂稱呼~人家一位是經理一位是統籌捏!🤣
Thumbnail
上週六(12/9)於我們舉辦第一場實體講座《Exp.date》的同時,一年一度的插畫盛會《台北插畫藝術節 TIF》也在台北松菸熱鬧開展 ! 這次更特別邀請到參與過兩屆插畫節的好友: U_C illustration,一起來聊聊這次插畫節的精采亮點,也針對未來希望能夠一起參展的朋友提供相關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 對多數人來說,藝術若非陳列在如宮殿般森嚴的美術館內,就是牢牢鎖在藝廊厚重大門的後方,甚至對於社會普遍的大眾,藝術甚至可能只是中學課程或大學通識。但是藝術絕對不是束之高閣搖不可及,藝術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其實藝術欣賞在畫廊也是一個重要場域,在畫廊更能感受大師級的藝術作品,接著不妨造訪台北視角的展覽
Thumbnail
陶莫主要從事現場藝術(live art)。她的表演實踐以身體為核心,將東加的空間和時間哲學融入其中,強調太平洋地區氣候危機的影響。此外,她也積極投身急迫的環境運動和行動,期望在大洋洲引發變革。在澳洲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她對於種族、階級和女性政治的敏感性是顯而易見的,更致力於關心少數族群。
Thumbnail
《太陽與海》於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獲得金獅獎的殊榮,成為藝術圈與媒體的焦點,延展了氣候變遷和生態議題的創作實踐。2023年在台北藝術中心演出的版本,是連續四小時的歌劇表演,每場演出約一小時。觀眾沒有固定的坐席,能在舞台上方遊走地觀看演出,全程由上往下地觀看這片看似平凡的沙灘上發生的事件。
Thumbnail
🌿「一場時空疊合、迷離繾綣的迴旋幽夢。」 來賓介紹👏👏👏 -- 導演暨文本:王嘉明 -- 京腔演員:兆欣 取材民初京劇《春閨夢》,佐以《詩經》充滿跌宕節奏、富於想像的文句
Thumbnail
🌿「新人類的全新風貌,『萬物運動』」為主題」 💞狂粉專屬88折 折扣碼來囉~(  ̄▽ ̄)σ 優惠名稱:皮蛋豆腐好朋友 輸入解鎖折扣碼::theatremania88 📌來賓與主題介紹👏👏👏 -- 策展人:林人中 精華懶人包介紹,不要錯過哪~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與其他的國際城市藝穗節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已經成為一個「創作者教育平台」了⋯⋯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有人送票,於是很幸運地,跟老爸一起逛了台北插畫藝術節,看了很多很有想法、個人風格強烈的插畫,看了之後,會覺得氣餒,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無法跟人比較,在這個充滿年輕人的場域中,也忍不住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除了集體記憶,『劇場史』也可以是個人生命經驗的再回溯」 來賓介紹👏👏👏 -- 亮亮 aka. 行銷部侯小姐? -- 文瀚 aka. 行銷部黃先生? 喂~亂稱呼~人家一位是經理一位是統籌捏!🤣
Thumbnail
上週六(12/9)於我們舉辦第一場實體講座《Exp.date》的同時,一年一度的插畫盛會《台北插畫藝術節 TIF》也在台北松菸熱鬧開展 ! 這次更特別邀請到參與過兩屆插畫節的好友: U_C illustration,一起來聊聊這次插畫節的精采亮點,也針對未來希望能夠一起參展的朋友提供相關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 對多數人來說,藝術若非陳列在如宮殿般森嚴的美術館內,就是牢牢鎖在藝廊厚重大門的後方,甚至對於社會普遍的大眾,藝術甚至可能只是中學課程或大學通識。但是藝術絕對不是束之高閣搖不可及,藝術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其實藝術欣賞在畫廊也是一個重要場域,在畫廊更能感受大師級的藝術作品,接著不妨造訪台北視角的展覽
Thumbnail
陶莫主要從事現場藝術(live art)。她的表演實踐以身體為核心,將東加的空間和時間哲學融入其中,強調太平洋地區氣候危機的影響。此外,她也積極投身急迫的環境運動和行動,期望在大洋洲引發變革。在澳洲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她對於種族、階級和女性政治的敏感性是顯而易見的,更致力於關心少數族群。
Thumbnail
《太陽與海》於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獲得金獅獎的殊榮,成為藝術圈與媒體的焦點,延展了氣候變遷和生態議題的創作實踐。2023年在台北藝術中心演出的版本,是連續四小時的歌劇表演,每場演出約一小時。觀眾沒有固定的坐席,能在舞台上方遊走地觀看演出,全程由上往下地觀看這片看似平凡的沙灘上發生的事件。
Thumbnail
🌿「一場時空疊合、迷離繾綣的迴旋幽夢。」 來賓介紹👏👏👏 -- 導演暨文本:王嘉明 -- 京腔演員:兆欣 取材民初京劇《春閨夢》,佐以《詩經》充滿跌宕節奏、富於想像的文句
Thumbnail
🌿「新人類的全新風貌,『萬物運動』」為主題」 💞狂粉專屬88折 折扣碼來囉~(  ̄▽ ̄)σ 優惠名稱:皮蛋豆腐好朋友 輸入解鎖折扣碼::theatremania88 📌來賓與主題介紹👏👏👏 -- 策展人:林人中 精華懶人包介紹,不要錯過哪~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與其他的國際城市藝穗節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已經成為一個「創作者教育平台」了⋯⋯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有人送票,於是很幸運地,跟老爸一起逛了台北插畫藝術節,看了很多很有想法、個人風格強烈的插畫,看了之後,會覺得氣餒,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無法跟人比較,在這個充滿年輕人的場域中,也忍不住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了。